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网站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2009-05-22

新闻爱好者 2009年3期
关键词:电子政务公众政府

邓 备 胡 凯

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网站数量为191.9万个,年增长率为46.3%。其中CN下的网站数为137万,占总网站数的71.4%。面对数量日渐增加的庞大的网民,政府网站本身的建设成为大众获取政府权威信息、政府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关键之一。

1994年,我国提出了“三金工程”计划,即以“金关”(外资专用信息网)、“金卡”(电子货币)、“金桥”(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三大项目为中心,在三到五年内建成覆盖全国各省、自治区首府及500个城市的公用数据网。1999年,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和普及,中国政府提出了“政府上网工程”。意味着新一代电子政务正式起步。电子政务是现代政府管理观念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重要产物。面对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许多国家政府都把电子政务作为政府政务的优先发展战略。政府网站中的一些栏目属于介绍政府组成部门和政务。如政务公开、公共服务、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或是重要政事新闻,如政务动态、人事任免等;而国内许多政府网站中“连线政府”栏目可以说是属于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电子公告服务。电子公告服务,指在互联网上以电子布告牌、电子白板、电子论坛、网络聊天室、留言板等交互形式为上网用户提供信息发布条件的行为。作为政府网站中的BBS,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权威性和公信力,使公众与政府实现实时联系,拉近公众与政府间的距离,实现两者之间信息直接有效的反馈。

政府网站中的BBS与公众沟通方式不同。政府网站的BBS有两个重要的作用和任务:一是对BBS中的公众言论进行“把关”;二是对由BBS中的言论引发的公众舆论进行引导。

一、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务的区别和功能

直接与公众沟通是实施电子政务的目的之一,也是与传统政务的又一重要区别。公共服务意识加强,公众对政府电子政务的接受程度大大增加。我国的电子政务进入到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来加强公共服务,让公民、企业和社会上的其他机构参与到政务建设中的阶段。传统政务的缺陷在于容易疏远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也容易使行政服务的中间环节缺乏有力的民主监督,以致产生腐败现象。而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和最终目标是使政府对公众的需求反应更快捷。更直接地为人民服务。政府通过互联网可以让公众更方便地了解政府机构的组成、职能、办事章程和各项政策法规,提高办事效率和执法的透明度;同时,普通公众通过互联网这种快捷、廉价的通信手段,与政府领导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反映公众呼声,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更便于发扬民主,建立起政府与公众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政府作为国家管理部门,其本身上网开展电子政务,有助于政府管理的现代化。我国政府部门的职能正从管理型转向管理服务型,承担着大量的公众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更应及时上网。以适应未来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政府的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和政务透明度。实现政府办公电子化、自动化、网络化。

传统新闻媒体等到社会问题凸显、矛盾已经激化时,再进行舆论监督,这是一种“马后炮”似的做法。为此,前瞻性舆论监督应该是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发展方向。它为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为政府的正确决策和人性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沟通平台。而政府网站中的BBS则利用论坛的形式将社会矛盾集纳到一个政府有效控制的范围内,往往能在问题出现的初期获知相关信息。具有某种前瞻性的舆论监督优势。这种舆论监督有助于社会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政府网站在舆论引导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005年11月13日,吉林市石化公司双苯厂胺苯车间发生爆炸,成百吨苯流人松花江,最高检测浓度超标108倍。随着松花江的水流。污染带从80公里蔓延到200公里。导致下游松花江沿岸的大城市哈尔滨、佳木斯,甚至俄罗斯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等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这是中国面临的首次严重的城市生态危机。

11月14日至21日,位于吉林市松花江以下的沿岸城市吉林省松原市,市民在未被告知原因的情况下连续停止供水7天。当地媒体的报道仅限于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件本身,但没有提及污染后果。11月21日。哈尔滨市政府向全市发出停水通告。

哈市第一次发布的停水通告以维修管道隐瞒实情。后来才说明是江水受到污染。因而,停水初期哈尔滨市民因不清楚、不相信停水的原因而造成社会恐慌。一时间,政府“内紧外松”(所谓“内紧外松”,是指某些信息只在内部流通,让内部紧张行动起来,而对外保密、封锁信息、保持外部平静的氛围。“内”指的是组织内、系统内。“外”指的是组织外、系统外的社会。)的危机处理策略。而媒体面对危机的集体失语。造成了市民的不满,政府和媒体的形象大打折扣。简单地说,当舆论问题发生的时候。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解决问题,二是转移热点。

11月27日,停水的日子已经结束,但政府的公关危机并未结束。曾经苯超标达108倍的水现在是否真的能安全饮用?政府的通告、媒体的报道,可信度有多高?如果政府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将事件的详细情况通报给新闻界,并且在自己的政府网站上对事件加以解释,就会在这场突发事件中把握主动权。

