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语文阅读中“历史意识”的缺失

2009-05-13戴华敏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09年5期
关键词:历史意识窦娥高利贷

戴华敏

理解课文内容是语文阅读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仅仅认识课文中的字词,甚至理解它们的意义是远远不够的。洞察世事,了解人情是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前提。但是,世事和人情并非万古不易,时代不同,人情世故也不同。社会生活在历史中流变的现实,决定了我们在理解社会生活时也要具有相应的“历史意识”。它要求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觉地把它看作是一个时代特有的产物,立足那个特定的时代背景,去获得语言确切的意义,复原文中构建的社会生活场景,建立现象之间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我们阅读任何一篇文章时,“历史意识”都不应该缺位。

但是,现实却不容我们乐观。由于历史知识的欠缺,历史意识的淡漠,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落入这样的陷阱——即以我们根深蒂固的现代观念去理解,评价过去的场景、人物、言行,导致对课文的误读。

以下是我参加一次教学活动,观摩一位语文教师讲授《窦娥冤》的经历。

过程:(在简介作者和剧情后,教师抓住该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中“感天动地”四个字,直接切入窦娥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

师:第三桩誓愿的内容是什么?

生:“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师:窦娥发这“亢旱三年”的毒誓,为的是什么?

生:证明“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

生:窦娥说“这都是官吏们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她发“亢旱三年”的毒誓,是想要上天惩罚山阳县那些无心正法的官吏。

师:嗯,抓住文本来分析,回答得相当好。窦娥要楚州大旱三年,为的是“官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这已经不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惩治邪恶,斗争锋芒直指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

生:老师,她发亢旱三年的毒誓,不也影响到楚州的百姓了吗?

生:对呀,这个誓愿要是应验,恐怕遭殃受难的还是百姓,而不是那些贪官污吏?

生:我看,窦娥第三桩誓愿应该是这些贪官污吏被抄斩。噢,对了,还有那张驴儿父子不得好死。

(学生的“节外生枝”打断了原本按部就班的教学程序,引起了一阵小小的波澜。好在教师准备充分,引导有方)

师:联系我们此前讲过了古代“天人感应”的观念,谈谈你们对这个誓愿的看法。

生:古代人们相信,百姓和乐时天会降祥瑞,社会黑暗时天就以灾祸警示。在这种观念熏陶下成长的窦娥,面对污浊的现实时,很自然地就想到要天降灾祸来证实她的冤情。放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考虑,这样的观念是顺理成章的。

师:我们认为窦娥的这个誓愿过于残酷,是从今天“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观念为依据判断的,如果回归到这个誓愿的社会土壤,即元代社会现实,它就会显得比较合情合理了。

(三桩誓愿分析结束后,教师把话题引向了窦娥的人物形象)

师:窦娥最突出的美德是什么?

生:善良。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从她怕婆婆伤心,要求不走前街走后街;为使婆婆免遭拷打,屈招了药死公公的死罪等处可以看出来。

(正当几个学生七嘴八舌地补充答案时,一个学生提出了异议,并获得了一些支持)

生:我不赞同。窦娥和蔡婆拿钱放高利贷,一方面说明她们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地主婆。另一方面也说明她们始终都在剥削别人,过寄生生活。这样的人,怎么能称得上善良呢?

生:有道理,放高利贷者属于剥削阶级,和贪官污吏是同一类人。

(此前还跃跃欲试的几个学生在听了这一番“高论”之后,似乎有些动摇。一时间,教室里没有了声音)

师:你认为窦娥和婆婆放高利贷,因而并不善良。那又如何解释窦娥处处为她婆婆着想的行为呢?

生:这只能说明窦娥内外分明。对待自家人很善良,对待其他人却很冷酷。

师:……

(教师一时语塞,后找了一个借口敷衍过去)

【反思】在这节课的师生互动阅读环节中,出现了两次“意外”。一是对于窦娥所发第三桩誓愿的理解,一是对窦娥品德的分析。前一意外,教师凭已有知识化解,但对后一疑问,教师无法解答,给后续的课文分析造成了不小的障碍。那么,“蔡婆和窦娥放高利贷,因而并不善良”的论断究竟成不成立?《窦娥冤》中这两个情节是否自相矛盾?人物形象是否前后冲突?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课文中,而在时代背景里。

诚然,在我们今天的法治社会中,放高利贷不仅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法的。放高利贷者,被我们称为“不善之辈”大概也不为过。但是《窦娥冤》是以元代社会为原型创作的杂剧。我们只有从元代的社会背景出发,才可能正确理解剧中人物的言行举止,思想情感。那么,在元代放高利贷是受到非议甚至被禁止的行为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指出:“商人资本和生息资本(按即高利贷资本)是最古老的资本形式。”可见,放高利贷乃是人类社会历史极其悠久的经济活动。

元代高利贷显得非常活跃。就债权人身份而言有官僚、士人、小农、小工和商人(乔幼梅:《宋元时期高利贷资本的发展》)。历史资料表明,放高利贷在元代远不像我们今天认为的这样严重。各行各业,包括“小农、小工”等下层民众也参与放高利贷的活动中,反映了高利贷的普遍存在,也说明当时社会对此是相当宽容的。蔡婆和窦娥参与放高利贷,既不证明她们身居权贵阶层,也不能说明她们的道德败坏。更何况,在婆媳相依为命的情况下,放高利贷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谋生手段。总之,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看,窦娥的作为和她的道德品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不能据窦娥放过高利贷就简单地认定她不善良。

学生的错误,显然是根据现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去理解过去的生活,缺乏“历史意识”。而教师对此无法作出判断,并给出合理的解释,也暴露出在“历史知识”上的缺乏。

备课,既要备字词句段,也要备时代背景。在掌握作者生卒经历等常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钻研和熟悉课文中涉及的历史知识,努力使教学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

猜你喜欢

历史意识窦娥高利贷
新语
窦娥冤
收高利贷
收高利贷
小人物 大历史
基于历史意识培养的史料教学优化策略
谁杀死了窦娥
谁杀死了窦娥
“利出一孔”与“贫富相资”——宋代两种不同的高利贷思想
窦娥的第三桩誓愿让人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