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孔子居然“著”了

2009-05-14宋志坚

杂文选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孔夫子夫子图解

宋志坚

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解论语》,封面上赫然标着“孔子著”。怀疑自己老眼昏花而拭目再看,一点不错,确是“孔子著”。孔夫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如今居然也有“著”了,不免心中嘀咕。转念又想,出版者(或编者)大概也有如此标署的道理,但直至看完全书,却还是疑团未释。

组成《图解论语》的当有两个部件,一是“图解”,二是“论语”。说是“孔子著”,难道是重在“图解”么?那些“图”,并非都是孔子时代或反映孔子时代的作品,《学而篇第一》的插图“弃官寻母”者朱寿昌是宋代的人,《公冶长篇第五》的插图“东山携妓”之谢东山谢安是晋代的人,《宪问篇第十四》的插图“吕布月夜夺徐州”说的是汉末的事,《卫灵公篇第十五》的插图“敬贤怀鹞”说的是唐太宗与魏征,如此“图解”,当然非孔子所为。准确地说,此书不是“图解”而是“今释”,“今释”者当然也不是孔子。

那么,说是“孔子著”,莫非重在“论语”了?

若说《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记录整理的孔子的言论,故为“孔子著”,似还可凑合,但也仅是凑合,如能标署“孔子口述”,后面再加上“某某、某某等记录整理”或许更为合适,此“某某、某某”者,当是为此出力的孔门弟子。

在《论语》之中,不仅有“孔子曰”或“子曰”,也有“曾子曰”、“有子曰”,更有“子贡曰”、“子路曰”、“子游曰”、“子夏曰”,尤其是《子张篇第十九》,几乎全是孔门弟子的言论。如此而论,《论语》应是孔子学派的“集体创作”,虽以孔子为主,却也有不少是孔门弟子的思想结晶,标署“孔子著”,硬是使孔子霸占与剽窃了他弟子们的成果——这倒很像当今学界某些“大师”的作派——将孔子陷于不仁不义的境地。

《论语》记载的,还有孔子的行状。对他在国君面前的那种诚惶诚恐的神态,就有绘声绘色的描述:上朝堂时,不仅鞠躬似的弯下身来,还要屏住气,像是呼吸停止似的;经过国君座前时,立即庄重起来,说话都要压低了声音,好像力气不足似的;退下来时,精神放松,快步行走,如同鸟儿展翅一般,如此等等。即使是出于孔门弟子之手,已使其奴气毕现,若是“孔子著”,即孔夫子自己津津乐道,岂不臭美得令人作呕?

时人对孔子的评价,也是《论语》的内容之一。有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的,好像是一位隐居的高人;也有说“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却是一位封疆官吏。在后面这一句之中,“木铎”的含义非同一般。若是“孔子著”,则无异是借某封疆官吏之口说自己是“救世主”。处世谨慎为人谦虚的孔夫子,也会狂妄得如此目空一切。包括君父,可谓不忠不孝,让人不可思议。

《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其编纂者到底是谁,历代都有争议,东汉的郑玄,唐代的柳宗元,宋代的程颐与朱熹似也各有所见。因为早已无从查考,也就从未有过定论。如今竟有人堂而皇之地标署为“孔子著”,这玩笑却是开大了。

看来,“围学”只要热过头,定当洋相百出也。

【原载2009年10月14日《文汇报·笔会》】

猜你喜欢

孔夫子夫子图解
圈里事儿
心通长宇,道贯广宙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图解天下
夫子亦“愚”
与小人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