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孝心文化建设的思考

2009-04-28

管理观察 2009年9期
关键词:孝心服务建设

李 珍

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倡导、积累、筛选、提炼形成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软约束,是提升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素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力建设以孝心文化为主导的离退休系统企业文化,不仅是打造和谐矿区,创建百年油田的需求,更是离退休系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一、孝心文化对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作用

长期以来,亲情服务理念,在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不可否认,依然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比如,管理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简单化;企业文化建设组织系统不健全等等。存在的这些缺陷和不足,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孝心文化建设是亲情服务理念的升华,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是离退休系统在长期管理服务过程中,把全体员工结合在一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提炼和凝结。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实现总的工作目标服务。孝心文化能够激发和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经过一年的实践,孝心文化已经渗透于离退休系统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和员工行为之中,成为离退休系统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其作用主要有:

1.导向作用。孝心文化是在离退休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通过精神文化的提炼,制度文化的规范,行为文化的推进,使每一名员工明白单位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怎样做才能符合规范要求,怎么做会违背单位的宗旨和目标。孝心文化已经在全体员工中形成了一种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员工的行为动机被引导到单位工作目标上来。建设孝心文化,创新管理服务,打造离退休管理服务品牌,成为引导员工统一行动的一面旗帜,使全体员工明确了离退休系统追求的目标,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并为此付出努力和奉献。

2.约束作用。孝心文化规范了员工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准绳。个别员工的行为与孝心文化要求不一致时,孝心文化形成的氛围造成一种压力,使之不得不与大多数人趋同,进而调整自己的思想行为,以达到与单位整体环境的协调一致。

3.凝聚作用。开展孝心文化建设活动以来,随着离退休系统声望的提升,随着各界对离退休工作的重视、认可,员工们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从过去不被人重视,甚至被人瞧不起的阴影中走了出来,振兴精神,愉快工作。随着职工物质需求的进一步满足,孝心文化给全体员工带来了希望,员工们不在认为自己是油田员工的最底层,使工作更有意义,员工们更加团结,形成一种向心集中、聚合、凝结的合力。

4.激励作用。孝心文化的核心是确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十大孝心明星”、“百名孝心工作者”的选拔、培养、宣传活动,使员工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崇高的群体价值观带来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使企业员工的精神需要获得满足;对做出较大贡献的单位、员工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营造了良好的企业风气,从而对广大员工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激励作用。

5.辐射作用。孝心文化建设不仅在离退休系统的管理服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在社会引起反响,强有力的宣传攻势,使各界对油田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有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有助于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离退休管理行业形象,增强美誉感和信任度,为离退休管理服务创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孝心文化建设需探讨的几个问题

孝心文化不是一时的经验总结或随意编导,而是离退休管理服务长期实践中提炼而成的,是对中华传统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孝”是中国人特有的一种文化表现,长久存在于中国历史之中,是构建于血缘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情感。传统的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

“孝”在当今社会,不仅仅是家庭伦理,“孝”对形成尊老敬老爱老社会风尚,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均具有积极价值。“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这是古人向往的理想境界,这种境界并非不可能,它需要我们从真心的善待自己的父母做起,进而善待身边的每个人。一个人不能没有“孝”,中国也不能没有“孝”文化。建设孝心文化,就是在继承中国“孝”文化精华的同时,让其更具有现代价值,要想孝心文化建设卓有成效,还要在以下方面加强:

1、建立员工对孝心文化的认同感。目前职工队伍中还存在一些片面认识,认为孝心文化是领导的事,是管理层研究的问题,领导怎么定,我们只管按要求做就好了。其实孝心文化并非只是领导的一己之见,它必须要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因此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员工宣传孝心文化的内涵,让员工参与进来,共同探讨孝心文化。要广泛征求员工对孝心文化的认识,提出各方意见,然后加以提取精华部分整理并加以宣传学习,让全体员工认识到孝心文化是大家共同创造的,来自员工群体,从而使孝心文化的实施较易被全体员工的欢迎和接纳。

