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翰墨情缘凤凰山

2009-06-05戚永晔

文化交流 2009年5期
关键词:赵佶赵构蔡京

戚永晔

在杭州岳庙长长回廊的东端,数百年来一直陈列着一件碑刻,上面的书法字迹潇洒,充满了“铁划银勾”的大宋气度。碑刻的原形,是宋高宗赵构的手书御诏《起复诏》,它记载了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岳飞在为母亲守孝期间,朝廷令岳飞出山抗金的历史。在长达700余年的岁月里,《起复诏》作为岳飞后裔世守的秘宝,珍藏于杭州岳庙。一直到清代的太平天国之乱才让它遗落江湖,辗转千里。

2009年开年,《起复诏》手卷出人意料地出现在西泠秋拍的展会上,并以83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落槌,被来自杭州的买家拍得。这件集艺术价值与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国宝级珍品能够在奔波一个多世纪后重归故里,可叹这段情缘的完满。

宋代君臣孱弱,但在艺术造诣上却有不少臻于化境的例子。除了天赋、兴趣之外,艺术创作的环境也是宋代宫廷艺术重要的催化剂。能够让高宗赵构写出《起复诏》这样书法作品的,究竟是怎样的环境?

答案是有着“襟带江湖”美誉的杭州凤凰山、电影《非诚勿扰》里那句“西溪且留下”的真正幕后主角——800多年前,仓皇南逃的赵构看到了气度不凡的凤凰山,立马就忘记了“一曲溪流一曲烟”的西溪,把它“留下”在历史的长河里。而另一头的凤凰山,则成了南宋皇朝的政治和文化中心,缔造了一个绮丽的翰墨时代。

凤凰山与宋代文士书法

说到凤凰山与书法的渊源,其实早已有之。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无疑是唐诗里最脍炙人口的篇目,民间传说,这首诗是唐人崔护在凤凰山的支脉吴山上春游所题。其后200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的时候上吴山,看到了崔护题刻,不胜感慨,也写下了几句诗,刻在岩壁上,其诗曰:“春风小院却来时,壁间唯见使君诗。应问使君何处在,凭君说与春风知。”

两大文豪的题刻,好诗配好字,在那个文艺气息极浓的社会里被众人追捧,一时之间,这里成了游人如织的景点,得名“感花岩”。

虽然苏轼、崔护的名望很高,但真正开凤凰山与南渡书画情缘风气之先的,却是蔡京。没错,就是《水浒传》里那位祸国殃民、老奸巨滑的太师大人。

历史上的蔡京很有传奇色彩,是个货真价实的“才子”,几岁就能背诵大段书经。诗词、散文、绘画无不精通,特别是书法水平“冠绝一时”。所谓“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就是他(“后世恶其为人,乃斥去之,而进君谟[蔡襄]”)。

蔡京是宋代政坛的不倒翁,他能见风使舵,在新旧两党激烈斗争的北宋政治旋涡中心里左右逢源。变法革新时,蔡京拥护新党;旧党重新执政时,蔡京又摇身一变,成了旧党成员。

但“不倒翁”也有倒的时候,宋哲宗英年早逝,没有定下接班人,引发了北宋最后一场宫廷政变,最后由哲宗的母亲向太后垂帘听政。蔡京行为“反复无常”得罪了向太后,很快被贬放出京城,去杭州当个小小的香火官。

不得不承认蔡京有着很高的审美情趣。来到杭州后,他挑选凤凰山建造府邸,中堂亭轩内室,依山势逐次升高。

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林木茂盛的世外桃源,蔡京在这里修心颐养,书法艺术炉火纯青,到达了创作的颠峰。彼时他的作品字势饱满,力透纸背,豪健奔放,酣畅淋漓,痛快朴实,沉着大方,严而不拘束,逸而不逾矩。就连以狂放傲慢出名的米芾也不得不承认,柳公权之后,就得算蔡京了,自己甘居其后。

可惜,身在凡尘的蔡京哪里会甘于寂寞。徽宗登基以后,爱好文艺的皇帝派童贯下江南寻觅古董字画,但目不识丁全靠阿谀上位的童公公哪里能识真假,他想到了避居凤凰山的蔡京。而一心想着东山再起的蔡京,又正需要这样一位皇帝身边的“红人”举荐。两人一拍即合,从此断送了北宋河山。

后人感叹,若是蔡京安于凤凰山与西湖之美,就不会有杨戬等一干奸臣的发迹,不会有花石纲、万岁山、方腊起义,不会有“海上之盟”的撕毁和金国的反目,中原之地也就能免遭铁蹄。但历史毕竟不能假设与猜度,如今我们只能从凤凰山,从那些烟尘重重的故事里去聆听那些逝去的弦音。

