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栏目片也是“富矿”

2009-05-13管大鹏

关键词:富矿头雁电视栏目

管大鹏

党的组织部门在当地电视台与电视台联办或自办党建电视栏目扩大了党的宣传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范围,增强了实效性,提高了影响力。通过栏目密切了制作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办好党建电视栏目是深化党的宣传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任务。与电视台其他社教栏目相同的是,党建电视栏目定时、定期、定量播出,内容短小、信息丰富,针对性实效性强,制作周期快。这些特点对从事党建电视栏目制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及选题、策划、采访、撰稿、编导、制作能力和水平都是一个全方位的锻炼和考验。

观看黑龙江省鹤岗市委组织部和鹤岗电视台联办的党建电视栏目电视片《头雁》,感觉是一部很有教育意义、很有看头的人物专题片。

由于党建电视栏目中的专题片受时间的约束,其开头对揭示全片的主旨、基调、导向、关注点都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收视效果和社会影响。

《头雁》的开头开门见山又富有悬念,几张照片和四句字幕抓住了人眼:一个240户人家的村落,一个人均收入不足千元的穷村儿;一个年仅26岁的转业军人,一个血气方刚的新书记;一本欠30万元税费的老账,一个上任就和乡亲翻老账的“生荒子”。他们咋能和谐,他们咋就能富?

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文学、戏剧等艺术“开场白”的方法,《头雁》以讲故事、唠家常式的开头把片子的背景、人物、事件和矛盾要素都巧妙地点了出来,吸引你看下去,找到穷村变化的答案。

序幕拉开,解说词仍保持口语化的风格讲述编导者和观者都关心的故事。26岁的转业军人于绍东刚上任,就面临全村欠税30多万元的难题。叙说这段过程特别有意思。“这钱收不上来背着老账,怎么建设咱们联合村儿?亲戚咋了,亲戚就欠债不还?”于绍东首先拿自家人开刀。“开刀”的过程讲得生动、火爆、激烈。编导躲到一边“观战”,记录归记录,但解说不着一字,全凭参与者唇枪舌剑式的“交战”。

村主任说他婶子干得非常厉害,撵到于绍东的家,躺地放赖。于绍东气得没招,打自己婶子没法下手,把灯管都砸碎了。于绍东的岳父说,我把他脖领子、衣服都拽坏了。结果怎样?解说简捷地这样评述:还别说,当年联合村不但破天荒按期完成了税费收缴任务,还收回陈欠21.6万元,占陈欠总数的80%以上。打那以后大家伙儿就觉着这后生还行,最起码有个公正。

解决了欠账的老大难问题,下一步就要发展生产了。于绍东提出“旱改水”、“种养协调发展”的思路。讲两件大事,“发展养殖业”,解说只用了一句话。另一件大事“旱改水”,编导仍采用了旁边“观战”的方法记录。于绍东和村民张尚义你一句我一句,各说各的理儿。虽说是客观记录,但不是随意的、琐碎的记录,而体现了编导精心的选择和结构——因为这两人的“交战”并不是在同一时空,而是分别采访记录的。由于巧妙的剪辑组接,造成了观念的交锋和冲突,加快了讲述的节奏,加强了故事化和情节化,自然也就大大提高了可看性。

年青人在穷村给老少爷们当头,光有眼光、胸怀和魄力不行,还得有人格人品。解说讲了这样一件事:于绍东带领村班干部为农户跑贷款上百万元,和村长出门三天,却只花了27块钱。有人说他是“抠门书记”。 “他抠?那看怎么说”。帮助贫困户,于绍东从来不含糊。

10分钟的短片,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头雁》也用了一段流水账来展示于绍东就任九年来的业绩。这样交代也是必要的。在大批青年人源源不断地从农村涌向城市打工的形势下,于绍东能毫不动摇地坚守自己的家乡,带领乡亲干出业绩,足以证明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他是大有作为的;从国家的战略角度看,践行科学发展观,最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不仅要靠好的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援,更要靠千千万万像于绍东这样有思想、有人品、有抱负、有能力、有活力的年轻人当带头人——这是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

不评功摆好,不回避矛盾冲突,不以解说来包办代替(让事实说话);以事写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观察细致,记录准确,表达生动——《头雁》的创作理念和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猜你喜欢

富矿头雁电视栏目
《走进三农》电视栏目
头雁
头雁之歌
浅析色彩在电视栏目包装中的作用
吴效科:担起头雁的责任
抢飞的“头雁”
新时期以来戏曲电视栏目述评
浅谈到社区新闻富矿里捡金子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女女性艺术家作品是座富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