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课堂提问更加高效的七种策略

2009-05-22黄翠凤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轴对称盐水三角形

黄翠凤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那么课堂提问就是思维的激活剂,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通过适当的课堂提问,从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主动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

一、明确目的性

课堂提问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课堂提问又是教师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效果,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提问的内容应有目的性、顺序性。不久前,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的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当引入1/2+1/3后提问:“1/2与1/3有什么特点?”有的学生答:“都是真分数。”还有的答:“分子都是1。”显然,这个提问目的不明确,没有设中要点,没能达到老师提问的意图“异分母分数”。如果老师这样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即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二、体现平等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种平等体现在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表示尊重和重视。提问时要用热情、信任的目光期待学生的回答,切忌面无表情。不论学生的回答对与错,都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如果中途打断学生的回答,就容易损害学生的自尊心,甚至使之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我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有一次,我刚上完分数应用题,出示了两道对比应用题:①一堆煤有3吨,用去了1/6吨,还剩多少吨?②一堆煤有3吨,用去了1/6,还剩多少吨?这两道题差一个字,1/6的后面有单位和没有单位之分,表示的意义不同。当我提问生1这两题怎样做?他马上回答我:“两题的做法一样。都是3×(1-1/6)”。他刚讲完,略一停顿,刚想张口说什么,我就让他坐下,一副很不高兴的样子。接着我马上就提问生2,仔细地听他把正确答案讲完。第二天,当我批改生1的作业时,发现里面有张小纸条,写道:“老师,您应该听我把第一题改正,当我讲完时已经发现它错了,我很难过。”经过这件事让我知道,在课堂上老师必须有一颗公正的心,尊重学生回答问题修正问题的权利。

三、落实全体性

有些教师因教学内容较多,怕课堂提问费时,影响教学进度,于是提问只限于成绩好的学生,忽略了其他学生,形成“一对一”的回答场面,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力。长此下去,其他同学就会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从而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反,“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提学困生,目的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跟上其他同学,当教师努力引导他们时,其他懂的学生就无所事事。因此,教师应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把回答问题的机会分配给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这样分配:在学生动手操作把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问:①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对象是中下层学生,因为可通过直接观察获知。)②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对象是中等学生,因为略动一下脑筋就可以看出。)③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对象是优秀生,因为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需代换推导。)这样把问题扩散,全班学生都要集中精神,随着教师的问题积极思考,时刻准备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全体学生都学到新知识,掌握新规律,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注重逻辑性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符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与认知规律,可通过设计一系列有严密的逻辑性、由浅入深的问题,一环紧扣一环地发问,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如教“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这样设问: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已学过的什么图形?②拼成的图形的底是原来三角形的哪一条边?③拼成的图形的高是原来三角形的什么?④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图形面积的多少?⑤怎样来表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⑥为什么求三角形面积要用底乘以高再除以27这样的提问既有逻辑性又有启发性,不仅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做到艺术性

课堂上,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声音也很重要。声音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重要媒介,教学应注重声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教师正确处理好声音的艺术,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提问时教师有形无声的体态语言也很重要。一个鼓励和赏识的眼神,一次会意的眨眼,都可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可以缓步走到学生中间为共同探索问题营造和谐的氛围,用微笑以缓解学生的压力。学生发言时,教师不插话、不打断,认真倾听,并通过微笑、注视、点头等动作把重视、赞赏、鼓励、期待与安慰等情感传递给学生,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六、具有时间性

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也是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国外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考虑,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有时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教师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3-5秒,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和参与人数就会相应提高,学生通常也能在课堂上作出更为丰富多样的回答。如: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后,我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景“把含盐20%的盐水40千克改制成含盐30%的盐水。你有什么办法?”这样一个灵活性较强的问题,在很短时间我要求学生马上回答时,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想到加盐——把盐水中的盐增多,还有大部分的学生神态惘然,不知所措。然而当我再等待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都活跃起来,纷纷抢着回答,把另外两种情况都答了出来,①加浓度更大的盐水,②使盐水中的水变少,如蒸发水。

七、评价创意性

在回答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时,部分学生因为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很有可能回答错误或不会回答。对于这种现象,大多数教师即使不直接批评学生,也会采取其他一些不可取的方法,无意挫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又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两全其美的效果呢?我曾经听过张齐华专家的一节课《轴对称图形》,在这方面他处理得比较好。在让学生动手验证平行四边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时,课堂上出现两种声音,生1:是轴对称图形,沿着高把它剪下来,可以把它拼成一个长方形,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生2:我认为不是轴对称图形,把它对折后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此时,张老师跟生2握手,说:“我跟你握手不是我赞成你的说法,而是感谢你为课堂创造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想想,要是我们的课堂只有一种声音那该多单调啊!”通过再次操作实验后,生1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平行四边不是轴对称图形!张老师马上评价说:“你的退让使我们更接近了真理!”这创意的评价多好啊!它不但能赏识学生的能力,也顾了全大局,间接地维护学生的自尊,起到了鼓励的作用。因此,课堂提问是否高效,能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于教师能否会运用智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创意评价。

(责编钟园娴)

猜你喜欢

轴对称盐水三角形
说说轴对称
《轴对称》巩固练习
认识轴对称
盐水质量有多少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关于轴对称的几个基本概念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泉水与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