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虚幻的成功标准中解脱

2009-06-08

检察风云 2009年8期
关键词:孔夫子失败者课业负担

启 程

“你有没有见过社会?真正地看见?社会究竟是什么?”知见心理学家克里斯多福,孟在其《找回你的生命礼物》一书中这样问道。可是,虽然没有人真正见过社会,我们一生中绝大多数时间仿佛都是为它而活。在我们的心目中,有一样东西叫做社会规范或者说社会标准,没人知道它是否真实,但我们似乎必须强迫自己取悦于它。这里所谈论的。不是出于内在的爱心和关联感所做的,而是出于恐惧和不安所做,是处心积虑地琢磨如何被接受、被肯定。如果一个人不是足够强大、自尊而独立,他必然会接受这个似是而非的规范或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来设计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道路,定义自己的成功。

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由于这是政府第一次在战略高度上郑重提出“课业负担”问题,一时间颇受媒体和舆论的关注。虽然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是否属教育工程的乌托邦,仍有理性层面的争议,但是目前的“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存在严重失误和偏差,“过重的课业负担”剥夺了学生思考与创造的可能性,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问题在于,学生不能思考和创造,是否仅仅是时间不够的问题?

社会是由独立个体组成的。每个人如何想象其他所有人组成的共同体,并如何依据这种想象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是个博弈论风格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是消极的,他会谨遵他想象中的那个似是而非的标准来生活,因为他认为他的命运是由所有其他人的共同的历史记忆所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换句话说,他没有给自己留出思考和创造的余地,他不敢做他自己。在孔夫子那个时代,普通人也是受制于社会习惯力量的安排,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可是孔夫子的弟子子贡却是敢于活出真我的奇男子。孔夫子说“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子贡做生意很成功,猜价格的涨落猜得很准,孔夫子很欣赏他。什么是“不受命”?明代的上益禅师在《论语禅解》当中解释说:“凡夫受命所缚,贤人能不受命,惟圣人真学问,则知命。”“不受命”就是一种真正积极的生活态度;他依据自己的内心感受来选擇自己的生活,开辟自己的道路,他并不是猜度其他所有人的感受并试图取悦他们,他并不是因为别人都赞许和欣羡做生意的人才去做生意,他有自己的标准和价值感。而孔夫子以其博大深厚的宽容来支持他,以其仁智双修的智慧来指引他。孔夫子不仅仅给他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实践和创造,还给予他更多的空间。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来自内在的愉悦,而是来自父母师长们对孩子的期待,一个无比沉重的期待,期待孩子完成自己未竟的愿望,实现自己毕生渴望而不及的成就,成为自己心目中成功的人。当孩子真正开始心智的成长,在精神上,我们这些可怕的成年人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头脑和心灵塞得满满的,我们先剥夺了他们的精神空间,然后才是时间,我们就是孩子们的“社会”。

其实“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其要害在于强烈的设计性,殊不知一个人生来就是完整的,他的内心原本就是自由的,我们对他所做的一切常常只是对他施加严厉的控制,将他的内在一遍遍分割,直至支离破碎。对于一颗破碎的心来说,知识和技术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我们倘若希望好好教育一个孩子,能够帮助他认知自身的自由和完整,这就够了。好的教育者是一个助人者,帮助他展开他自己,完成他自己,修正他自己,充实他自己。他是完整的,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对于他就是愉悦的,因为他有自己的方向,知识和技术能够帮助他体验独特的、不可重复的人生。反之,一个失败者,无论贫富,内心都充斥着大量的混乱、焦虑和恐慌,他会教育孩子将社会想象成一种最严酷的逼迫,然后主动就范。

今天的成功者,在许多人的社会想象中,是通过向一个被大众营造出来的虚拟标准就范,来实现一种交换,用人格、道德、情感、自由、健康换取财富和声誉,子贡曾经问过孔夫子,“贫而无谄,富而不骄”如何?现在人们的想象中,“贫而谄”就是前面的过程,然后期待着靠那样的方式,终于有一天可以达到“富而骄”。倘若“富而不骄”,在这个时代的许多人看来,岂不成了“衣锦夜行”?其实,“富而骄”的本质就是取悦于人,和“贫而谄”并无不同。如果没有别人的认同和羡慕,他的一切似乎都失去了意义,他的幸福感仍然是被别人的反应所控制的,假如孩子们需要解放,那就是从社会的集体无意识当中的虚幻而可笑的成功标准中解放出来,从郁郁不得志、充满失败感的父母们所设立的“成龙”幻想中解放出来,从孩子们自己为自己设立的心智陷阱中解放出来。

回到开篇的问题,你见过社会吗?为你心目中的虚幻的标准,你做了许多事,你认为只有这样才算正常,这样的成功者不就是个内心不能“知命”、一味“受命所缚”的失败者吗?只有自我解放的精神反省之路,才是失败者唯一的拯救之路。

编辑:卢劲杉

猜你喜欢

孔夫子失败者课业负担
减负背景下学困生课业负担问题反思
孔夫子的《防疫三字经》
圈里事儿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将愚人教成君子的孔夫子
“过重课业负担”是概念,还是判断?——针对“过负”概念及其直接目的的探讨
构建和谐课堂减轻课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
胜利者与失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