2、孝心文化建设,要有一定的物力、财力作保障。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装饰品,它应该扎根于员工,溶于企业员工的思、言、果之中,然而它又有灌输性,需要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体现,这样更容易被员工接受。如企业形象策划,员工培训,各种群众活动等,都需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保障。

3、孝心文化要避免空泛化、形式化、口号化、表象化。孝心文化,不只是走廊、活动室、办公室的墙上四处可见的标语口号、各种理念,更不只是衣冠服饰的整洁统一,孝心文化是具有离退休系统特色的整体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管理风格;是能在全体员工中产生共鸣的,员工间达成的团队心理契约;是能真正地起到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精神支柱。这就要求孝心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孝心文化应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即企业管理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契合,营造“员工为上、老同志为尊、团队为本”的企业文化环境氛围。

“员工为上”。一个企业要有活力,就要善于调动企业的第一资源,即:员工的能动性和群体成就感。为此就要不断提高员工素质。一要提高道德素质。通过学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使员工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让员工从中受到激励,进一步增强员工追求真善美的意识,养成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要提高文化素质。创建学习型班组,把学习纳入到工作中,真正构建起一种员工人人潜心学习,共同追求进步的氛围,使学习成为孝心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要提高技能素质。要求员工不仅要懂现有岗位技能,而且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掌握新技能,做到一专多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服务技能,增强创新能力。

“老同志为尊”。老同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正是有了这六万八千多离退休职工的存在,才会有我们这支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队伍,因此离退休职工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建设孝心文化,就是为离退休职工提供更为优质的管理和服务,满足这一群体和企业和谐、社会稳定的需求。

“团队为本”。树立团队意识,培育团队精神,建设一支为实现既定目标高度同心与同力的管理服务队伍。

4、建立规范性和创新性的管理制度。孝心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制度作为支撑,成功的企业文化背后一定有规范性和创新性的制度在实施。长期以来,各离退休管理中心尽管工作性质相同,但管理制度的设立却各不相同,制度的合理性、规范性和创新性更是参差不齐。为使孝心文化落地生根,制度的创新就要破除旧有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形成既能适应离退休管理服务的需要,又能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的统一的,规范的管理制度。

5、加大先进典型和榜样的宣传力度。优秀企业文化一般都较注意发现和推崇身边的典型,树立榜样。这样做可以集中体现企业文化的魅力,使企业文化人格化、模特化,使员工学有榜样,干有方向;要让更多的职工参加典型报告会,亲耳聆听事迹感人的典型报告,以榜样为学习的标准,形成人人争做先进、楷模,你追我赶积极工作的状态。

6、孝心文化建设中领导要身体力行,带头做好示范作用。领导示范就是领导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要让员工知道,领导不仅仅是孝心文化的提出者,更是孝心文化的杰出体现者。领导示范在孝心文化的传播和强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孝心文化建设中,领导不仅要能结合实际,提出孝心文化建设的具体目标,同时依据目标要求制定年度计划,突出重点,更要相信孝心文化的作用,把建设孝心文化作为信念,从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追求,推崇,传播和捍卫孝心文化,以影响带动孝心文化在全体员工的思想意识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7、要建立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孝心文化是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一项根本措施。孝心文化的推行结果,能否为系统员工和社会带来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这是检验其成败的标准。为此,孝心文化在实施中必须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通过激励调动建设孝心文化的积极性,互动性,使孝心文化发展得生动活泼,蔚然成风,取得实效。

建设适应时代和企业自身发展的富有特色、个性鲜明的孝心文化,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及时地予以发展、完善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的不断发展进步,才能把大庆油田的离退休管理服务工作做成全国知名品牌。◆

猜你喜欢

孝心服务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排毒孝心汤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用爱和孝心撑起一个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