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秩序时代的民本情怀

2009-05-14谢正罡

杂文选刊 2009年9期
关键词:民本社评华商

谢正罡

与十年前创刊的大多数都市报一样,《华商报》本身并没有先天的评论气质和建言意识。这张报纸最初想做的,仅仅是新闻和信息的快餐而已,但是,由于她生长并强大于都市报林立的时代,外加其极具个性和传奇色彩的创业背景,便天然生就了最本真的草根血统和百姓情怀。而这又恰与《杂文选刊》“为民众代言、替百姓呐喊”的宗旨暗中吻合,可见为弱势发声是媒体人的共同责任所在。

五年前,超速成长的《华商报》一跃成为西安、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之一。面对读者群的不断扩大和新媒体竞争,她开始反思自身版面结构失衡的问题:新闻和资讯做得风声水起,但思想和深度却明显弱势、短板且价值模糊。

做好言论版,发百姓感兴趣的文章,是一张报纸提升魅力的关键所在。“华商评论”从五年前诞生起,就继承了华商主报最可贵的基因——“民生为魂,民本为怀”,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基础理念,让编者以及社会各阶层欲发声的公民能有秩序地、积极地、开放地、多维度地阐述理想、批评现实、建言时代。这是“华商评论”的初衷,当然也是使命。

从版面上看,《华商报·评论》(每日出刊)现在已经完成了“本报社评”、“名笔专栏”、“来稿杂论”、“来信互动”等重点和主要栏目的建设。“社评”主要代表本报立场,选题围绕“民生”、“民本”、“民意”等焦点话题,价值指向相对清晰,定位成“大时政+大民生+关涉公共利益的社会事件”,力求做到及时、敢言和引领,而“言人所未言”、“在迷雾中找准方向”、“始终站在公共和建设立场”、“有秩序地说理”等等则是我们坚守的几条准则。

与“社评”的严肃和稳健相呼应的是“名笔专栏”(要求全国独家首发),它更注重表现专栏作家个体的思想深度、维度和视角。我们特别鼓励专栏作家的个性化写作,比如刘洪波的针砭时弊,秋风的宏观说理,鄢烈山的辛辣敢言,张鸣的嬉笑怒骂,十年砍柴的史传笔调,五岳散人的“咄咄逼人”……这些风格各异的专栏文章,轮流在“华商评论”版面上登场,业已让读者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而“来稿杂论”和“来信互动”,主要是选取社会各阶层的声音,这一部分是对前两部分的有力补充和平衡,这些百家争鸣的声音是真正来自草根和民间。对于我们倡导的民本情怀而言,有了他们,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这也是搭建“华商评论”这个“公开言说”平台的最基本的诉求和价值取向。

今年6月以来,在日常评论版的基础上,《华商报》创办了西部媒体第一份《评论周刊》,定于每周六出版,置于《华商报》主报B叠。内容设计分四大块:“宏论”代表本报立场,是对一周以来的中国和世界的观察;“大家”代表个论立场,有“大评论”风格的专栏(区别于时事专栏),有华商记者记事,有来信和建议;“E论”代表网络立场,对一周网络世界的言说进行梳理、提炼和编撰;“市民论坛”代表市民立场。每周选取一个关系老百姓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的民生话题,召集和邀请各行各业普通市民参与讨论,真正实现“评论来自民间”的对接。

其实,对“华商评论”,我个人也有一些忧虑和思考。其一是“华商评论”逐步扩容,对普通读者层面的需求度和耐受度研究是不全面的,也就是说,我们自以为好的东西,读者和市场是否认可?其二是应对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言论开放度和信息海量化,平媒做言论就不再是简单的编辑,怎么提炼核心价值继而有效传输,这考验我们每一个成员。第三是言论自生成之日起就有“引导舆论”和“启蒙民智”的天职,但现实是,在依然浮躁和更趋物质化的时代里,媒体言论又怎能真正地干预和启蒙谁?说了也白说是否还要说?这三个问题,时时刻刻都在考验着我们。

观当前,其实媒体言论最难实现而又最渴求实现的,反而是言论最基本的批评功能和直言切谏——对于区域性媒体来说,可以免责地、直接地、深入地批评本区域的不良现实和生态,就当是艰难地进了一大步了。在人力不可抗拒的因素之外,媒体所能做的是强健“内功”:你搭建的言论平台有没有吸引公共畅言和良性说理的磁场,有没有对建言对象进行科学剖析和有效督导的能力,有没有持久的、独立的干预现实的勇气和智慧。这些都是当下媒体自身的软肋。

于“华商评论”而言,这些“亟待解决和实现”的问题同样明显,而解决和实现的过程,也自当是对我们价值理念中的两个关键词——“秩序”与“民本”的一以贯之的锻造和身体力行的坚守:我相信我们应该可以的。

(作者系《华商报》评论部主任)

猜你喜欢

民本社评华商
兜底治疫
张季鸾写作特色评析
中国智库报告:欧洲华商全覆盖、大集中、小分散
政治合法性的三种来源及其内在关系
华商旗下两基金今年来最大回撤仅10%
印尼华商会:世界华商大会将在巴厘岛举行
试论洪遵的生平和著述
从民本思想到执政为民的传承和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