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将暴行定调“误炸” 媒体对此事已少提及

2009-05-08

环球时报 2009-05-08
关键词:中国大使馆贝尔格莱德中情局

●本报驻塞尔维亚、美国、匈牙利特约记者 金晓蕾 温燕 李震 ●伊文 李洁思 王军

“我驻南使馆被炸10周年祭”,很多中国网民这两天在自己MSN签名后加上了这样沉重的一句。贝尔格莱德时间1999年5月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导弹袭击了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造成3名中国记者牺牲,馆舍严重毁坏。这是人类历史上野蛮的一幕。10年过去了,美国媒体“选择性遗忘”了这一事件,美国官方的反思更是少见。“误炸”是美国的最终解释和态度,只有在遇到一些中美军事对峙事件时,“炸馆事件”才会被偶尔提及。美国总统中国顾问团的一位成员说,10年后中国已经崛起,中美关系也稳定并朝着良好势头发展,当年“误炸”已成历史一瞬。但在中国军事问题专家看来,10年来正是因为中国付出极大诚意,中美间的合作没有止步反而扩大,但美国对中国的戒备心理和潜在敌意还没有随着这一页被历史翻过而消失,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这两个月来美军监测船在中国海域的举动。

被炸使馆前立起纪念牌

每年5月7日前后,在中国被炸使馆前总能见到中国驻塞使馆全体工作人员、当地华人团体、塞尔维亚民间团体和个人敬献的花圈和花环。今年的活动气氛更加凝重。5月7日中午,在被炸使馆前,人们立起了纪念牌。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魏敬华和贝尔格莱德市长吉拉斯为纪念牌揭幕、献花。纪念牌上用塞语和汉语刻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以此缅怀罹难烈士。”参加活动的一位市政府官员说:“被美国操纵的国际社会没有对炸馆事件作出应有反应,也没有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早在今年2月,贝尔格莱德大学校长、塞中友好协会俱乐部会长、孔子学院院长等塞尔维亚对华友好人士曾联名给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写信倡议,为邵云环、许杏虎、朱颖三位烈士立纪念牌。3月24日中午12点整,塞尔维亚全国拉响警报,悼念10年前死于北约轰炸的受难者,同时也提醒世人:塞尔维亚不会忘记那段历史。

被炸使馆的未来命运是中国民众和塞尔维亚人都关心的话题。记者日前到被炸使馆采访时,负责使馆保安的弗依斯拉夫热心地带记者到处参观,还拍胸脯保证里面没有核放射。2004年7月1日,塞尔维亚PMC工程公司从地下7米深处挖出了930公斤重的未爆炸的导弹并拆除了炸弹,现在弹身被陈列在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里。2004年9月24日,贝尔格莱德市土地管理局网站发布了一条消息,说贝尔格莱德市土地管理局与中国使馆签订了两国关于不动产交换协议,中方将被炸使馆及地皮交还给塞共和国财产管理局,从而换取另一处地皮建设新馆。不久前,土地管理局副局长潘切奇在接受当地《晚报》采访时表示,根据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未来的楼主在确定大楼的用途时应该“顾及到中国人民的感情和尊严”。据潘切奇讲,被炸使馆的地基、承重梁柱都很牢固,所以大楼不会拆除,投资者可以在原有结构上进行修建。记者在当地一个网站上看到有消息说,某国外投资商已看中被炸的中国使馆,想在这里建一所私人大学。记者看到,使馆周围吊车林立,一个规划公告牌展示着这个新贝尔格莱德地皮最贵的小区将会被建成高级商务住宅区。

美国与北约认准是“误炸”

“北约对给中国大使馆造成的任何伤害以及中国外交人员的任何伤害感到遗憾。”这是当年北约野蛮轰炸中国大使馆后发布的声明。“情报官员使用了过期的地图,尽管中国大使馆的建筑在贝尔格莱德十分醒目”成了美国与北约道歉的说辞。查阅当年美国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到:《华盛顿邮报》1999年5月8日评论说:“这次轰炸可能会进一步使西方确保外交途径解决科索沃争端的努力复杂化,并进一步增加中美关系的紧张。”《纽约时报》1999年5月9日报道说:“贝尔格莱德人说,混淆中国大使馆和轰炸目标并不容易。中国大使馆是一栋大理石建筑,有蓝色的玻璃,而且飘扬着中国国旗。而轰炸目标则是一栋白色写字楼,而且年代也较为久远。”

炸馆事件发生后,美国也思考过自己的失误,时任国防部长科恩宣布将升级美国防御体图和情报记录,以准确体现外国使馆和其他重要利益地点的准确坐标。但通过检索这些年来的美国新闻媒体报道,记者发现,在“误炸”的说法下,美国媒体很少想起1999年的这起野蛮事件。《波士顿环球报》2000年4月12日报道说,中情局对7名负责轰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官员进行了惩罚。中国对这一姗姗来迟的惩罚不太满意。中情局解释说,选择目标的人使用的是过期一年的非机密军事地图,中情局人员只是猜测了南联盟的军事采购部门的地点。而当时军内竟然无人过问目标选择是否正确。在当前发达的军事科技条件下,中国人对这一解释无法相信。《华盛顿邮报》同年4月11日报道说,中情局对去年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事情做出了调查和相关惩罚。当中情局发生错误时,军方指挥官也未能审核中情局的目标选择过程。白宫官员一致坚持表示,这次轰炸是一场事故,是由于使用过期地图导致的一系列错误的结果。他们本来想要轰炸南联盟一个武器采购部门,但却击中了数百码远的中国大使馆。今年3月发生中美船只南海对峙事件后,《洛杉矶时报》引用路透社的消息列举中美军事摩擦和外交摩擦时,又提到炸馆事件和3名中国记者遇害。报道说:“美国总统克林顿和其他美国官员为这一悲剧性的错误道歉。愤怒的中国推迟了入世谈判3个月。”

