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小学网校现状与发展的探究

2009-05-12刘孔涛颜尧妹

科教导刊 2009年32期
关键词:资源

刘孔涛 颜尧妹

摘要中小学网校曾经风靡一时,目前却举步维艰。本文试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目前网校的不足,并以此为根据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中小学网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网络学校 资源 社会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

中国互联网的迅速普及与技术的日渐完善给中小学网校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条件;新教育理念冲击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追崇使得中小学网校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上兴起。从1997年的第一家,大约十来年时间,最多时候有一千多家,到目前又仅有一百余家,中间更是风起云涌。那么中小学网校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变化,目前网校为何如此举步维艰,今后网校又将如何发展呢?本文试从现代教育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对中小学网校的发展有所帮助。

1 网校的优势

中小学网校作为新生事物,借助计算机与网络教学,具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得以兴起与发展。其优点主要为:

(1)中小学网络学校一般提倡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希望使学习成为乐趣。网上的教学一般通过动画、图形、影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媒体,取代粉笔、黑板、简单的说教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能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2)中小学网络学校提倡交互式教学。(3)网络学校提倡个性化教学。(4)网络学校信息量大,能极大提高教学效率。(5)借助网络,被教育对象得以极大扩充,优质资源得以共享。

2 目前网校的不足

即使网络学校有如此的优点,但是目前中小学网络学校的访问率极低,网络学校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经分析,目前的网络学校存在如下问题:

(1)在思想上对网络教学认识不足,办网校时对网络资源设计缺乏教学活动设计或系统的教学设计,认为网络学校就是现实学校的搬家,不少网校只是将老师上课录像发布在网上,形成以教师的教学为主要资源,枯燥的单一的录像使得本来兴致勃勃的学生变得昏昏欲睡。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忽视网络教学的特点,不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和系统的教学设计,网络学校只能是镜中之花。

(2)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重教学内容呈现,轻学习环境设计。目前大部分网络课程强调“教”,强调知识的传授,一进去就开始知识教学,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情境设置。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要求必须更加自主地进行意义建构,因此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网络课程不是仅提供资料,而是影响学生使其成为自己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寻找知识,建构知识。而且在大部分中小学网校里,不少课程的教学内容或学习内容比较空洞,网上只有一两节课的讲稿和试题库,没有给学习者设置模拟真实的学习情境,缺少一些让学习者去解决的现实问题,无法让学习者进行小组协作、角色扮演、讨论、问题解决学习等。

(3)在组织网络学习资源时,自主学习资源不足,组织不符合现代理念。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色,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学习活动的时空分离。目前网校认为自主性学习方面就是学习者自己学习,网站只要体现学习者自己学习这一点就行,并没有考虑到自主学习更是一种观念、一种环境,网校应为他们提供种种有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资源。网络用户的广泛性,使得学习者的原有认知结构和水平呈现出复杂性,同时对于一门课程来说,只能关注本课程的教学,不可能做百科全书式,这样在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时就应对资源进行详尽的分析并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既要方便学生查找,同时也要方便学生思考、交流及组织活动等,应该是立体式的、多元化的、离散的,是集学习与活动于一身的组织方式。而目前的不少网校只是一些静态的知识呈现,没有把知识呈现与学习活动结合起来,割裂了知识与学习的内在联系,这种做法难以维持学生长久的学习兴趣。

(4)网络学校把学生看成孤立的个体,忽视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忽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交流互动不仅仅是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更为重要的通过学生间的平等交流互动而使学生在其中学习到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如民主平等、尊重他人、关心朋友、如何与朋友合作、进行知识探究等,这些都是一般教学难以达到的。因而一个网校对交流互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往往体现了网校的教育观念,同样对此设计的成功与否也往往标志着网站的好坏。而目前不少网校对此漠不关心,网校的优势没有得到发挥。

(5)对学生的各项分析较少,没有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基本上只是对学生的总体进行考虑,如年级科目等大的方面进行了分类,却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6)对家长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只是看到传统上家长的一些作用,如在现实当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心理成长等作用。表现为设计网校时往往忽视了家长这个重要因素或仅仅开办家长学校(内容仅限于一些家长须知等),而忽视家长在网络学习中的作用,忽视家长对网校、对网络学习的促进作用,甚至在网校的设计时不考虑家长这(下转第10页)(上接第4页)个重要因素。

(7)缺少评价与反馈,评价与反馈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目前网络教学的评价方式仅限于教师对学习者的评价,很少考虑学习者自身的评价、同伴的评价,而这后两种评价对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非常有效;同时评价的形式一般是客观题(选择题、是非题)和简答题,缺乏基于案例和问题解决型的练习。且于评价时大多采用人工改卷的方法,往往仅给出答题的结果,而没有给出适当的分析、评语,学习者只能自己猜测、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由于学生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反馈信息,极大的降低了学习的热情。

(8)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没有像现实学校一样采取诸如成绩排名、班级排名等措施,以至于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劲头不足。没有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就没有动力。

3 现代教育理念对网校的影响

现代教育理念的冲击使人们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网校也必然顺应潮流,用现代教育观念充实自己,更新网校的理念和观念,重新设计网校的教学模式和资源的组织方式,改变自己原来的不足之处,以期得到更大发展。根据以上的分析及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本文网校发展主要在以下方面:

(1)确立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地位。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人文主义、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知识观、后现代资源观等所倡导的互动交流、对话、反思、叙事等无不对网络教育教学形成深刻的影响。网校应利用现代观念,改造自己的网络教学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对课件及资源进行组织,设计成立体式的、多元化的、离散的,集学习与活动于一身的资源组织形式,同时视学生的学习为一个动态过程,在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并对资源进行动态管理,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进行学习时,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提供思考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思考。

(3)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用,让学生形成思考的习惯,在学习方法上形成包括抛锚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等在内的现代学习模式,真正让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有用原材料。

(4)对学生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既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风格等,做到资料齐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指导时有针对性。

(5)进行分班管理,并形成网络学习团队,注意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6)充分认识家长的作用。家长应当是学生学习的有力监督者、支持者,同时也是学生情况的有效反馈者,也是网校的监督者,还是学生的一个重要教育者,家长的行为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兴趣等具有重要影响。

(7)充分认识网络评价的作用。评价不仅是对以前学习情况的总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可以认识到以往的不足、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方法,还能让学习者产生更有力的学习动力。

(8)内嵌跟踪、监督记录技术。让家长、教师能一线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和辅导。

参考文献

[1]利奥塔.后现代状况[M].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

[2]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资源
发掘练习资源 再育学生量感
外卖房等
我给资源分分类
盘活内部资源 激发组织活力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资源回收
垃圾也是资源
2016年Q4—2017年部分卫视内容资源集萃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