在敏感时间,消息承载的不仅仅是告知的作用,而且肩负着舆论引导的作用。特别是在特别重大的突发事件当中,国外媒体也将异常关注政府相关信息,互联网信息是他们了解事件的一个重要渠道。在网络环境中,各种各样的言论丛生,使人真假难辨,有些言论甚至是具有煽动性和攻击性的。但政府网站由于其背后政府背景的公信力,往往使其公布的信息具有权威性,使网络中的流言不攻自破。对于一些一时间难以解释清楚的事件,不推脱,不敷衍。给网民以真诚和希望。政府网站就是政府工作的一扇窗户,因此政府也要利用好这扇窗户,在国际舆论中把握主导地位。目前,网上的舆论引导,应当是寓引导于服务之中。首先,提供全方位信息。其次,优化信息结构。有创意地提供信息。

在社会的转型期,各种利益交织复杂,各种社会矛盾不断产生。政府要做好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敏感事件的解决和疏导工作,使群众的情感有一个可以宣泄的地方,这样将更有利于政府群众工作的开展。《声明》的立场非常鲜明,“对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网民进行调查、威胁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也是党纪国法所不容许的!”BBS作为一个网上自由言论的基地,应该留给网民以一定自由的空间。作为BBS中的言论,它本身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片面、错误的言论。对于一些本身危害性不大的言论,我们不应该一味地用在网上删帖、网下通过IP地址寻找

当事人的做法。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在《声明》中承诺,“网民如遇到被恶意调查或威胁。请立即举报,我们一定严查。决不姑息。”但是,对于BBS言论中宣扬民族歧视、影响群众团结、宣扬封建迷信的帖子,不仅要及时地删除,触犯法律的,还要依法通过正常的法律渠道惩治当事人。

三、政府网站在网络传播中的控制和引导技巧

政府网站在充当“把关人”角色的时候,也同时履行着议程设置的作用。议程设置是指“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它的最大作用在于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当前突出重要的问题上来,这样往往会使公众对党的政策方针。政府的施政措施能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网络BBS的把关相对于传统媒体严密的把关系统来说是松散的,它的“把关人”处于相对缺席的状态。虽然论坛上的版主和管理者承担着“把关人”的角色,但网络BBS把关是缺少权威和强制力的,效果不是特别显著,缺乏实质的把关作用。一切言论活动,包括新闻传播活动。不得有害国家安全和社会正常秩序,这是国际公认的准则。我国于1998年签署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肯定了人人都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并且认为人们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就承担了某种特殊的义务和责任。

目前对于网络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控制策略:(1)加强网络传播的法律法规建设,这是一种硬性控制手段;(2)加强网络道德规蓖。虽然这只是一种软性的控制手段,但我们认为这也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政府网站中的“议程设置”行为也不应突出矛盾、激化矛盾。而是要求因势利导。有时候对矛盾淡化处理,有时候“内紧外松”,将矛盾问题写成内参,供领导机关参考解决,反而更有利于问题的圆满解决。每个时期,政府工作都有其重点,要将网民的思想集中到为国家、为一个城市的发展建言献策的轨道上来。2002年,呙中校在互联网上发表署名“我为伊狂”的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引起时任深圳市长于幼军的高度关切,评价呙中校说:“因为深圳情结,为‘情所困。又为‘情所驱,所以仗义执言。对深圳发展建言,有句话叫做爱之深、责之切!”面对中国网民。这就意味着政府在其网站的BBS中进行舆论引导时,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切记言语不能粗暴,逻辑思维严密,用词要精准。群众的民主权利就像一切个人权利一样,当它没有受到恰当的完整的结束时,也容易转变为它的反面,成为一种暴虐的权利。通过互联网发表意见是公众的权利,是拓宽民主渠道的一种新方式。如果公众的意见是合理的要求,正当的呼声,理性的情感,那它对社会的进步就是有益的。同时还忌讳对问题简单化处理,这是因为在网络环境下,关注BBS言论的甚至是事件的亲历者、目击者、当事人,他们既然在网站上反映情况,就会一直关注事件的解决,一旦他们发现他们所反映的情况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如果在网络中再针对此事件作一议论,将更加不利于事件的解决,并且有失控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BBS舆论传播的现实价值在于将媒体话语权的解放并延伸到大众。正因为如此。它的影响力才日益扩大,而对于它的引导就应相应地提上议程。总之,在由官方主导的舆论调控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强调它与强势传统媒体的合作以把握舆论导向。是一个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法。”

电子政务不能囊括所有社会生活涉及行政事务的方方面面,它也不能超越职能,代替相关行政职能部门行使权利。例如洛阳市政府的“连线政府”——洛阳市政府信息中心综合科。虽然它代表着市委、市政府,但它最终还是由市委里的一个职能科室来处理的。政府网站中的“连线政府”的建立,是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虽然它还处于成长期,但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普及,公众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它必将推动行政事业的发展,促进公众与政府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切实依法、依据办理好群众的每一件诉求,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是构建和谐洛阳的重要途径。”洛阳市政府在关于其政府网站的《声明》中还称,“办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电、来访、来函、来帖,确保人民群众投有门、诉有声、回有音是各级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广纳民意、集中民智。构建畅达的群众诉求渠道。洛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开通了政府与公众交流的平台——“政府连线”栏目,由政府各相关部门对公众提出的问题进行答复。政府网站的BBS里网络管理者对帖子的思维一调整,论点全面了,主题深化了,群众情绪理顺了,政府也主动了。

猜你喜欢

电子政务公众政府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试论基于Petri网的电子政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