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振叶寻根观澜索源

2009-05-22肖竹乔

新闻爱好者 2009年3期
关键词:讲座笔者群众

肖竹乔

迈进“七十小弟弟”的行列,思绪万千,浮想联翩。

回望人生路,酸甜苦辣都有。笔者一生的事业都在从事新闻和理论宣传工作。在近半个世纪的新闻工作中,笔者有丰富的采编活动经验,有参与拟订报道计划和审阅稿片的体验,有多次受聘参加评定新闻高级职称和评定优稿的经历……总之,笔者虽然参加过丰富多彩的新闻活动,但做得却平平凡凡,几无夸耀之处。如何总结笔者的新闻(包括理论宣传)生涯,可以用三个“贴近”标尺来检验,或许能看清一些脉络。

首先,从贴近生活谈起。所谓生活,就是人的各种活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广大文艺工作者遵循毛泽东同志讲话的精神,深入生活,创作出许多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这是不争的事实。“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文艺工作者的共识。同样,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生活,采录制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也是不争的事实。“生活是报道的源泉”,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体验。

让时光老人回到1989年9月29日,这一天,在中央电视台和河南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映了电视记者马厚良、郭伟亭采录的新闻片《今日黄泛区》。当笔者看到因国民党政府炸开黄河花园口大堤,黄水一泻千里,饥荒连年,饿殍载道,造成了5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泛区”时,深感人祸给千百万人民酿成的巨大灾难。随着电视画面的前移,在黄泛区的土地上出现了林茂粮丰、五业兴旺的新景象。在新闻片尾,笔者听到黄泛区农场场长康中恒的同期声:“黄泛区40年来的变化连外国人也感到吃惊。1981年我接待过美国《幸福》杂志社的编辑罗万夫妇,……他说:黄泛区和过去相比变化简直太大了,很难想象这是黄河水淹过的地方。他最后伸出两个大拇指说:中国共产党了不起,中国人民了不起。”黄泛区今昔对比的画面和美国人罗万的谈话,征服了国内外广大电视观众:这是千真万确的、不容置疑的事实!

其次,谈一谈贴近群众。笔者深感贴近生活、深入生活的重要。如果记者只是采集几帧有关黄泛区昔日灾情的照片,拍摄几个黄泛区今日欣欣向荣的镜头,回到编辑部编制而成,那么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今日黄泛区的图像加说明的图解平面,让人觉得平淡无味。由于记者深入生活,录下了农场场长反映美国人的亲身感受,深入浅出地展现了黄泛区今昔的巨变,令人信服,令人赞美!电视新闻《今日黄泛区》获1989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全国优秀电视新闻集体特别奖。这是作者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结出的硕果。

上面是从宏观方面说明贴近生活、深人生活的重要性,下面从微观方面道出“生活是报道的源泉”的真理。1985年上半年,鄢陵县吕乐乡小营村有位姑娘自费在报上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可是当报纸送到村里时,一些人竟无端地对姑娘讥笑、谩骂,弄得这位姑娘到处受气。该县城关镇中学教师梁国安抓住这个问题,写了《登报求婚何罪之有》这篇短文,于6月13日在河南电台《大家谈》栏目中播出后,登报求婚的姑娘的处境大为改观,姑娘感动得热泪盈眶。梁国安老师生活在群众中间,当他获知姑娘的不幸遭遇后。就奋笔疾书写就短文寄给《大家谈》,作为编辑的笔者及时编发了这篇文章。这篇文章之所以收到好的效果,就在于它针对农村人的旧思想加以剖析,指出危害,改变了登报求婚姑娘周围的舆论气氛,促进了新事物的生长。

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是必然的,这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实践所验证。群众是生活舞台上的主角,而我们应该以崭新的栏目为他们提供反映其生活方方面面的大舞台。1985年5月1日,广播新闻中创办了《大家谈》;1986年5月21日,电视新闻中创办了《群言堂》栏目。这两个小言论栏目。是群众对某一事物或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反映群众的愿望。它有感而发,紧紧扣着群众关心的问题展开议论,涉及面广,篇幅短小,为广大受众喜闻乐见。它除具有新闻性、政治性外,更富有群众性,受到群众的欢迎。在《大家谈》和《群言堂》栏目中,先后播发了数以百计的小言论。广大受众称道这些小言论“讲的是身边的事,谈的是心里的话”,“两三分钟,就拨亮心头一盏灯”。