凤凰山与宋代宫廷书法

有人说,蔡京是大宋朝的掘墓人。

但赵宋王朝似乎离不开这个掘墓人。

据说有一次,两个随从给蔡京用扇子扇风,蔡京一高兴,就要过他俩的扇子,顺手题了两句诗。几天后,他发现这两个随从阔气起来,原来有个亲王出两万贯钱买走了这两把扇子。这个亲王就是端王赵佶,后来的宋徽宗。

徽宗欣赏他,文人气质是相通的,蔡京的书法让他膜拜。事实上,赵佶本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与李煜齐名的艺术家皇帝。

和李煜醉心填词不同,赵佶的才能是多方面的:他的词,能被“词家之冠”周邦彦奉为典范;他的音乐修养,能与当时京城的“头筹”名妓李师师互为唱和;他的绘画修养,能创办名家荟萃的汴京画院,并自为考官。最重要的是他的那一手漂亮的书法,“清劲峻拔,飘逸不凡”。影响后世书法几百年的“瘦金体”,正是赵佶首创。

瘦金体书法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种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赵佶之后,瘦金之道最重要的传承人就是他的儿子、《起复诏》的作者,南宋开国皇帝高宗赵构。

今天,我们从凤凰山南麓一条名为笤帚湾的小弄堂拾级而上,很快就能走到一片文人题刻众多的山林。很少有人知道,800年前,这里曾是整个南宋王朝的心脏。在众多的题刻中,一块大碑上的两个漂亮的大字“忠实”格外醒目,笔力刚健,震慑人心。这两个字据说是赵构亲笔所题。方志记载,原本“忠实”碑刻建造在一个亭子里,其亭名曰:忠实亭。是皇帝和近臣们游赏山水,告诫忠义诚实之道的地方。后来亭子被毁,石碑也半截被土掩埋,但“忠实”两字几百年来却始终露出地面,颇有些传奇的味道。

可就是这样一位艺术修养高超,性格偏安懦弱的皇帝,却得不到性格很接近的父亲赵佶喜欢。北宋末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合力伐辽,金国要求宋朝派出亲王当人质,不受宠爱的赵构就被带到了北方。但戏剧化的是,没多久,剽悍的女真人发现,这位来自南方的年轻人也和他们一样善于骑射,且精通诗画,文武双全。看不起“南朝”皇帝的女真贵族怀疑赵构根本不是皇子,于是把他放了回来。

尔后,“靖康之难”发生,徽、钦二宗和几乎所有的赵氏宗亲被俘,赵构幸运地成了漏网之鱼,在韩世忠等大臣的拥立下即位,在金兵的追击下一路奔逃。几次逃过杭州,身为艺术家的他迷恋上了凤凰山拔擢出世的美,于是就有了“西溪且留下”一说,也成就了凤凰山作为南渡书法中心的地位。

关于赵构醉心书道,南宋陆游曾说:“思陵妙悟八法,留神古雅,访求法书名画,不遗余力。清闲之燕,展玩摹拓不少怠。”但他书法的成功是与他的精诚勤勉分不开的。当初的赵构,就是如此在凤凰山宫殿里琢磨艺术、研习书法。到了晚年,他甚至连皇帝都不要做,传位给孝宗,自己当上太上皇,不问政事,沉迷于字帖。

应该说,赵构在中国书法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他的书法水平,更在于他提携和影响了南渡一代书风。他自己“凡五十年间……未始一日舍笔墨”,赵构善学《兰亭序》,便赠之予皇子和朝中大臣。一时间,以赵构为中心的南宋皇朝掀起了一个书法高潮。一直到元代,大书家赵孟的书法最初也是学习赵构的,足见其影响之深远。而赵构当初生活、写书的凤凰山,自然也成了整个南渡书法的滥觞。

除了赵构,南渡书法家里有名的还有很多,比如金石收藏家吴说,再比如大奸相秦桧。吴说曾经在凤凰山旁的万松岭结庐。秦桧的府邸建在吴山下的元宝心。而他们的书法,与凤凰山内蕴深厚的美景,实在有太多相似之处。

猜你喜欢

赵佶赵构蔡京
两者须得兼
赵佶画《瑞鹤图》后15年,北宋大厦将倾……
名画遗珍
谁是帝王之才
谁是帝王之才
实话
蔡京之死
岳飞并非“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