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酒在中国有市场没“文化”

2009-06-05

环球时报 2009-06-05
关键词:张勇消费量红酒

本报记者 向 莉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的商务宴请、家庭聚会上,出现了和白酒争主角的新人——红酒。在有着深厚白酒文化的中国,葡萄酒这种舶来品的消费越来越普遍。也许正是因为舶来品的缘故,葡萄酒在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不过,受中国传统酒文化影响,在西方视为高雅时尚的红酒,在中国却遭遇“摆门面”、“一口干”等消费尴尬。

葡萄酒消费井喷式发展

中国葡萄酒行业资深人士、中国葡萄酒信息网特约撰稿人赵伟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自上世纪80年代葡萄酒进中国至今,我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不过20多年。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出现过干红热,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酒关税大幅下调,加上中国人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更注重健康和品味,而且饮用葡萄酒给人感觉更时尚,更有面子,所以最近几年发展很快。

《酒海观潮》杂志总编辑张勇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01年,我国葡萄酒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2004年前后更呈现出“井喷现象”。2005-2007年,中国进口葡萄酒的年均增长速度达50%,2008年为36%。葡萄酒的年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白酒和啤酒。据国际权威机构IWSC报告表明,2001到2010年10年间,中国葡萄酒的消费量将增长65.2%,比全球总增长速度快6.5倍。不过,从国内的消费结构看,葡萄酒仅占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5%。

南方喝葡萄酒更普遍

总体上看,中国南方喝葡萄酒的人比北方多,东部比西部多,这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中信国安葡萄酒业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翟勇铭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在北京,葡萄酒还局限于政务和商务群体、白领、海归、新生代精英以及家庭年节消费,但在南方的许多城市,葡萄酒已经非常普及了。在福建和浙江的很多中型餐馆,人们“喝葡萄酒就像北方人喝啤酒一样普遍”。在上海,白领阶层买回家喝的也比较多。翟勇铭认为,国内消费者对红酒的文化与认知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红酒的品质,关注产地,红酒消费日趋理性。

不过,受访专家一致认为,中国会品酒、懂红酒文化的人依然很少,像嗜好白酒那样“顿顿都要喝两杯”的红酒粉丝更是不多见。张勇说,国人饮酒喜欢端起就干,大口喝酒,追求的是一个豪爽的氛围。啤酒的酒精度低,更能体现豪气。而葡萄酒进入国内后,给人一种阳春白雪的感觉,更强调从观色、闻香到品味的细节,乃至于端杯的姿势都有讲究,这在无形中为广大普通消费者设置了障碍。在后来的葡萄酒消费形式上,国人已经把它变成了“中国式”喝法——满杯端起碰杯就干完;口味酸涩就兑上汽水、可乐再干,不管碳酸饮料会不会破坏丹宁成分。事实上,消费葡萄酒的国人中,绝大多数人不懂得正确饮用。但正是这一点,让销售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翟勇铭表示,相较于中国13亿的庞大人口来说,目前习惯喝红酒的人顶多也就2亿左右。人均消费量跟国外更不能相提并论。目前我国人均消费葡萄酒0.38升,城镇人均年消费葡萄酒0.7升。与世界人均6升多的消费量差距很大。而法国人年均消费量更高达70升。

中国企业不能盲目追求产量

专家认为,长远看,葡萄酒这么大的市场,中国企业应该分一杯羹,做大做强。张勇说,面对竞争,国产葡萄酒深感压力巨大,但迎接挑战的张裕、王朝和中粮长城这三强,显得有些单薄。赵伟良说,长远来看,中国企业也有可能创出世界知名品牌。优质葡萄酒的决定因素很多,主要是原料,其次是工艺。其实,我国部分省区,像新疆、甘肃、宁夏和山西等地,都有很不错的适合种植葡萄的区域。

赵伟良认为,中国一些葡萄酒生产企业过度注重品牌宣传和营销,产量很大,但技术和酿造工艺等方面都有差距。“企业应端正心态,踏踏实实种植、酿造,而不是盲目追求产量和短期利润”。赵伟良说。▲

猜你喜欢

张勇消费量红酒
跟曾国藩学修身
傅山的“四宁四毋”
张勇
红酒中毒案
2016年11月马来西亚天胶产量及消费量情况
买红酒
全球棉花产需预测继续下调
同题异学(1)
2014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为1.0470亿吨
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