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金融理论体系试析

2009-06-10任伯琪胡承波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12期
关键词:金融体制邓小平银行

任伯琪 胡承波

关于“金融”的定义有不少,如果单纯从“Finance”来讲,它最初的本义是“付款,供钱”,后来引申为给提供资金、贷款,作为名词则为财政、金融等。我国理论界传统上对金融的定义为:货币资金融通的理论和实践,包括货币、银行与信用三部分内容。《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对“金融”的定义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本文采用《中国金融百科全书》中的说法。

理论,即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理论具有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特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既由社会实践决定,又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现在,称邓小平理论为理论已经毫无疑义了,但邓小平关于中国金融体制构建方面的论述能否被称为邓小平金融理论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些论述“不是普通的业务指导,不是一般的货币金融学说,更不是金融业务的操作教程。对于金融问题、经济问题,邓小平同志多是从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角度,从国民经济宏观战略的高度来论述的”。邓小平金融理论是在其几十年的武装斗争、政治斗争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形成的,是经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性的正确反映。

一、邓小平金融理论研究的进展

邓小平金融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总体来说,学术界关于邓小平金融理论的文章和著作并不是特别多。特别是在2004年以前对于“邓小平金融理论的研究,还是一个正在开发的领域,目前为止还未见很系统、很成熟的研究成果”。学术界对于邓小平金融理论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起步阶段(1997年之前)。1997年之前,对于邓小平金融理论的研究,大多散见于对邓小平经济理论的研究成果之中。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专题文章主要发表于1997年邓小平同志逝世后,表达了金融界深刻缅怀这位伟人的情怀;第二,针对中国金融体制与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众多不相适应之处,理论界、金融界开始用邓小平关于“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以及“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等著名陈述来指导当时的金融体制改革,充分体现了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

2、发展阶段(1998~2003年)。从2000年开始,我国即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阶段。2001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同年12月,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标志着我国经济和金融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进程之中,也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文章仍然具有很好的针对性,即邓小平金融理论对于当时中国金融体制构建上的现实指导意义;第二,对于邓小平金融理论体系的组成,也就是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内容展开了进一步研究;第三,开始探究邓小平金融理论的历史演进。

3、深化阶段(2004年至今)。2004年适逢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全国各界,上至党中央,下到普通老百姓,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位“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研究邓小平金融理论的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理论发展史的角度,全面阐述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渊源、历史渊源;第二,文章更多地来自学术界,学术的色彩更浓厚一些;第三,针对当时金融体制改革出现的许多问题,文章开始探讨邓小平金融理论对于银行业监管工作方面的指导意义。

二、邓小平金融理论体系

邓小平关于金融工作的论述博大精深,涉及金融领域中诸如指导思想、金融体系、体制改革、工作方针、融资政策等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问题,这些论述系统而完整,内涵极为丰富。

1、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经济问题和金融问题。他把经济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认为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要求我们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要用经济办法解决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经济问题重要,金融则是重中之重。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就指出我们的货币政策也是发展生产和对敌斗争的重要武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财政部部长的邓小平,在论述财政与金融关系时则强调金融不稳定,财政就不可能稳固。在邓小平所有关于金融地位和作用的论述中,最精炼也最精辟的当然还是他在上海浦东视察时“金融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讲话,这一讲话是邓小平金融理论的精髓,道出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调控作用,深刻揭示了现代经济与金融之间的辩证关系。

2、中国金融体制必须改革,要坚决地试。我国的金融体制脱胎于中国计划经济,在建国初期,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现。邓小平敏锐地察觉到中国金融体制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他首先从思想上入手,卸掉了金融界身上的包袱,号召他们解放思想,破除思想禁区,强调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金融行业必须加快并深化改革,才能发挥自己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只有深化改革,才能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还针对如何具体实施金融体制改革明确指出了金融行业“要坚决地试”,要创新,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要积极开拓和发展资本市场。“坚决地试”大大激励了金融行业的改革创新意愿,试出银行的分业,催生了我国的股份制和证券市场,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探索和发展,扫清了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3、要把银行真正办成银行。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之高是公认的,在改革之前,中国人民银行一度包办了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全球化、金融资本化的高涨,传统的银行明显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邓小平认为中国传统的银行只是“货币发行公司”、“金库”,距离“真正的银行”还很远。由此,他明确提出银行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邓小平强调银行的角色要迅速从行政性的领导机关转变为适应经济生活发展需要的商业性银行,而原有的中国人民银行则应成为纯粹的国务院宏观调控的职能部门。他要求银行大力支持能立即见效的好项目,不要把资金卡得死死的。他强调银行拨款制度必须改革,国家对企业的建设项目不要用财政拨款的办法,而要用银行贷款的办法,收利息。他设想把银行建设成为发展经济、更新技术的杠杆,逐步建立现代金融体制。

4、大胆开拓资本市场。邓小平深知资金短缺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首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大力利用国内外资金,大胆开拓国内外两个资本市场,尤其要注重利用外资。为此,他倡导建立经济特区,并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等地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经济所有制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结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步改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明确答复外商在中国投资可以有直接的拥有权,可以分享利润;补充并完善有关投资的法律等等。大力利用外资,就必须面对外债问题。邓小平对此作了具体指导:一是要勇于借外债,大力利用外资;二是借外债要适度,不能借得太多;三是借外债要用于发展生产,不能用于解决财政赤字。

5、必须培养大批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专业人才。人,是所有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重要的部分。邓小平一贯主张要重视对金融人才的培养和使用。首先,金融人才必须深入工作第一线,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才。其次,必须培养大批的、能按经济规律办事的专业人才。他批评金融战线干部结构不合理,严重缺少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其他各种专业人才。第三,金融从业人员要成为人才,必须加强学习,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向懂行的人学习,向外国的先进管理方法学习。另外,邓小平还提出金融行业应该聘请外国专家以弥补国内人才的不足,以及提高金融专家的政治地位和物质待遇等措施以更大限度地发挥金融人才的作用。

6、制定政策必须以人民的福利为出发点。邓小平无论是制定金融政策时,还是在做具体的金融工作中,他都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首先,他认为政策的制定,必须以人民福利为出发点。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就强调银行工作人员要把贷款真正放到受灾抗属身上、生产者身上。20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面对通货膨胀,他对江泽民提议要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要管住金融,免得老百姓受损失。其次,在选拔、使用金融人才的政治标准上,邓小平认为主要是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他将为人民造福置于很需要位置,执政为民的思想得到了显明的体现。第三,邓小平强调金融事业的壮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成功,没有广大人民自愿的、积极的参加,都是得不到结果的。

三、结束语

经过近30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也已基本形成,金融调控方式初步从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金融业必须深入学习和认真贯彻邓小平金融理论,面对新挑战,研究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牢固树立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的观念,把握金融体制改革的正确方向,努力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作者单位:1.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猜你喜欢

金融体制邓小平银行
政策决定还是市场选择?——基于历史角度的比较金融体制考察
基于金融体制改革下银行财务管理相关问题思考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银行激进求变
红色读物
过犹不及——从两岸金融体制谈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邓小平总书记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