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党章修改的视角看党的建设规律

2009-05-31刘立军

党政干部学刊 2009年5期
关键词:党的建设规律

刘立军

摘要党章是一个政党赖以组建和存在的依据和标志。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党章的制定和修改。在不同的历史年代里,中国共产党先后十五次对党章进行修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认真吸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在探索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党的章程,与时俱进地把最新的理论成果载入党章。党章的修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的建设历程,因此从党章修改的角度看党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明晰党的建设脉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总结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

关键词党章修改;党的建设;规律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5-0022-03

党章是一个政党赖以组建和存在的依据和标志。党章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时期。体现并反映了政党制定党章时的思想、组织建设等状况。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原有党章多多少少存在着的一些纰漏和遗憾,甚至还有一些脱离实际的错洪逐渐显现。而且从党章本身来讲,也不可能制定之后就一成不变。于是从内容上和形式上对党章进行修改便成为政党生活的常态。党章的修改是指一定的机构通过一定的程序对现行党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修正和改动,使党章的规定更加科学和规范,能够适应发展和变化了的情况。适时地对党章进行修改,是党章的发展规律,是党的建设富有生命力的规范制度保障。

一、党章修改情况历史回顾

党章是一个政党为保证全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和组织上、行动上的统一所制定的章程。从内容上讲,一个政党的党章主要包括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阶级基础和理论基础、党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党的纪律和党的作风、党员的条件和权利义务等内容。作为政党公开树立的一面旗帜,人们正是通过党章,了解和认识一个党,衡量其是否成熟和先进。同时,党章也是党的根本大法,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构成党的组织和党员全部活动的法规基础。党章是党的政治主张和集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因而作为党内宪法的党章在党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党章进行必要的修改、完善,是党的建设富有生命力和永葆先进性的规范制度保障。

《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最根本的纲领性文件,代表了全党的根本利益和意志。党章的制定和修改是党内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必须非常严肃和慎重,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把制定和修改党章作为一项重要议程。首先必须承认,党章制定和修改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党的建设状况,不可避免地带着时代的烙印。具体地说,时代背景、国内外形势是党章修改的宏观环境。而党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具体任务、党的建设状况、党自身的认识水平则构成党章修改和完善的微观环境。中国共产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党从秘密状态到公开活动,从50多人的小党发展成为一个有着7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党的思想从幼稚走向成熟,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实现了由“革命性政党”向“执政型政党”的转变。因应外部世界和党的自身状况,主动对党章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的调整,符合客观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也符合人的认识规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在88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章程》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完善,从体式规范到内容表述都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仔细追寻这些或微或著的改动和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以及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探索的曲折与艰辛。

从党的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到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先后制定和修改了16部党章。党的一大由于时间紧迫,没来得及制定党章。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虽然并非完整、严格意义上的党章,但这个党纲实际上兼具纲领和章程的作用。1922年7月,党的二大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二大党章包含了比较具体和完善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章程,二大党章的通过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的完成。1923年6月在广州举行的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首次增加了党员后补期的规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对党章进行修改。从党的三大开始,中国共产党先后15次修改党章,其中包括7次较大修改和8次较小修改。从时间上具体来讲,民主革命时期对党章进行了5次修改,建国初期对党章进行了1次修改,“文革”时期对党章进行了2次修改,徘徊时期对党章进行过1次修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今,对党章进行过6次修改。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从三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先后15次修改党章。这一次次修改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前进与奋斗的历程。也正是通过这一次次的修订,我党的党章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发展和提高,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从党章修改的角度看党的建设规律

由于党所处的时代环境、历史方位的变化,党的建设在各个时期的任务、重点、难点也不尽相同。如何把党建设成为一支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让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首先是党的理论必须走在时代前列,时过境迁,原有党章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因而适时地对党章进行修改就成为中国共产党追求先进性、永葆先进性的必要措施。从党章修改的角度看党的建设,我们可以见微知著,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一)只有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党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党章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制定的。作为党内宪法,过于频繁地对党章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显然不利于保持党章连续性和稳定性,党的各项建设也容易陷于混乱,进而损害党的事业。因此党章的修改必须在各种条件成熟以后慎重推进。推动党章修改的因素,就是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发展变化。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和反映到党内来,党所担负的任务必然要调整,政策、策略方面也必然要有所变化,这样党的建设所面临的任务等也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和重新部署一这种调整和重新部署,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形势和环境的主动适应,另一方面也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

党章的修改是以党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为前提条件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的创新。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是党的理论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标志。回顾历次党章的修改,毫无例外中国共产党都把一些关于党的建设的新思想、新观念适时地补充进来。这些新思想、新观念或对以前未明晰的问题进一步作答,或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或抛弃一些陈旧的内容,或对某个问题进行重新表述……这种扬

