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亚太物流市场的前景吉凶莫测

2009-05-07徐剑华

物流 2009年3期
关键词:亚太地区运输物流

赵 喆 徐剑华

亚太地区的物流市场面临压力,但仍然处于良好的状态。通货膨胀是许多经济体的主要担忧。

全球物流行业正在经历一个不确定的时期。到目前为止,美国已经受到了经济衰退的正面打击,而这一轮的经济衰退还没有缓和的迹象。尽管消费者和制造商的信心正在下降,但欧洲国家的情况要比美国平稳很多。因此,现在就只有靠亚太地区的市场来继续推动经济的增长。至少到目前为止,亚太地区市场的增长率还是有很大的回升可能。但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增长回弹能否持续?

亚太经济受拖累有多深?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几年里将呈现减速的趋势。但是,由于在根本上,任何一个准确的预测都要取决于所估计的美国经济衰退的本质和程度,因此很难精确的预测真正的结果会是如何。同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然而,由于考虑到中国经济结构的问题,最近关于中国经济的预测仅将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设定在9.7%左右。中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率大约在4.4%左右。食物和燃料价格的压力将对整个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经济学家认为,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在一段时期内将保持在1%左右;而日本不需要担心其通货膨胀问题。至于新兴经济体,越南已经成为亚太地区典型的成功案例之一。越南对外开放10年来,年均增长率达到7.5%。2008年前五个月外国直接投资达到了153亿美元。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韩国也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

综上所述,亚太地区的整体宏观经济前景是复杂的。影响增长前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未来商品价格的水平。如果如一些经济学家预测的那样,亚太地区的经济体在2009年的发展持平,接着缓慢下降,那么这些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的压力将会下降,而强劲的经济增长也有望恢复。

跨太平洋航运量大降

为了能更好地预测未来,我们有必要看一下这段时间亚太地区主要的货运和物流公司是如何运作的。

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的母公司、总部设在新加坡的全球运输和物流集团东方海皇轮船公司(NOL)2008年第一季度的数字表明,公司的总收入增长了27%,达到24.1亿美元;而其息税前收入(EBIT)则上涨了114%,达到1.37亿美元。

东方海皇的数据表明,尽管到北美西海岸的跨太平洋运输贸易衰退,但是同中国—欧洲以及跨大西洋的贸易运量一样,从美国出口的贸易量以及亚洲与北美东海岸的贸易量却是上涨的。

同一季度,由散装船业务的带动,日本邮船(NKY)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国对煤炭和铁矿石的需求仍然高于疲软的航运业的运输能力,导致该公司的营业利润增长了73%。更加令人惊讶的是,日本邮船的集装箱贸易量仍然强劲,使其营业收入增长了21.4%。日本邮船称,公司目前的业务量上涨是由于亚欧市场的强劲运输需求,而非跨太平洋市场。

另一家日本船公司商船三井(MOL)报告的市场情况与日本邮轮相似,推动其集装箱运输增长的航线并非跨太平洋的市场。尽管收益率受到燃料价格上涨的冲击,散装货及汽车运量持续强劲。川崎汽船公司的景象也与之十分相似,集装箱贸易的持续走强主要是靠除了衰退了的跨太平洋市场以外的铁矿石和煤炭等散装货运输以及汽车运输的强劲需求。

在对2009年的预测中,日本这三大船公司都指出,除美国市场外,航运业务及其他服务将持续走强;除欧洲之外,其他市场的运输需求将继续大幅度增长,以吸收跨太平洋贸易过剩的运输能力。尽管商船三井已经注意到,中国在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之后的贸易运输需求将持续强劲。

亚太空运涨幅受限

在航空运输领域,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表明,2008年前五个月亚洲航空货邮运量增长了1.2%,与此同时,航空运力增长了1%。航空运输的需求大于供给,加上目前燃油附加费的上涨已经全面融入到所有的航线中,这些都表明航空货物运输的运费率将上涨。然而,由于中国汶川大地震及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五月份航空运输的运输量下降。

香港国泰航空的最新数据表明,除东北亚之外,大多数市场的运输需求持续强劲。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则表明货物吨位的增长速度快于运输能力的增长速度。然而,燃油费的持续上涨正在对其底线产生严重的影响。

世界上最大的货运航空公司之一的大韩航空公司,在其最新公布的财务报告中表示,大韩航空公司的整体货运市场增长了12%。韩圆贬值引起出口增加;而美国/欧洲到中国的航线以及东南亚航线的航空运输迅猛增长。大韩航空公司认为,随着美韩之间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航空货物运输将达到10%的年均增长率。

最后,在2008年第三季度,新加坡航空公司(SIA)的货物运输比上年同期增长了0.4%。然而,由于上一季度的运力增长了1.6%,货物负载系数下降了0.8%。

排除货币因素以及亚太地区其他无效因素13%的影响,2008年上半年德国邮政世界网的临时数据表明,敦豪物流(DHL)速递部门年收入稳步增长。然而,管理层评价“似乎只有中国呈现经济增长的势头。”TNT的快递部门的数据也表明,营业收入“高达两位数的”增长主要是由中国和印度驱动的,估计分别占到该地区增长总量的17%到19%。

尽管中国国内的快递市场正面临困难,但由于竞争日趋激烈以及燃料价格的快速上涨,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及联邦快递(FedEx)在该地区的收益增长更加难以估计。联合包裹的报告表明,基于其所有业务领域的良好业绩,公司在亚太地区上季度的收入增长超过了15%;而在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尤为显著,分别为30%和25%。该地区2007年一整年的增长率近20%。尽管联邦快递在中国投下巨资,但是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以及为了使其服务更具竞争力而降低价格,使其在中国的收益率更加难以确定。联邦快递于2009年在中国广州成立一个新的亚洲—太平洋中转站,而其在2007年底的时候已经在中国杭州建造了一个中国国内的中转站。

通货膨胀的担忧

宏观经济指标的范围以及公司的业绩表现突出,表明亚太地区的物流市场面临压力,但仍然处于良好的状态。通货膨胀是许多经济体的主要担忧。如果食品、燃料及其他日用品的价格持续上涨,则通货膨胀将对经济增长预期产生不利的影响。鉴于许多公司已经破产,燃料价格的增长无疑将使许多物流市场的供求关系重新达到平衡。这将最终导致甚至是高度分离的领域,如公路运输及国内包裹运输领域,运输费率上涨的压力。燃料价格的上涨也将对航运及航空货物运输产生影响——这里并不是指会降低收入,而是指会减少利润。

如果说亚太市场的命运将完全取决于石油的价格未免有点太过简单了。然而,在许多方面,亚太市场确实比其欧洲或北美的竞争对手要脆弱。亚太地区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如果石油价格长期居高不下,出于其自身的利益,西方国家的制造企业或许会考虑重新分配他们的全球供应链系统。这在部分程度上取决于运输上涨以后,从亚太市场向西方国家运输的货物是否有利可图。

猜你喜欢

亚太地区运输物流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亚太地区AI系统支出额持续增长
2017年底亚太地区私人财富总额将首次超越西欧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散杂货运输专栏
综合运输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
超越未来,亚太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