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击中考对联题

2009-06-08陆玉珍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09年5期
关键词:交流会上联下联

陆玉珍

对联是中国独特的一种文学样式,内容与语言风格丰富多样,具有高度的艺术性。通过对对联,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可以考查学生审题、概括提取信息等多方面的能力,因而对联题在近年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下面对2008年我省各地中考中出现的部分对联题试作点评。希望能对同学们备考有所启发。

例1(淮安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纪念活动,缅怀我们伟大的总理,讴歌他光辉的一生。“鞠躬尽瘁为人民”和“呕心沥血干革命”是从下面纪念总理的一副对联中抽取出来的。请你把它放回原处。

上联:戎马倥偬,____________,殊勋盖世间,无法磨灭;

下联:日理万机,____________,英名满天下,有口皆碑。

这道题比较简单,同学们只要稍加审题,即可明确所给的备选内容概括了总理一生的两个重要阶段:战争时期和建国后。根据已给出的上下联部分,不难确定:“戎马倥偬”与“呕心沥血干革命”对应,“日理万机”则与“鞠躬尽瘁为人民”匹配。

例2(扬州市)下列各组对联,对仗不工整的一项是()。

A、(上联)风生碧涧鱼龙跃(下联)月照青山松柏香

B、(上联)醉倚春风弄明月(下联)斜撑老树护幽亭

C、(上联)千古迷人繁盛地(下联)九州耀眼艳阳天

D、(上联)二三星斗胸前落(下联)十万峰峦走足底

此题是考查对联最显著的特征:对仗。同学们须注意,对仗有严对和宽对之分。遇到这类选择题,不可偏执,认为对联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关,从而钻牛角尖,这样往往会选不出正确答案。应深入分析每个选项,找出对仗不工整最显著的一项。

例如本题中,选项A上下联最后一个词“跃”对“香”,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看似不妥;选项C的“繁盛”对“艳阳”似乎也不大合适。但与选项D相比。“胸前落”与“走足底”明显不能相对,“走足底”应改为“足底走”。所以答案为D。

例3(无锡市)对联是汉语特有的文学样式。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特征进行,如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意义相关等。请根据特征要求。为下面的上联续写下联。

例: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上联:学业宜从勤奋始下联:____________

这道题就是传统的对对子,给出上联。对出下联。完成这类题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首先要分析例子,从中获取一些答题的导向。例子中的“草堂”对“诗圣”,二者意义关联,所写内容都与杜甫有关。再分析所给的上联,先进行词性划分,明确结构特点:学业(名词)/宜(副词)/从(介词)/勤奋(形容词)/始(动词)。明确了每个词的词性,还须把整个句子再串连起来,看它表达了什么意思。可以看出,上联是属于劝勉励志一类,那么下联内容也应和上联相近,或者相反。此时,同学们要打开思路,例如根据上联应联想到有两句名句与之很相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上联的“宜从”可对“必由”“应自”等,“始”可与“来”“出”等动词相对。当然也可反对,如“勤奋”可对“懒惰”。这样一分析,就容易对出符合要求的下联了。示例1:韶华不为懈怠留;示例2:成功必由刻苦出。示例1有文采,意味较深;示例2较平淡,但基本上满足要求,符合对联特征,所以也不会失分。

例4(南通市)丰富多彩的初中语文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九年级(6)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在这次活动中,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拿到这道题。很多考生可能束手无策。对对子已经有一定的难度了,而写出一副完整的对联,对考生更是严峻的考验。可以说,这道题不仅考查考生的文学素养,也是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和解题习惯的一次考验。

首先要耐心读题。抽取题干中有价值的信息:一是组织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二是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拟一副对联,内容切合主题。第二步就是要分析整合信息:“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中“话说”是评论、评说的意思,这是交流会的主要目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限定了评说的内容及作品的范围,可以确定对联中必有“评论”、“评说”;而评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需先通读文学作品,由此可得出“评论”对“通读”或“阅读”、“浏览”等;根据“文学作品”一词,可引申出“古今”、“中外”这一组表明时间和范围的词,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很容易让考生联想到许多性格鲜明、形象各异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整合思绪。就能够写出比较满意的答案了。

示例1:综合学习视通中外,人物评述心系古今。示例2:忠奸智愚百家名篇常浏览,嬉笑怒骂千古人物任评说。

由以上几例可以看出,中考对联题不仅考查我们对对联特征的把握和基本的文学素养,同时也测试了审题能力。所以大家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注重对文题的解读,学会筛选有用信息,并能通过分析、拓展、延伸及联想、迁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写出有创意的对联。

猜你喜欢

交流会上联下联
金属王国的才能交流会
牛年春联集锦
小试身手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
2009年展会概览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乱字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