北约盟国在炸馆事件上的态度与美国保持一致。法国主要防务产品制造商泰勒斯集团的一位高管曾告诉记者:“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哪个国家对中国故意做出这种事情,即便是美国,也必须想清楚对一个拥有全系列核武器和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的国家动武将面临什么样的结果。”塞尔维亚邻国匈牙利1999年3月正式加入北约。匈牙利国防大学尧库什·亚诺什中校说:“中国大使馆遭到袭击,这证明我们的资料库是不完全的,有时也是不准确的。”但当地民众对“误炸”说法存在质疑。布达佩斯一家中餐馆的管理人员名叫Sasa,他告诉记者:“中国人民永远不应忘记这起事件。美国人可以用金钱赔偿,但他们其实并没有得到什么真正的教训。”还有匈牙利民众建议说:“中国最好把这一切拍成电影。美国自以为很强大,但21世纪的世界将是中国的。”

塞尔维亚人质疑炸馆“元凶”死因

在中国人悼念3位烈士遇难10周年前的两个月,“误炸事件”元凶遇害的消息成了一条抢眼新闻。美国陆军退役中校、长期为中情局工作的班尼特2000年4月被美国中情局解雇。据美国多家报纸分析,由于他给北约军队提供轰炸目标时在地图上把“×”画错地方,最终酿成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惨剧。中情局发言人保尔·吉米加里亚诺曾表示:“中情局对班尼特在任期间的责任不发表意见,只确认他在中情局的任职于2000年结束。”但今年3月22日,班尼特在其“隐居”的弗吉尼亚州劳登县晨练时遇袭身亡。面对一些传闻,中情局官员表示:“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班尼特被杀一事与其军方背景和供职中情局的生涯有联系。”《劳登时报》4月底报道说,两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被控对班尼特遇害一案负责,他们“涉嫌入室行窃、抢劫和袭击”。

很多塞尔维亚人告诉记者,班尼特遇害更让他们相信中国大使馆不可能是“误炸”的。当地知名军事评论家拉桑斯基认为,“这绝不可能是一个‘失误或‘偶然事件”,他认为这是美国人向中国政府发出的一个信号,“有可能从北京,或从中国驻贝尔格莱德使馆在那几天发了一些让美国人不高兴的东西”。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扮演瓦尔特的老艺术家日沃伊诺维奇说:“许多人在美国人策划的对南联盟轰炸中失去了生命。中国大使馆被炸后,我代表塞尔维亚社会党到医院看望了受伤的中国朋友,我对美国的暴行感到无比愤怒。美国人在海外对别国使用武力,他们在国内却是另一番宣传。比如在轰炸我们的时候,美国国内把美国军队说成是以人道主义解救巴尔干人民的天使。那么说,美国轰炸我们,我们还得感谢这些从天上扔炸弹的天使了?”

美国应深刻反思炸馆事件

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顾问团成员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说,近来在华盛顿智库的研讨会上,中美建交30周年、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10周年等事件都会被提起。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4月底主办了一次有关中国青年的研讨会,会上就提到使馆被炸10周年。他认为,“误炸”言论在美国已定调,当时造成“误炸”的人也已作古,被炸事件在美国已逐渐被淡忘。10年后中国已经崛起,中美关系也稳定,并朝着良好势头发展,当年“误炸”已成为历史一瞬间。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戴旭则认为,美国当然不会说是“故意”炸的,美国人和中国人心中都知道是怎么回事。10年了,作为历史事件,“炸馆”这一页已经被翻了过去。但对于美国来说,这一页不能说翻过去就翻过去了,还应该看到问题的本质,美国还是有挑衅中国主权的事件,特别是最近美军监测船在南海和黄海的举动,都可以说与当年的炸馆、撞机事件有因果关联,表现出美国的戒备心理和潜在敌意。戴旭说,这种心理和敌意不会随着这一页而消失。这10年美中进行了广泛的合作,这是以中国付出极大诚意为基础的,而发展关系更要看双方的努力,美国应吸取教训,不要做挑衅他国主权的行动。对于“误炸元凶”已经遇害的说法,戴旭认为,个人执行的是国家意志,炸馆事件让个人去承担是对个人的不尊重,我们希望这一页翻过去,但也希望美国进行深刻反思。

戴旭的分析在美国一些舆论中可以找到注脚。美国詹姆斯顿基金会4月30日的文章说,“中美最近发生的海上对峙事件表明中美两国的防务对话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多么少的进步”,并把责任推到中国,说“在炸馆事件、撞机事件和台湾军售事件后,中方多次中止军事交流和其他防务合同”,“美国官员希望进行更具实质意义的对话和交流,而中方则选择更加象征意义的高层交流”。美国“国家利益在线”5月1日有一篇文章又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说“像轰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和2001年的撞机事件等还将不可避免地发生”。

在采访中,有中国学者认为,中国使馆被炸一事从客观上给了中国一个深思和转变的机会。一方面,民众认识到经济建设是增强整体国家实力的基础,另一方面,也坚信只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先进的国防工业体系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和捍卫经济建设的成果。1999年后,大量低工效、高能耗的军工企业通过政策性破产被淘汰,保留下来的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安全改造的政策性投资,增强了技术力量和经营能力,发挥了军民结合的整体优势,还创造出一批具有生命力的品牌。▲

猜你喜欢

中国大使馆贝尔格莱德中情局
七个德国兵占领贝尔格莱德
“内裤跑”
美前防长新书被指违规
美国中情局遭空前质疑
塔利班炸死8名中情局特工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