APP下载

重塑会计信用

2009-06-10张晓伟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2期
关键词: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张晓伟

一、我国现存的信誉缺失与造假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忠义礼智信”是人们提倡并力求遵守的行为准则。老子把诚信作为人生行为的重要准则:“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庄子把“本真”看作精诚之极至。这些圣贤哲人的论述,生动显示了诚信在中国人心目中的价值和地位。简单地说,诚信就是不造假,会计的诚信就是不做假账。

但目前会计诚信发生危机,造假现象屡见不鲜。从银广夏、麦科特、ST黎明等一系列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案件曝光,像一枚枚重磅炸弹,在我国会计界炸开,到美国的安然、世通的造假事件再到我国的琼民源、郑百文、银广夏造假案件,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国际性会计危机,昔日被称为“铁算盘”的会计人员,成为“过街老鼠”。它使广大公众的投资信心遭受了巨大的打击,降低了社会公众对业界及资本市场的信任,造成了信任危机,并殃及业界与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

二、会计丧失诚信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的最终产品,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配置与利用效率,这就要求会计信息做到真实与公允。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信誉缺失、造假现象猖獗让我们发现:

(一)利益的驱动是会计造假的源动力。经济利益是最常见的造假动机,是造假者最强大的内在驱动力。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私欲不断膨胀,无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常见的造假手段包括不恰当核算特殊交易(如债权、债务重组、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等)、滥用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另外,对物质财富和富足生活的羡慕,对保官、升官、平步青云的企盼,对出人头地的向往,也使造假者铤而走险,而当这一切不能通过正常渠道获得时,就不得不依靠做假账来改变企业与国家、企业与人个、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改变衡量其政绩的各项经济指标。

(二)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和领导阶层的行为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会计人员的实际水平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步伐,与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职业判断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这也给会计造假提供可能。有的会计人员墨守成规,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法律意识不强,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更不能依法办事了。

另外,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属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单位负责人对他们的工作完全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民谚有“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说法,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如,国内闻名的“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业负责人直接指使和策划下造假的。这些曾号称是中国绩优股的企业,竟然都是“造假大王”。从表面上看是会计人员不良职业道德的表现,其实是单位负责人意志的体现,也是单位负责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结果。

(三)监管机制不配套,监管不到位。加强会计监管、控制财经违纪历来是国家经济管理的基础,就目前实际情况看,作为会计执法主体的财政部门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执法监督系统,难以控制全社会的会计违法问题,同时难以实现共同“监督检查”的效果。

另外,目前我国对检查出来的会计造假往往是“重经济处罚,轻行政、法律处罚;重对单位处罚,轻对个人处罚;重内部处理,轻外部公开处理”,减弱了法律的效力。马克思曾说过:当利润达到300%时,资本家就会铤而走险。就我国目前的会计监管状态看,造假的风险报酬率的确很高,成功机遇很大,所以,造价现象很普遍也

就不足为奇了。

三、重塑会计诚信的对策

造假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而治假也应当采用多种对策进行综合治理。笔者认为:

(一)完善会计法律体系,加强会计监督力度。《会计法》是会计管理的法定基础,对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障的作用。首先,需要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各单位、个人有法可依;其次,严格监督检查,使各单位、个人有法必依;最后,对各单位、个人的执行结果采取优胜劣汰,激励守则者、严惩违法者直至逐出市场。只有政府强制性的会计监管,让造假者损失远大于造假收益,才能杜绝会计造假的发生。

(二)健全和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建设是完善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它能够有效地维护会计管理制度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确保会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是改善单位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即明确单位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明确总会计师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职责;明确会计机构以及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明确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机构的分工与关系;确定单位内部的会计核算组织形式。

2、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即会计人员工作岗位的设置,各个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和工作标准;各会计工作岗位的人员和具体分工;对会计工作岗位的考核办法等。

3、财务收支审批和定额管理制度。即确认财务收支审批范围、审批人员、审批权限、审批程序及其责任的管理制度。

4、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即对原始凭证的开具、接收、传递、使用、保管等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

5、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即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报表等会计核算流程和基本方法的规定。

6、成本核算制度。即制定企业单位的成本计算、归集、分配的规则。

7、稽核制度。即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对有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进行审核、复查的一种制度。

8、内部牵制制度。即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职务分离、钱账分离、物账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

9、财产清查制度。指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清点、盘查,以保证账实相符。

10、财务会计分析制度。指定期检查财务会计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促使领导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制度。

(三)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素质,试行会计委派制。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

1、健全专业资格确认制度。在坚持目前专业资格“考评”结合制度的基础上,应该相应提高资格考试的入门条件,重视学历因素在“考评”中的作用。完善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严格确定具备哪些条件才有资格从事财会工作,具备哪些条件才能担任总会计师。同时,加强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提倡会计人员终身教育的观念,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严格履行法定责任,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坚决不做假账。

2、试行会计委派制,强化独立地位。试行会计委派制度,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变会计人员的从属地位,保持会计工作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的诚信行为不受干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要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在注重会计人员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会计法》的宣传贯彻工作,特别是对单位负责人的培训与宣传,使《会计法》深入人心。

总之,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与诚信密不可分,选择了诚信就是选择了生存,每一名会计人员都应该把诚信作为立业之本。我们为太多的造假现象所困扰。但我们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彻底改变不利局面,重塑会计诚信形象。

(作者单位:河南平煤集团香山矿)

猜你喜欢

会计工作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第四部分 地方会计工作
西点军校严格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