弃往往使党章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变得更为科学、合理,并且总体上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1927年党的五大召开之时,由于革命形势严峻,会议期间没有通过新的党章。根据五大精神,6月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议案。在这次党章的修改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928年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第一次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指导原则。六大通过的党章具体规定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民主集中制的提出就是我们党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对党的建设理论的一次伟大创新。而且这种理论上的创新推动着实践的发展。1945年党的七大党章首次增写了总纲部分,明确阐述了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指导思想,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任务和特点,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基本方针,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等,极大地增强了党章的理论性和指导性,使党章具备了完整的形态。七大党章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这表明在长期斗争中逐渐成熟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八大党章是我们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它第一次规定党的全国、省级、县级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十二大党章针对“文化大革命”中个人崇拜的惨重教训,第一次提出“党禁止任何形式个人崇拜”的规定。十五大党章,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共同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十七大党章。明确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回顾党章的修改过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进行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探索足迹。理论和制度创新使我们党的理论始终保持了鲜活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作为党建的一条成功经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必须根据时代和党的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唯有如此,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才能取得发展和进步。

(二)党章的修改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理论武器,从而使中国革命有了崭新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然而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加上建党之初的中国共产党自身理论水平等方面的欠缺,在此后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曾经多次出现过“左”和右的严重错误,党的事业屡遭挫折甚至一度陷入困境。残酷的现实、沉重的教训终于让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没有现成的理论答案,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结合起来,寻找解决中国问题的新答案。要以俄国为榜样,但更要强调走中国自己的路,在实践中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945年4月至6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刘少奇同志在大会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系统论述。七大通过的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党的指导思想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七大党章的这个规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统一了全党对中国民主革命客观规律的认识,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统一和巩固;同时,也从党的章程上明确了全党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原则,即毛泽东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地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和党面临的任务出发考虑党建问题,这就使得七大党章具有高度的创造性。七大党章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一部党章,也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党的十一届三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决定将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通过实行改革开放,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途径,并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系统而精辟地论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并第一次将这一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载入党章。修正后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六大党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写入总纲部分。这次增写给党的指导思想增添了充满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探索和高度概括。这部体现鲜明时代特征、具有丰富内涵的党章,总共有60多处改动。十七大党章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七大党章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党章的历次修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思想上已经从幼稚走向成熟,对中国国情的把握越来越准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经成为指导进行理论创新的重要方向。

(三)党章的修改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思想上、组织上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

党章的修改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已经从一个思想幼稚组织孱弱的小党,成长为一个理论成熟先进组织严密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一大并没有来得及制定党章,虽然在其纲领中实际包含党章的内容,但这也说明中国共产党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并没有任何实际经验。党的二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党章。二大党章的制定不仅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建党工作的完成,而且标志着我们党从

此有了自己的最高行为规范。三大通过的第一部修正党章严格规定了党的组织制度。六大党章是唯一不在国内修改和通过的党章,六大党章在总体上是一个不错的党章,但六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必须无条件服从共产国际的决议。这是六大党章的一个缺陷,明白无误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幼稚思想,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中国复杂的革命形势时的困惑和不适应。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还不能够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武器解决自身的问题。1945年七大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完全独立自主修改的党章。七大党章的通过说明经过遵义会议以来实践的锻炼,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灵活娴熟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创造性用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都有了巨大的进步。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觉察到了时代条件的变化,以及我们党所处历史方位、历史任务的变化,并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八大的党章作为党执政后的第一部党章,难能可贵地强调要加强执政党建设。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一个能够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党,也是一个能够成功地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九大党章、十大党章是在“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错误的情况下制定的,其指导思想上的偏差使这两部党章不可避免地带着错误的烙印。但历经磨难的中国共产党迅速拨乱反正,在十二大党章中第一次全面而正确地回答了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基本问题。十二大党章是继七大之后又一部里程碑式的党章。此后我们党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表现出顽强的学习能力和自我纠错能力。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更加从容地面对世界形势的变化,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十七大党章更是紧紧抓住新时期新阶段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实事求是。中国共产党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集中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充实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重大成果,对党员权利和义务、党代表任期制、基层党组织的选举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巡视制度、报告制度、流动党员教育和管理制度等都作了重大修改和补充。因此十七大党章是一部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党章,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最新成果的集大成,是在新时期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根本法规。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执政经验的积累,中国共产党更加从容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对各种政治风险,有条不紊地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问题。这是一个政党思想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推动中国共产党党章不断修订完善。党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引领党章创新。经过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党章又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起着指导作用。党章的制定不可能一劳永逸,党章的修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党章的修改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改进党的领导。“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要承担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必须不断进行思想理论创新以适应时代要求。

责任编辑魏子扬

猜你喜欢

党的建设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观察比较 寻找规律
先找规律再解答
改革举措落实难的表现及其化解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