广播电视小言论能做到贴近群众、反映群众的呼声,那么篇幅较大的广播电视评论,是否能做到贴近群众、反映群众的呼声呢?回答是肯定的。当时评论处编辑李富娥同志首先学好文件,吃透上头精神,然后走出编辑部,访问青年妇女组织和婚姻介绍所,置身群众中。听取意见,写出评论《各级领导都要关心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该评论说:“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不能看成是个人私事、生活琐事,而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部分。中央书记处很关心这一问题,指示各级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认真抓好。”1984年6月23日在《河南新闻》节目中播出后,反映强烈。有位叫焦聪明的妇女在信中写道:“我多年来,在工余时间,常为同志们的婚姻而奔跑。我小孩见此情景说:‘妈。你申请调到婚姻介绍所工作吧。唯独我爱人说我好管闲事……真好笑,听了咱们的节目,这一回他才服气了。”评论作者抓住现实生活中群众关心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的放矢,发表评论,贴近了生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这篇评论,获得1984年度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也许读者会问:有远离群众报道不成功的事例吗?答案是肯定的。这事就发生在我身上。20世纪60年代初期,林县人民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红旗渠。当时省电台编辑部给我一项采访红旗渠的任务。我及时奔赴林县红旗渠工程指挥部。要了几份关于工程进度的简报,看了看,就编写了一条消息发回编辑部。因为稿件内容“大而空”。没有新角度,故而落了个“枪毙”的下场!这个结果。对我来说,是当头一棒!冷静下来,笔者查找失败原因,其根源就在于自己没到热火朝天的修渠工地,别说同修渠群众交谈,就连林县人民开山劈石、动地撼天的气氛都没体验,自然也就写不出生动感人的报道来了。这个远离群众采写失败的事例,当铭记一辈子!

最后,谈谈贴近实际这个问题。“贴近实际”,是广大新闻工作者新闻报道成功与否的一个检验尺度。什么是实际?看似很简单的问题,但要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并非易事。辞典告诉我们:实际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情况”。新闻报道要“贴近实际”,新闻理论宣传要“结合实际”。“贴近实际”与“结合实际”,虽然含义不完全相同,但也有共同之处:不能脱离实际。空泛议论。这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是一致的。

邓小平同志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理论宣传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不能离开现实政治”。1982年上

半年,全国开展了打击经济领域里的严重犯罪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犯罪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接着公布了《关于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决定》。这两个《决定》,是打击经济领域严重犯罪的依据,也是新闻工作者搞好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决定》指出:“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是今年也是今后较长时间内全党的一项重大任务。”很清楚,打击经济领域中的严重犯罪活动,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了配合这个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夺取这场斗争的胜利,省电台编委会决定由理论组举办讲座。笔者作为理论组的负责人,同一位编辑拟出了这个《讲座》的12讲的题目,请省委宣传部理论处的同志撰写。1982年6月21日开始播讲。到7月17日结束,节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罗山县有位听众来信说:“《讲座》办得非常及时,配合了党的中心工作,给全省党员、团员、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办了一期理论学习班。”《讲座》讲清了打击经济犯罪的重点,是走私贩私、贪污受贿、投机诈骗、盗窃国家和集体财产等严重犯罪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大案要案。《讲座》还讲清楚了在打击经济领域中严重犯罪活动的同时。一定要正确掌握政策,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决不要把这场斗争的范围扩大到广大城乡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群众中去。由于《讲座》讲清楚了打击的重点,就解除了一些人的顾虑,使他们安心搞好生产和建设。鄢陵县吕屯村村民来信就说明了这个问题:“该台举办的这个《讲座》,吸引着我们不约而同地坐在收音机前收听。我们确实是疑虑重重而来。高高兴兴离去。《讲座》使我们认识到,打击经济领域的犯罪活动,……这和农民搞正当的家庭副业是完全不沾边的两码事,根本扯不到一起。我们决心再接再厉。在搞好农业生产的情况下,搞好家庭副业,把我们这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尽快建成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乐园!”

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宣传。电台理论组的同志尝到了甜头,接着我们又开办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等讲座。《讲座》播出后,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好评:节目“不仅入耳。而且人心”。“入耳”,是听众说讲座“通俗易懂,亲切和蔼”;“人心”,是指《讲座》内容联系了实际,有的放矢,讲清了问题,解开了疙瘩。

从1982年6月至1983年8月,我们理论组的两位同志,在办好《理论学习》节目的同时。先后举办了4期讲座,共计100讲。由笔者写出了《联系实际入耳人心——举办(理论广播讲座一百讲>的体会》的总结。1984年7月20日,时任省委书记的张树德同志在这个总结上作了批示:“这个总结写得好。运用广播讲座形式,结合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应该是广播电视的重要任务之一,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宣传质量与宣传水平,是很必要的。”

往事如烟,追忆只是挂一漏万。如果把新闻(包括理论)宣传比作大树,笔者和同仁采编的广播电视作品,只是片片树叶;如果把新闻宣传比作河流,笔者和同仁采编的广播电视作品,只是河流中的微澜。写到这里,我想起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要求论文者“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它的含义是:“从枝叶追寻到根本,从观察波澜去探寻源头。”(周振甫:《文0雕龙选译》)笔者觉得刘勰这个要求,对新闻工作者同样适用,且冒昧地将它缩写为“振叶寻根,观澜索源”作为拙文的标题。

猜你喜欢

讲座笔者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