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教服务莫按套路出牌

2009-05-13

关键词:创新性套路笔者

刘 然

前些天火急火燎向笔者索取“个性化服务模式”经验材料的朋友,今天又打电话过来。本以为又是为了材料的事,未曾想,这回却是为了报送关于服务模式的经验。这令笔者不由赞叹其工作效率之高。可细一揣摩才发现,他们的“模式”是“拿来主义”,感觉自己的工作和别人的模式挺“配对”,就“整合”了一下。

仅仅出于好奇,笔者到网上“百度”了“远程教育服务模式”几个字,倒是发现了一些好的服务模式,可同时却看到了更多拥有相同“面孔”的所谓“经验”。尽管它们都打着“创新”的招牌,但实质大多是新壶装老酒。那么,服务模式匮乏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首先是我们对服务模式还存在模糊认识,很多人还错误地的把模式当做套路,可以拿来就用。譬如“双加”模式,只要将“远教”、“站点”、“基地”等名词随便往里一放,就形成了新模式,全然不顾这种模式到底适不适用于本地远教服务工作的开展。其次是我们在远教服务模式方面还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这其中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对远教的学用工作不重视或缺乏一个长远规划,导致工作本身没有创新,因而服务模式也不可能有创新;另一方面是我们做了创新性的工作,服务也能跟得上工作前进的脚步,但因为疏于总结,形不成一套完善的服务模式;此外,我们运用服务模式太过死板,也是缺少成熟模式的一个原因。比如“订单式管理”,有些地方的订单内容是长期不变的,而实际需求又是变化的,长此以往,订单就变成了一个“空壳儿”。再看一些党建网站的“课件点播”栏目,类似问题比比皆是。

我们建立远教服务模式的初衷到底是什么?肯定不是为了“看上去很美”,而应是为了远教学用工作能在一个有规范、有计划的形态下得到更好的开展。我们也可以找到很多例证证明:完善且适用的服务模式是可以有效推动学用工作再进一步的。反之,也可能抑制或束缚我们的手脚。那么,如何才能更合理地运用和创新远教服务模式呢?

首先是远教服务模式要呈现多样性。因为,学用工作本身所涉及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而基层对于远教服务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如果服务没有针对性,那么就势必影响到服务的质量。因此我们就必须对服务内容进行分类,不同类别的服务内容也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服务模式,以便能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提供服务。也就是说,切不可“按套路出牌”,那样模式就会变成套路,而服务也会失去灵活性。

其次是远教服务模式要注意适用性。如果能做到取其精华,那么奉行“拿来主义”也并非不可。但一定要注意适用性的问题,要知道,没有哪一种药是可以包治百病的。同样,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很多照单全收的好模式,到了另一处很可能会“水土不服”,最终事与愿违、收效甚微。所以,“拿来”应用时,一定要进行乡土化的融合。

再次是远教服务模式要具有创新性。党员群众对远程教育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我们提供的远教服务也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或许你会抱怨:天天要创新,可哪有那么多“新”可以创呀。笔者认为这是个误区,理由有二:其一是我们对工作的提炼太少,本来有创新性做法,却沉淀不出好的模式来;其二是我们对工作中遇到的模式问题很少总结,也不及时进行修正。实际上,只要我们在工作中注意多提炼多总结,就会形成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性服务模式。

最后是远教服务模式要强调灵活性。服务模式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服务变得复杂化,而应是简单化。要让管理层级减少,各基层管理部门的业务范围扩大,横向协作增多。因而,无论采用什么模式,它都应该是开放性的,运转灵活、反应迅速的,这样才会尽可能地调动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服务模式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创新性套路笔者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老师,别走……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Airbnb上的套路
拒绝套路,认真搞笑
眼下有套路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