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新求变,激活思维

2009-05-27浦新伟

新语文学习·教师 2009年1期
关键词:凡卡贝多芬想象

浦新伟

课堂问答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活思维、传授知识的有效手段。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思维是对问题反复地、持续地进行探究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问”为切人口,问中求知,问中求新,问中求变,有意识地激发和诱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开启想象,培养思维的流畅性

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活动,它能使人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高效运转,去寻求独特的灵感。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手段,开启学生的想象力,保持学生思维的通畅。

1创设情境,营造想象氛围。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的突出特点是注意不持久,大脑皮层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据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同时灵活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创设多姿多彩教学活动环境,从而引发学生的注意,诱导他们展开丰富的联想。《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主要描写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有位女教师在教学中先配乐朗读全文,接着放映一组幻灯图片:湛蓝的海水,多彩的海底,旖旎的海岛。与此同时,老师还出示了一些贴绒、模型等直观性教具,这样从听觉、视觉、触觉等方面让学生立体感受神奇的海底世界。在此基础上,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同学们,请你以“愉快的旅行”为标题,将你的所见所感讲出来。学生们踊跃发言,气氛甚为热烈。由于学生充分领略海岛的美,所以此时课文中的“西沙”已经内化成学生心中的“西沙”。

2设问增趣,搭建想象阶梯。教师要善于提出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的问题,触发学生的兴奋点,并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求问题。有一位老师上《草船借箭》时,为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开篇揭题,问:“同学们,看了标题,你想问什么?”这一问,不仅给学生设置了悬念,并且引发学生认知上出现矛盾:草船怎么去借箭?两者是什么关系?干吗要用草船去借?学生带着疑问把课文通读了一遍,此时老师不失时机地列出三问“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鱼贯而下,层层深入。学生们边默读边思考,抓住文路,联想到人物言行、故事情景,很快切入到主题。

3挖掘缺口,制造想象空间。语文教材常常有重点难点,隐而不露,需要细细琢磨推敲,稍不留意,就从学生眼皮底下滑过。教师要有意识地放大缺口,设置联想“空间”,让学生顺利插上想象的翅膀。《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中有这样一句:“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一般老师讲到这里,往往着重让学生考虑董存瑞喊什么,怎么喊。有一次听一位老教师讲课,他抓住前面一句话提问学生:“同学们,他e董存瑞)眺望远方,看到了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联系上下文,驰骋想象。有同学说“他看到五星红旗,插满大地”。还有同学说“他看到红旗飘飘,祖国解放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已理解人物动作神态的描绘,同时,学生们也为英雄崇高的精神所感染折服。

二、触类旁通,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过去,教学目标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认知上。师生之间往往教师讲,学生做,问题解决了,学习过程也结束了。在今天看来,教师在解惑的同时,更需要倡导举一反三,一题多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思考问题,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一问多答,凸现学生灵活的思维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提些放得开的问题,不求答案的统一,惟求合情合理。譬如《月光曲》中描写盲姑娘听了贝多芬弹奏曲子后,激动地问“您,您是贝多芬先生吧!”贝多芬没有回答,而是又弹了一曲。这里老师可以设计一问:“贝多芬为何不答?”经过思考,学生至少能答出:贝多芬谦虚待人;贝多芬不想告诉别人自己的名字;贝多芬不想张扬自己;贝多芬默认了。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时可以要求学生变换角度对标题发问。如《我的战友邱少云》,教师可分别从故事时间、情节、主题等角度让学生重拟题目。这样训练,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也有效地促使思维向纵深发展。

2突破常规,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在开启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对有些问题,教师可一改常规,从相反方向思考。这种突破定势,另辟蹊径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创出一番与众不同的天地,让学生置身其中,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老师在教《倔强的小红军》课朗读时,启发道“小红军的体力真的很强吗?”原本学生为难以把握文章基调而发愁,经这一点拨,学生立即摆脱习惯性思维,迅速找出有关句子,并结合图片,很快切入主旨。又如《凡卡》,学完课文,同学们都知道这个事实:爷爷收不到凡卡的信,凡卡仍然过着痛苦生活。教师不妨逆向设计如下问题:“假如爷爷收到信,会接他回去吗?”“凡卡能过上好日子吗?”“凡卡会不当学徒吗?为什么?”这些问题既增添学生的探求兴趣,又能表明无论出现何种情况,凡卡命运总是悲惨的。

三、质疑问难。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人对某一事物或现象利弊得失的评判,它的突出特点是要求人在评判中不断形成独立见解。教师要想方设法,培育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积极发现问题,并勇于提出不同见解。小学中高年级的教材中,有些课文篇幅较长,思想也有一定深度,因而在理解上存在多义性甚至歧义性。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要求,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发问,发别人未发之问,提他人未想之题,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有效提高其主动探求语文知识的兴趣和能力。有位老师提前让学生预习《火烧赤壁》,要求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问题。学生精心准备,在课堂上列出了如下几个问题:“曹操那么聪明,为什么还会中连环计?”“冬天常常刮西北风,怎么知道那天刮东南风?”等,可以看得出,如果不积极深入思考,学生很难提出这么有分量的问题。

如果教师经常性鼓励学生要破除迷信,不人云亦云,且老师也乐于倾听并接受学生的意见或建议,那么学生在老师面前说话做事都感到“心理自由”。据心理学家分析,“心理自由”是“心理安全”的结果。当学生心理上感到安全时,思想最少压抑和负担,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此时的所做所为是充满信心的。

有次听课,题目叫《麻雀》,老师讲完课文作小结:“本文描写老麻雀奋勇解救小麻雀,表现出的母爱是多么伟大!”冷不丁地有位男生举手,并站起身说:“老师,这老麻雀是公是母,课文里没有说明呀!”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这位老师不慌不忙,沉着镇定,微笑着说:“好!王林同学阅读得很仔细,动了脑筋,看来老师的表达不够准确!大家想想该如何讲才确切。”一番话,既肯定学生大胆探究之可贵,又巧妙地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不知不觉中,学生对文章的领悟又前进了一步。

猜你喜欢

凡卡贝多芬想象
快乐的想象
《凡卡》续写
一生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克隆快乐
丰富情感,打造朗读底座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