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

2009-05-25乔瑞萍吴冬玲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5期
关键词:控制建筑施工质量

乔瑞萍 吴冬玲

摘 要:建筑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是施工管理,本文对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的中心问题是质量控制,这里所说的“质量”是指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技术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性综合。主要包括: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环境的协调性。为了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生产者和管理者就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质量标准、规定,在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中进行严格控制,并要满足用户的需求。

1 建筑产品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是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受众多环节的制约,其中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材料和设备供应,竣工验收、保修服务等。其中建筑施工活动是关键环节。施工活动是通过有效的组织方法和技术途经,按照设计图纸和说明的要求,使产品得以实现的全过程。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强化其施工质量,才能控制住产品质量。

2 常见影响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即4M1E)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因素有施工单位本身和外部环境方面,控制的关键对象是内部因素,具体表现如下:

人员素质: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操作者。包括领导干部、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他们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控制能力、身体素质及职业道德等,都会直接和间接地对规划、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决定因素。首先是人的思想--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他们应当树立五大观点,为用户服务的观点,用数据说话的观点,以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质量、成本、工期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的技术素质。领导干部、施工组织和技术人员应有较高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能力;生产人员应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技术操作精神。

材料和半成品因素: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半成品等,它是工程建设的物质条件,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对建筑材料和半成品要把好“四关”,就是材料采购关、试验检验关、运输保管关和使用关。抓质量必须抓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抓管理必须高度重视材料管理。采用节约措施绝不能削弱质量。新材料必须经过鉴定并掌握它的加工和使用技术,方能使其成为质量保证的新因素。施工项目所有的主要材料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的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杜绝因材料不合格造成的质量事故。

工艺方法:工艺方法除了前面提到的人的技术素质以外,还包括技术方案、组织设计、技术装备、技术标准与技术规程,设计文件、技术档案和技术资料、技术情报、检验和检测技术、计量等,它存在于生产活动的全过程之中。采用先进的工艺和合适的施工方法能有效保证工程质量。要重视技术装备和设备数量和水平。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建立符合技术规律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建立严格的质量考核制度。技术信息要灵、信息储备要丰富、适用。检测、检验、计量等技术服务工作要做好,要不断改进和提高工艺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提高的重要因素。

管理因素: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的因素作用极大。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全体人员应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参与管理。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队伍的自身情况,确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及效果,在实施质量计划中加强质量检查,其结果要用数据统计法进行归类分析,得出结论,有经验则加以总结,成为以后保证质量的“标准”和“制度”,形成新的质量保证措施,有问题则要作为以后质量管理的目标。

环境因素: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工程技术环境如水文、地质、气候等;工程作业环境如施工环境作业面的大小、防护设施、通风照明和通讯条件等;工程管理环境,主要指工程实施的合同结构与管理关系的确定,组织体制及管理制度等;竟争环境,国家和建设单位的要求,用户的需求,人的观念变化,国家的技术质量政策,政治环境,在质量控制中都应充分注意,做到综合适应,满足要求。

3 建立、健全质量目标责任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应强调建立施工现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落实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管理负责人。该体系由质量检验和工序管理两个方面组成。质量检验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设备的检验,工序检验和竣工单位工程质量检验。工序管理主要是建立质量管理点,消化工艺文件,严格工艺规律,进行工艺分析,管好人、机、料、法、环境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开展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做好质量控制的三个环节即施工准备控制、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控制。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应强调质量目标责任制,使参加施工的全体人员都有质量职责、任何质量工作都有标准和专人管理。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必须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责”是指保证质量的职责。应当以职论责或岗位论责。“权”是指完成质量控制任务所需要的权限,它是實现质量承包责任的保证。“利”是指完成质量职责后根据成绩给予的报酬、激励、惩罚。

质量承包必须有明确的对象和目标。责任目标可以文字表达,也可以定量表达。

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人员,不论是哪个岗位,均应承担质量保证任务,龙其是项目经理,必须承担质量保证责任。

质量承包的内容随工程的进展而变化,考核标准也随之变化,从而使保证工程质量的工作水平随着质量控制的展开呈逐渐提高的趋势。

各质量目标责任人的责任目标应互相关联,形成体系。做到自检、互检、交接检和专检。

质量目标责任制要征求执行人的意见,然后由质量管理人员同目标责任人签订责任状。

4 实行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

质量控制的目标是质量控制预期应达到的结果,以及应达到的程度和水平。在进行质量控制时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激发人的质量控制积极性,使关键问题迅速得到解决。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作和目标实施管理的两个环节。

目标的制作: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所施工的工程项目现状、包括质量通病,以前质量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成熟施工经验的新的施工对象,前一管理循环反馈的问题,用户的意见和特殊要求,质量升级和攻关提出的特殊问题等,制订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目标。

目标的实施:目标实施的中心环节是明确目标责任,使目标责任制度化。责任明确后,就要搞好自我控制,按照目标责任制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进行自主管理,加强检查,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从而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冯志国.建筑施工中的管理、进度和成本控制[J],山西水利,2004.4.

[2]潘鹏翔.项目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武汉建筑,2003.13.

猜你喜欢

控制建筑施工质量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