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宝宝“两面派”

2009-05-21

家庭·育儿 2009年5期
关键词:两面派灰太狼玩具

主持人语

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都会碰上或这或那的教育难题。《家庭·育儿》杂志推出“教育碰碰车”栏目,特与蓝袋鼠教育沙龙联合主办“教育碰碰车系列话题讨论活动”,每期均有年轻父母感兴趣的话题,希望您能把自己的经验与蓝袋鼠朋友以及《家庭·育儿》的广大读者分享。若您的观点被采用,将赠当期杂志一本。

薇薇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受老师的称赞,自己吃饭、喝水,每次爸妈去幼儿园接她,她都会很自觉地合上手中的书并放到书橱里,或者把玩具整齐地放到规定的位置后再跑过来。在老师的限里,薇薇是个很棒的宝宝,可是在家里,薇薇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吃饭要妈妈喂,否则不吃;玩具玩过之后到处扔,妈妈让她捡她就像没听见一样,如果再坚持让她捡,她就干脆大哭大闹。为什么宝宝的表现在家里和在幼儿园有如此的差异呢?面对这样的宝宝,爸妈们都有哪些应对高招?(andy)

若橘(浙江宁波)理解宝宝,合理引导

经常听说这样的孩子,小橘子幼儿园里就有。我想,这是不是也正常啊?咱们自己在家和在单位不也是不一样吗?幼儿园肯定管得紧,家里又松一些,对孩子宽容度更大一些,孩子也是在根据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

首先应该理解孩子这样的行为,然后该立的规矩一定要立。比如吃饭,明明自己会吃还要妈妈喂饭,这明显是薇薇看准了妈妈不舍得她挨饿。妈妈要坚持原则,不吃就不吃,饿着好了,就是不能喂。很多时候,孩子和父母之间就是一个拉锯战,要坚持啊!

再就是可以和幼儿园老师沟通,请老师配合一下,让孩子明白他在家中的表现老师也会知道。还有就是家长以身作则,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

笑玉(湖南长沙)跟“供求”关系有关

在幼儿园,面对那么多的孩子,老师的爱和关怀是供远小于求,无疑让老师省心的孩子更容易讨得老师的欢心!在家,再怎么不让家长省心,孩子得到的爱和关怀总是供远大于求。所以想让孩子省心,那就要减少家长们如洪水泛滥般的爱心,对孩子不当之处冷处理,不指责不理睬。聪明的孩子会明白这般待遇的起因,会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或不当言词让自己下台阶的。

要让孩子明白:不管是老师的爱还是家长的爱,都要靠他的努力来得到。

Jovcenz(新西兰)我家有“两面派”宝宝

我的两个女儿都是在幼儿园和在家表现相差悬殊的“两面派”宝宝。开始我也很苦恼,后来我想我自己下班回到家也不是那么乖的,为什么要求孩子比要求自己还苛刻呢?于是我决定静下心来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我们都有希望别人承认的需求,所以总要把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孩子也一样,他们在幼儿园就会努力做个乖宝宝。回到家,和我们大人一样,也有“身心疲惫”的时候。“身”会饿、会累也会病,“心”会因为和小朋友产生纷争而烦恼,自己的“好”没有让老师发现而委屈,别的小朋友更好而嫉妒……种种这些都会让宝宝回到家需要“全方位放松”和“寻求宣泄渠道”,因而他们在家里成了“不乖”的宝宝。

根据孩子的个性,找出具体原因再想办法。不要强化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的“两面派”。发现孩子在家的好表现,及时给予肯定,或者换个说话方式:“你一定很忙呦,都忘了把玩具收好了,要我帮忙吗?当然如果你自己收好,妈妈会更高兴。”

流金岁月(山东济南)是宝宝成长的一个表现

我家丁丁也是这样的小“两面派”。在外面,老实又听话;在家里,厉害又淘气。昨天看了这个讨论的话题,我问丁丁:“为什么小朋友在家里和在幼儿园表现不一样呢?”丁丁说:“因为幼儿园里有老师。”过了一会儿又说:“小朋友在家里就应该调皮啊,哪有在家不调皮的小孩儿啊?”瞧,人家这“两面派”做得还理直气壮的呢。这虽说是孩子的戏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点道理的。

我倒觉得,孩子的这种“两面派”做法也是他成长了的表现,说明孩子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人物对象来采取不同的处事方式了。

我认为对待这种现象,家长首先要多同幼儿园老师交流,既让老师知道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也可以了解一下自己看不到的孩子的另一面,这样有助于家长和老师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当然了,如果是一些确实需要改正的坏毛病,可以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树立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必要时,也可以请幼儿园老师针对自己孩子的问题帮助解决。

天之蓝(浙江金华)搬出动画人物来帮忙

我有个外甥女,刚上托班,每次玩玩具就丢得一塌糊涂,她妈妈和外婆每次都边收拾边教育她:“乖乖,玩好玩具,要学会自己收拾哦!”可孩子觉得反正你们大人会帮着收拾。我不收没关系,所以上面的情形每天都会上演。

寒假,外甥女看了电影《喜羊羊和灰太狼》后,就让我称呼她为“喜羊羊”,可见她是多么喜欢这个角色。有一次,在她玩好玩具后,我对她说:“喜羊羊,我们赶紧把玩具送回家吧,灰太狼要是见了,肯定会来拿的。”她一听,赶忙就把玩具往玩具箱里装。装好后,把盖盖住,高兴地说:“这样,灰太狼就找不到哦。我们不告诉它。”

这方法不错,此后,遇到她不愿收玩具的时候,我就故意说:“喜羊羊都不愿和玩具做好朋友了,灰太狼可喜欢它们了,咱们把玩具送给它吧!”外甥女马上伸手抱住玩具:“不行,灰太狼是个大坏蛋,我不给它。”一眨眼的工夫,玩具们就全都归位了,哈,这一招还真灵。

一诺千金(北京)父母需要调整自己的做法

我觉得,像薇薇这样“两面派”宝宝的产生,跟幼儿园和家庭的环境不同有直接关系。

幼儿园是个大环境,许多小朋友在一起就有了比较,老师又是孩子心目中的绝对权威,权威的话要听,跟小朋友比要争强,这个时候多数孩子都会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家庭算是小环境,父母长辈都以孩子为中心,没有了比较和竞争,做的不好也会有人护着,这个时候孩子自然就表现了他的另一面了。

如果家长在家里也能建立起自己的权威地位,几个长辈观点一致,该表扬时表扬,该批评时批评,我想宝宝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表现就会趋向一致了。

猜你喜欢

两面派灰太狼玩具
生活中的“两面派”
“两面派”妈妈
两面派
平衡玩具
生活中的“两面派”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从《喜羊羊和灰太狼》说起
美羊羊与灰太狼
喜羊羊与灰太狼(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