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蔡元培为何七辞北大销帐职务

2009-06-01傅国涌

百家讲坛 2009年10期
关键词:讲义蔡元培职务

傅国涌

蔡元培是真正的学界泰斗,受到举世景仰是名至实归,鲁迅始终尊敬这位同乡前辈。从51岁出任北大校长到61岁最后卸任,蔡元培在任一共10年,但实际上在校时间不足5年,其间他曾七辞北大校长而不被批准。

七次辞职,各有原因。第一次辞职是因为张勋拥宣统废帝复辟,他离京到了天津,提出辞去北大校长一职。不过复辟闹剧只玩了12天,他于当月23日回北大。

第二次辞职是因为北大学生要到北洋政府请愿,反对中日一个军事协定,他劝说不成,当天请求辞职。

第三次辞职是在五四运动期间,学生游行到天安门,北洋政府抓了许多北大学生。他奔走要求释放,等5月7日学生一放出来,他就公开通电,引咎辞职,实际上他也是以辞职表示和北洋政府的不合作。结果因为政府(包括总统徐世昌在内)一再挽留,他辞职不成。

第四次辞职是在1919年12月31日,北京教职员因为不信任教育部,全体停止职务,他作为校长当然要辞职。

第五次辞职原因有点例外,因为北大学生发生讲义风潮,对讲义收费不满而闹事。他愤怒了,甚至对学生说:“我是从手枪炸弹中历炼出来的,你们如有手枪炸弹,尽不妨拿出来对付我。”蒋梦麟记得他还说“我和你们决斗”。这次风潮由胡适调停解决。

第六次辞职是因为曾经在北大任教、当时担任财政总长的罗文干被冤枉逮捕,本来司法机关查无证据将罗放了,不料教育总长彭允彝竟然在国务院会议上提案将罗再抓起来。蔡了解罗的人格和清白,为了抗议行政干预司法,不与违背法治、腐败无耻的北洋政府同流合污,他向总统和教育部提出辞职,并公开在《北京大学日刊》发表辞职声明,还写了一篇名为“关于不合作宣言”的文章,发表在上海《申报》。他的这次辞职社会反响很大,舆论强烈,彭允彝也因此下台。总统黎元洪出面挽留,蔡辞职不成,但不再到校,由蒋梦麟代理,奇怪的是北洋政府始终没有免他的职。

1926年6月28日,也就是三年半以后,他从欧洲回国,第七次提出辞职,仍没有获准,但他没有再回到北大。加上北大师生和北京九个学校的恳切挽留,又没有辞成。一直到了1927年7月军阀张作霖将北大改为京师大学校,他的校长名义才取消。

从1916年12月以来,十年间,北洋政府的总统就换了五次,还有临时执政一人、摄政两人,内阁总理换了30次,而蔡元培一直是北大校长。

他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辞去北大校长的职务?除了上面说到的具体原因,还有一个答案就在他自己写的《关于不合作宣言》这篇文章里。他开篇引用了《易经》的话,“小人知进而不知退”。他不是小人,是君子,所以他知“退”。1919年春天华北欧美同学会在清华开会,有人发言说,现在政府哪个部门能离得开留学生。如果留学生都辞职,政府当得起吗?他提出在黑暗恶劣的时局面前知识分子要懂得进退,退有时候比不进重要,所以提出“不合作”三个字。为了表示自己的不合作,他一次次辞职,一方面是以告退的形式维护自己的人格自尊,一方面是抗议和示范。

猜你喜欢

讲义蔡元培职务
陈岱孙补充讲义
陈岱孙补充讲义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的气度
蔡元培借衣服
蔡元培借衣服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十八而志 初心讲义
数字调查
2007年上半年专利授权状况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