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体备课勿—味搞“统一”

2009-05-11逢金华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备课组教案统一

逢金华

集体备课是指以备课组教师集体智慧为依托,以新课程理念为参照,以学校多年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基础,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使备课过程呈现更大的生成性、过程性的一项集体性的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发挥教师集体的智慧和才能,促进教师之间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教师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同时,能有效地缩小同年级不同班级教学成绩的差距,从而整体地、大面积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然而,事物的发展常常会走向极端,有些学校的领导只看到集体备课的正面效应,忽视了不同教师和不同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一味强调备课的“统一”。

一味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填空式”的集体备课。许多学校对集体备课作出严格规定,各学科必须做到整体划一,主讲人(或主备入)统一、课时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方法统一、教学内容统一、作业统一、日常检测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也要求统一,包括备课内容、目标、重难点、突出重点的措施、突破难点的方法、教学手段的使用、研讨过程等,教师依据学校下发的集体备课表格进行填空。很显然,这样做使集体备课进入了误区,起不到集体备课应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改活动的开展。

一、一味的“统一”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正是在不断的改革创新中得到优化、发展的。许多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中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常常会有一些别出心裁的设想。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完善,从而使原先的设想或变成了先进的教育思想,或变成了新型的教学模式、科学的教学方法。同一切新事物的出现一样,这些思想、模式和教法在开始时往往很难得到多数人的认同。在集体备课时,那些具有“冒险”之嫌的设想也往往很难被一些按部就班的领导和教师接受。在各种“统一”的限制之下,一些先进的教学思想、一些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新型的教学模式,只能被扼杀在萌芽状态。一些富有才华本来会很快脱颖而出的教坛新兵、一些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年骨干也只能拿着备课组的“统一”教案走上课堂,他们的棱角将逐渐被磨平,最终只能成为一个“泯然众人”的教书匠。在这样的体制下,又怎么谈得上教学改革、教学创新呢?

二、一味的“统一”扼杀了教师的教学个性

每次集体备课均有一位中心发言人针对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发言。一般由备课组长负责。备课组长往往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在集体备课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集体备课时教师可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但要做到完全统一则是十分困难的,教案也不可能对不同的意见都一一采纳,所以最终只能由备课组长一锤定音。造成了集体备课的“一言堂”现象,成了组长唱“独角戏”的场所。这样做,实则抹杀了其他教师的首创精神和智慧,集体备课名存实亡。在这样的体制下,无法对所有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不可能根据所有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提出教学中相应的应注意的问题,这就使得“备学生”变为纸上谈兵了。因此,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很难得到保证,教学个性更是无从体现。课堂教学本来是一项自主性很强创造性劳动,一味强调“统一”,使任课教师如同提线木偶,被捆住了手脚。这不仅影响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性,也影响了他们参与课改的积极性。课堂教学本应百花齐放、各具特色,教师在这个领地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教学才华,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用种种“统一”来加以限制,使整个学校同一学科变成了一个模式、一种风格,长此以往,必将使本该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变得单调、乏味。为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本班的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教师在集体备课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匠心独运”,因地制宜地采用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施教,创造性地去设计,去发挥,去拓展,去创造,而不能集体备课“一包到底”。要“统分结合”;“宜统则统,宜分则分”,防止出现“千人一面”的模式和格局。

三、一味的“统一”不利子学生个体的发展

“因人施教”是一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一味的“统一”则不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因为,同一所学校不同的班级,都有其各自的特殊性,即使没有重点班与非重点班、快班与普通班之分,整体水平大致相同,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科之间仍然有着或大或小的不平衡。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和不平衡,同一篇教材中的同一内容,对这个班的学生来说是难点,而对另一个班的学生来说则未必是难点;这种教法用在这个班课堂气氛轰轰烈烈,用在另一个班有时则会冷冷清清;这个班的学生对同一内容掌握不够扎实,则需要放慢教学进度,细讲多练,而另一班的学生对同一内容已经掌握较好,如果按照“统一进度”,学生听起来就会索然无味,再做这方面的训练则是没有多大意义的重复劳动。“知生莫如师”,只有任课老师才最了解自己的学生。什么内容该用甲教法、什么内容该用乙教法;什么内容该详讲、什么内容该略讲或不讲;什么内容该多练、什么内容该少练或不练,只有任课老师心中最清楚。为什么非要各班“统一”呢?

为了避免出现一味的“统一”现象,我们要抛开“统一”的束缚,加大对集体备课的研究力度,明确集体备课的内涵和意义,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1在交流碰撞中形成有群体思想的集体教案——共囊。

在集体备课时,先由主备人说课:即说“课标”要求、内容特点、学情分析、目标确定、教学过程、教法学法、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然后由组员发表补充意见,全组讨论,集体商定后确定集体教案。主备人说课是教师集体备课的重要环节,通过说课,组员相互比较,在组内开始有针对性的讨论。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反问主备人,可以以商榷的形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就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展开辩论和思考;对共同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针对年轻教师的不足提出建议和意见。只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对别人的不足提出问题,在思想上真正地交锋碰撞,打破权威崇拜,集体备课才有存在的价值。主备人综合集体的意见,确定每个环节的最佳教学方案,对主备教案进行修订,形成具有群体智慧的、达成共识的共享教案——集体教案。

2根据集体教案分析确定自己的个案——特色教案。

在集体教案形成后,根据自己面对的学情、教学要求、自己的教学风格等,对集体教案进行再一次备课修订,形成集众家之长,又兼有自己个性特色的个人教案,并将其应用教学实践,以便更好的促进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所“统”,有所不“统”(可以统教学进度、资料、练习、考试,但教案是绝对不能“统”的);因为每一位教师的人生阅历、知识结构、教学经验、个性气质不同,以及他们对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差异,又面临不同的教学对象,所以,我们应该承认“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同时,也要保证教学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从自己和学生实际出发,对共案进行修改补充,甚至再创造,使自己的教学既充满集体智慧,又体现个人风格,实现共性和个性完美的结合。

3在教学实践中反思共案的效果修订共案——最后教案。

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说:他愿意开一个保险公司,给每一位教师办一份保险,如果老师坚持写课后反思,几年后还没有成名,他将负责全额赔偿,这说明课后反思的重要作用。在特色教案的课堂实践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的操作性进行现场验证,并对其成败进行修改、反思,撰写“教后感”后,同组交流、归纳、整理、订正,作为下一轮的集体备课的参考资料,在实践中,“生命课堂”一旦实施,可能会有许多可变因素,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因此,我们就得对于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进行重新思考,对于学生的表现,自己的教学成败进行理性分析,通过反思,体会,感悟,则可以帮助自己总结和积累一套适应现在教学的、能够驾驭现在课堂的知识体系和本领。反之,在集体备课的内涵被异化背景下,缺失了反思教学行为环节,又何言教师教学理论的成熟与提升?

集体备课是教师校本教研、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应该将“租而不同”作为集体备课的思维指向,倡导把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有机结合起来,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自己的教情、学情,批判地吸纳集体生成的智慧,修正原先的教学思路,解决制约教学的诸多问题,确定恰当的教学起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符合本班实际的教学方案,用集体的智慧浇灌个性之花。

编辑张烨

猜你喜欢

备课组教案统一
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的着力点
备课组长的定位
《立定跳远》教案
碑和帖的统一,心和形的统一,人和艺的统一
统一数量再比较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关于备课组建设的思考
新课程下,关于学习型备课组建设的几点思考
《半张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