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杆秤

2009-06-01吴垠康

中国铁路文艺 2009年5期
关键词:秤砣杆秤队里

吴垠康

醒来望墙,慵懒的目光被顿时擦亮。“满身花纹影如蛇。空闲日子墙上爬,千斤万斤肩上过,一五一十不虚夸。”儿时熟稔的谜面像破土而出的春芽,在这个朦胧的清晨噬噬作响。没错,墙上挂的是杆秤,且多年未动过。

杆秤由木杆、星花、铁钩、秤砣、两个提扣组成。我最早见到杆秤是在生产队的队屋。那里有半间屋大的粮仓,有一人高的篾囤,有几围粗的菜籽油缸,不同的收获季节,不同的五谷杂粮在这里会师,然后经由杆秤的调度,化整为零,温暖起农家一个个冰冷的锅台。队里有大小两杆秤,大秤最多可称一百八十斤,小秤最多可称八十斤,哪家好不容易用一次秤,必须找队里老保管开借。

大小两杆秤同时被一家借去,不用猜,那家一定是杀了肥猪,因为邻里米麦豆粉之类的通挪都用小升斗度量。无须劳驾这秆秤。屠户把肥猪开膛砍边后,就招呼拿大秤来,秤钩泥鳅般钻到大半边猪肉的脊椎骨下,一二三,他的号令还没喊全,穿过提扣的抬杠已重重地压在两个壮汉的肩上。屠户歪着脖子朝地上看,急忙叫停。这猪太大了,人必须站在凳子上抬秤。否则猪肉的尾巴就会拖到地上,弄脏事小。搁了砣短了秤事大,说不定在灶上准备旺仔酒席的婆娘待会儿还要接你酒盅呢。这头猪快养两年了,她早指望杆秤帮她称称日积月累的汗水。如果猪肉不是一次性卖给肉贩子,邻居们有钱无钱,都会多少称点打打牙祭,这时灵巧的小秤就该登场了。小秤被吊系在旁边的樟树杈上,掌秤的——准又是队里的老保管,旧几案上,放着他的烟筒和给主家记账的纸笔。“老保管,别让秤砣砸烂脚啊!”开秤时,不知谁在嚷,逗得大家忙不迭帮腔起哄,那意思是提醒他要给足秤。猪肉称完了,老保管拿算盘一扒拉,亏损五六斤。主家接过账本,笑着连声说没事没事。收的现钱也不多,因为赊账的人不少。这要等人家杀猪才能称肉扯平。

当资本主义尾巴逃脱被割的命运时,商贸像放出樊笼的小鸟一下子活跃起来,杆秤也似“公证员”频繁地抛头露面。但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市场上假秤多了,买卖时总担心被耍,自己有一杆秤不失为最好的办法。某个风和日丽的上午,制秤师傅在村里一吆喝,那些对杆秤有迫切愿望的村民都争着去抢担子,制秤师傅倒成了甩手掌柜。一杆秤都具备大、小秤功能,而决定大、小秤的正是提扣,它类似于阿基米德撬起地球要找的那个支点。所以,杆秤要系两个提扣,大秤居前,小秤居后。小秤的星花在内侧,一般一两起花,大秤的星花在秤脊,一般二十斤起花。提扣位置不同,起花大小有别,在认秤时没少闹笑话,像隘口街上一位饱读诗书的罗老先生,买干柴时总要请街坊帮他看秤。

相传,为越国灭吴雪耻立下头功的范蠡,深谙国君勾践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遂在论功行赏时急流勇退,与知心爱人西施跑到齐国下海经商去了。几年后,却散尽千金,辗转至陶,并靠操计然之术把握商机,又成了富可敌国的范大款,而杆秤则是他在经商实践中的意外收获——他用东方人的思维具象地阐释着杠杆原理,以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为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制造出了十三两为一斤的杆秤。今天,我们常说半斤对八两,这是因为大家都熟悉古代是十六两为一斤,其实这三两也是范蠡加的。原来,有了杆秤。虽克服了市场估堆陈弊。但不久范蠡又发现一些奸商以缺斤少两的卑鄙手段损害消费者利益,于是他在原来的基础上添了福、禄、寿三颗星,一斤也相应提高到十六两。少一两没福气、损二两无功名、缺三两折寿命。哥们,看你还敢不敢克扣斤两!

在古代,秤砣叫权,秤杆叫衡。权衡一词由此得来。挂在墙上的杆秤多年未动。甚至仍会永远保持那种静止状态,我也完全可以视而不见,但身处布满十字路口的俗尘,进退取舍,褒贬臧否,不能不穷力权衡。如此看来,范蠡不愧为人中之杰,即使一杆有形的秤消失了,另一杆无形的秤还在你我心中知轻识重。

猜你喜欢

秤砣杆秤队里
把秤砣送给小侄女
把秤砣送给小侄女
咏 松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曾云英 心中有杆秤
代表心中有杆秤
哲理漫画
做杆秤的师傅
怎样才能做到既坚持原则又团结群众?/自己带头
“大家的事就是我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