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三地理教学的思考

2009-05-21彭长亮

魅力中国 2009年5期
关键词:主干考试题高三

彭长亮

高三地理教学与高一、二的教学在方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很多地方介绍过很多种高三地理的教法,我却认为高三的地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只要我们紧扣考纲,立足基础,抓住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整体观念;以地理事实材料为基础,形成地理概念,认识地理规律和地理原理,注重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加强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紧紧把握住区域特征认定及其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注重空间思维的训练,促进空间思维能力的形成;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法;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首先,要让学生消除恐惧、树立信心

许多文科学生都知道,地理在文科综合里面是最难学、最难得分的,特别是女同学,很害怕地理学科。因此,我们就首先要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地理,让他们消除恐惧、树立信心。具体做法可以是:介绍高考地理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多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害怕地理的真正原因;多与学生接触,包括与他们一起散步、一起玩,让学生因为喜欢你而喜欢地理,就是我们常说的“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教育学生”。

其次,认真研讨考纲、高考试题和考试说明

高三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地理教学新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分析对比考纲的变动情况,研究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性;通过认真做几套高考试题(四川卷、全国卷)、对照高考的标准答案、总结高考的答题方式和技巧,在教学中增强指导性、准确性。

第三,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1重视基础。

高考不可能脱离基础去考能力,考题是对知识的抽样,通过能力组装去解答问题。不掌握基础知识就谈不上能力。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基础,能力便成了空中楼阁;丢开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另外,据资料统计,高考中失分较多(指考上大学的同学)的就是最简单的记忆和理解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

2强化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高考一直注重主干知识的考察。那么什么是主干知识呢?主干知识就是牵一发而动全部的东西。比如,高中教材中讲到的大气环流就是贯穿我们高考的动脉:大气环流要形成一定的气候,有什么样的气候就有什么样的植被,就能形成对应的土壤,也就有相应的农作物,也就有了当地的一些相关的自然景观。在复习中以主干知识为线索,按照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逻辑联系把散乱的知识串联起来,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最后形成知识框架。

对于基础和主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而是要深入理解和具体应用。高考试题往往通过大量引用课内外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从而考查学生的能力。但是无论怎么选材,其考查的知识点仍然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所以我们必须抓住各部分的基础和主干知识,寻找各部分知识与其他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综合的思维方法,才能在高三地理复习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学生还要学会整理散乱的知识,在知识整理加工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比较、分类、总结、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3重视能力的培养

高考题十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归纳起来主要是考查以下能力:计算能力、读图分析和空间思维能力、地理信息的提取和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下面举例讲解地理答题能力的培养。

(1)要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解答问题。在建立完整的地理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弄清自然地理环境的内涵(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及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人文地理要素的内涵(人口、资源、城市、市场、交通、劳力、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自然环境与人文活动之间的联系、影响等。

(2)循序渐进,加强逻辑推理,提高解题能力。近几年高考试题的一种新趋向是,条件隐蔽,层层设障,并且没有明显的正误倾向,只能依据条件去判断、推理,挖掘题目中包含的隐含条件,各个击破,求得正确答案。

(3)要多角度训练,促进知识的迁移。地理学习中有很多图形、图文之间可以不断变化,如太阳高度角可以有旗杆影子、窗户光线、楼房间距、太阳能热水器、变化曲线坐标图等多种题型;晨昏线问题更是变化多端,侧视图、俯视图、局部图等。对于一些可从多角度思考的地理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注意发散思维的训练。解题中注重加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问题的研究,充分利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训练解题思路,提高应变能力,研究各种可能造成知识迁移的因素,促进知识的迁移。如给出一组等值线图,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变换条件,进行思维训练:①假定为等高线图,判断山脊、山谷;②假定为等压线图,判断高压脊、低压槽;③假定为等温线图,判断是何种洋流影响所致,或是何种地形影响所致;④假定为等降水量线图、等震线图等等。

(4)要联系实际,运用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考试题的另一大特点是注重联系实际,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地与当前热点、焦点问题或区域联系起来,以考核我们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感性材料(如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水土流失、沙尘暴、水旱灾害、火山地震等)的认识,理解和掌握许多抽象的、难以耳闻目睹的地理知识和现象。这样不仅使地理学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了扩展,而且有助于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了能力,提高了整体综合素质。

附:解答高考试题的注意事项:

做选择题的注意事项是:①审题要细,注意最后一句的限定。②正选法和排除法相结合,去伪存真。③先审题干,后审选项。④排除干扰(本身知识内容正确,但与题干要求不符的不选)。⑤选有直接联系的,不选间接联系的。

非选择题参考答案有以下特点:①要点分值2-4分。②每小问要点个数可以参照分数来确定。③有开放性,只要在参考答案范围内,答够规定的要点个数,就可得满分。④语言简练、准确。⑤多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表达。⑥所提供的材料中有答案。

第四、合理安排时间

高三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照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时间安排比较充裕,一般到第二年的三月左右。这部分是重点内容,因此,一定注意不要只是注重速度。而是要注重知识的落实;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顺序,对知识进行重组。这部分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时间只有一个月左右,因此,专题的个数不要太多,注意知识的大跨越、大串联。第三阶段是学生的查漏补缺时间。这段时间,通过做题让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翻书或问老师、同学,解决问题;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帮助学生调整心态、鼓足信心、积极迎接高考。

猜你喜欢

主干考试题高三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三·共鸣篇
群文阅读: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一道高考试题的四次拓展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