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把乙类传染病当甲类防

2009-05-08

环球时报 2009-05-08
关键词:流感公共卫生传染病

本报记者 钟玉华

北京市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崔小波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经历了2003年防治SARS疫情的事件 ,积极吸取经验和教训,修改并完善了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对重大传染性疾病提出了“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的重要指导原则。这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取得的宝贵经验。加上我国人口众多, 卫生防病基础比较薄弱。所以在面对全球一场的流感病毒到来的时候,根据甲型流感传播的途径和疫情快速传播的事实,采取了一系紧急应对措施和防控方法,加强对来往于疫区口岸的防疫戒备,对可能感染的人员采取了必要的医学观察,事实证明,措施是及时的和成效的。中国的流感防控工作得到了世卫组织的赞赏和支持。

崔小波表示,对甲型流感H1N1,我们是把乙类传染病当作甲类的来防。甲类是高危险传染病,鼠疫和霍乱属于甲类,乙类的危险性比甲类低,包括“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风病等27种疾病。每个国家都可以在卫生方面采取适合自己的措施。中国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大,大城市一旦流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就太大了。“非典”也是按照甲类传染病来处理的。我国还有消毒制度。每天对公共交通工具消毒,对前一天存留的病毒有一定的灭杀作用。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华山医院临床医学专家翁心华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水平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条件和科技水平以及重视程度。我国现在从各个方面看比过去强多了。中国在“非典”之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系统已经建立起来,一旦疫情发生,应急系统就会马上运转起来,用来收治和隔离病患。▲

猜你喜欢

流感公共卫生传染病
流感大作战
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儿童秋冬季传染病的预防
小心,流感来了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小心!流感来了
中国传染病十年新趋势
传染病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