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子政务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

2009-06-07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管理措施人力资源

李 静

摘 要:随着电子政务在我国的全面展开,既“懂电子”又“通政务”的全面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成了制约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电子政务带来的新环境,首先从该环境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要求入手,对现有的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在电子政务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关键词:电子政务;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30-0089-01

一、引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全球信息化势头日趋迅猛,信息化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信息化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当企业进行虚拟化的经营、银行实行电子金融服务、个人也强烈要求信息消费的时代,政府的工作全面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工作全面信息化指的即是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实质上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从而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公平、廉洁的政府运作模式。电子政务通过先进的生产力来解放管理能力,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管理方式,是现代政府管治社会的有效手段。自1993年美国首倡电子政务以来,许多国家也相继掀起了电子政务建设热潮。

电子政务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艰巨,需要付出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通过对我国电子政务行政环境四大要素,即经济要素、沟通网、创新基础、人力资源的数据分析,在四个指标中,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人力资源匮乏,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因此增强人力资源的基本投人成为我国现阶段电子政务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所在。

二、电子政务对人力资源的要求

电子政务是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利用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加强政府管理,实现政务公开、提高效率、利学决策、改进和完善服务职能的重要手段,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用和发展需要人量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来支撑,对人力资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知识水平由储备型向学习型转化

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社会瞬息万变,要顺应电子政务对知识的宽度、深度、新度的要求,仅有工作前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首先要求公务员在工作中应不断学习,改变现有知识僵化和老化的弊病,拓展自己的知识存量,提高综合素质。

(二)能力结构由片面型向复合型转化

如果公务员只具备管理知识而没有专业技术知识,而对复杂问题必然手足无措;如果只具备专业知识,缺少管理艺术和方法,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因此,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要求是既要“懂电子”,又要“通政务”,具备组织协调、综合分析、操作运用等综合能力。

(三) 管理方式由治理型向服务型转化

电子政务改变了传统政务模式下的高度集权式管理,避免了暗箱操作和钱权交易,倡导的是利用网络优势加速信息的流动,使公众更好地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服务。因此,要求公务员应该彻底放下“门难进、脸难看”的社会管制者姿态,通过更为透明、便民的方式,切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自觉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人员配备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化

长期以来,公务员配备基本上是在符合“行政职业能力”和文书写作能力前提下的法律、管理等人员,而电子政务要有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既包括领导人员、IT应用人员,又包括项目管理人员、能够对政府职能转换提供咨询的人员等,人员需求上更显多样性和时代性。

三、我国电子政务实施中的人才问题

总体上讲,目前我国政府部门人才短缺普遍的情况是:顶层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中层人才正在大量流失,基层操作人员整体信息水平距信息时代的要求仍相去甚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明确的和强有力的领导

电子政务主要是一个国家行业和政府行为,而且是一个综合性的国家和政府行为,因为它涉及政治与政党、立法、行政、司法、中央和地方以及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诸多方面。对这样一个涉及到公务领域、公众部门、跨地域的事业,需要统一的、明确的和强有力的领导。而在我国,目前恰恰缺乏统一的领导和协调,因而导致各自为政、相互割裂、各行其是,甚至将其变成了企业性行为。这些都极不利于政府信息化事业统一、协调、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缺乏复合型人才。

电子政务的建设不仅需要有高明的领导和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还必须拥有既通晓信息技术又善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他们牵头可以事半功倍。这类人应是决策层的成员之一,这样他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信息化建设的短、中、长期发展计划,同时,他们由于通晓信息技术而洞悉全球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出具有超前性的实施方案和避免资源浪费的对策。在我国政府管理信息化中;同时掌握高新信息技米和懂得行政管理知识的人才很少,这严重影响了政府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政府部门的高级技术人才缺失。

技术专业人才要是指对电子政务进行程序开发、网站建设和系统维护等技术性工作的人才,是电子政务在公共部门得以实施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据调查显示,高级技术人才的普及工作远远落后于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需要。但是这些人才往往大量流失,而且流失的更多的是尖子,而这部分尖子流走后通常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因而政府信息人才队伍实际上处于一个不断弱化的过程,队伍的整体素质呈不断下降之势。

四、电子政务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电子政务是一种以服务、责任、民主、合作和智能为基本特征的行政管理模式,任何行政管理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人,对公务员素质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发在电子政务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非常必要,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招聘严格把关,综合考虑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招聘是公务员队伍的进口,因此在招聘过程中对公务员的数量、质量必须严格把关。公务员在进行信息化和管理创新的同时,要适应电子政府和信息化社会的公共事务,应在现有人员有效开发的前提下,通过优胜劣汰,招聘那些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多元复合型人才,保证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人员招聘的具体要求有:①综合行政能力,即具备灵话的环境适应性,较强的效率观念和独立决策能力等;②信息技术基础,即充分掌握办公自动化和网络技术、应用特网交互平台技术,热悉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和保密;③信息管理能力,即热悉计算机和网络应用,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共享,通过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搜集和获取信息,并准确筛选和利用有效信息;④新型服务意识,即打破传统的部门分割和“官木位”思想,树立新时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变

电子政务的建设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对人才的需求贯穿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全过程。储备一定数量的人才,并有效地将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是建设、发展并完善电子政务的必要保障。我市现阶段电子政务人才尤是系统工程人才少、人才分布零散、人才外流、外部人才不愿进人我市的现象很严重,对电子政务的发展极为不利。如何有效地将现有的电子政务人才集中储备?如何吸引外部的人才?这是值得深究的问题。借鉴大多数电子政务建设成功的国家和城市的经验,建立专门的电子政务人才储备库、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制度不失为一种良策。值得注意的是,在人才储备过程中容易造成知识和创新的封锁,我市在对人才进行储备时应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更深入地将人才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

(三)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

目前,国内公务员的政务培训机制和内容相对落后,仅仅停留在需要什么补什么的阶段,没有结合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新要求进行培训,自然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工作。因此,电子政务要从长远上进行合理而科学的规划,保证统一组织和领导,统筹规划,完善资金配套和相关支持体系,使公务员的知识水平和结构在良好的外部环境下不断更新。具体培训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和要求进行区别对待,兼顾个体与全局,先进与落后。培训方式上也要通过自学、培训班、研修班、远程教学、实战演练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辅以严格的考核,在保证公务员有时间、有兴趣的前提下,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并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管理措施人力资源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人力资源服务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