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与防治 等

2009-04-28王兴敏等

农民致富之友 2009年4期
关键词:花荚花叶病传毒

王兴敏等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玉米矮花叶病是玉米作物上发生的一种主要病害,也是制约玉米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玉米矮花叶病在本地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调查统计,大田玉米发病率在10~20%,发病重的田块高达20~40%,严重影响了我县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使玉米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一、症状

据调查,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病,尤其是幼苗三至七叶期最易感病。最初在心叶基部沿叶脉向上形成许多虚线状褪绿小圆点,以后逐渐形成断续条点,再扩展至全叶,一般第1片病叶失绿,从基部沿叶脉两侧向上扩展,形成倒“八”字形,随着病情的发展,呈现黄绿相间的条纹状花叶。感病后的植株表现不同程度的矮化,早期感病植株矮化严重,后期感病植株矮化较轻。一般较正常植株矮化10~30%,感病较重矮化50%。重病株早期心叶扭曲成畸形,叶片不能展开,植株明显矮小,抽雄后雄穗不发达,分支减少甚至退化,果穗变小,秃顶严重不结实。

二、发病原因分析

玉米矮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该病由蚜虫和汁液摩擦传毒,种子也可以带毒。传毒蚜虫主要有麦二杈蚜、麦溢管蚜、玉米蚜,其中以麦二叉蚜对病害流行的影响最为重要。田间的稗草、狗尾草、狗牙根、雀麦等杂草是矮花叶病的主要寄主,带毒的杂草是病毒在田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初春越冬蚜虫复苏或越冬孵化为若虫时,在刚长出的病杂草上吸食5~10分钟即可获取病毒,有翅蚜迁飞再转移到玉米上刺吸心叶即完成传毒过程,从而造成矮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

目前我县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豫玉22号,沈单16号,中单2号,从近两年大田观察来看,玉米主栽品种中单2号感病是近几年病害加重流行的主要原因。种植区周边环境和播种期的迟早对玉米病害流行有显著的影响。据调查,在靠近林带边缘、公路边缘和介体蚜虫迁入早、数量多的玉米田发病早且重,早播玉米病害轻。沙地、瘠薄地、管理粗放、田间杂草多的地块发病重,地膜覆盖的发病轻,露地的发病重。

气候对于传毒蚜虫发生消长也有直接关系。我县春季气温回升快,5月上、中旬干旱少雨,给蚜虫的大量繁殖迁飞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蚜虫的大量迁飞为害是造成玉米矮花叶病在我县小区域内流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种植抗病品种是有效防治玉米矮花叶病的根本途径。在病害易发区域,用抗病品种取代感病品种。

2、防治蚜虫。5月上旬是我县境内麦蚜大量向玉米迁飞的前期,此时应集中力量消灭传毒介体蚜虫,以减轻玉米矮花叶病的发生和流行,同时植保部门应做好小麦蚜虫预测预报与综合防治工作。

3、改进栽培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玉米适期早播、种植最好采用地膜覆盖。地膜覆盖不仅使玉米出苗早,避开蚜虫迁飞传毒的高峰期,而且还有驱蚜作用,使田间病株较常规露地病株降低。施足基肥,合理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进玉米健壮生长,增强植株的抗病性。结合间、定苗拔除杂草、根除毒源,减少侵染源,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

4、药剂防治。玉米矮花叶病是病毒病,用一般的杀菌剂防治效果不佳,宜用40%氧化乐果乳油8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在玉米三叶、五叶、七叶期各防治1次,同时可选择喷一些叶面肥,如磷酸二氢钾,促进作物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大豆落花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技术

张学娟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通风透光不良:大豆在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易导致落花落荚。种植大豆由于采用品种不当,过早封垄,也由于密度过大,枝叶互相遮挡,再加上湿度大,光照差,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使大豆植株逐渐变黄。营养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

养分失调:大豆落花荚阶段由于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砸哦成花荚脱落。大豆的需肥规律一般为出苗至开花占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0%,开花到鼓粒占55%。鼓粒至成熟占25%。根据需肥规律,只有做到合理施肥,才有助于大豆的正常生产发育,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农肥、化肥、微肥搭配施用:大豆一生需氮肥较多,磷肥次之,钾肥较少,施用中要做到氮磷结合,以磷促钾。以钾强秆防治倒伏。底肥、种肥、追肥结合;花肥、荚肥、粒肥结合,充分满足大豆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防止落花落夹。

水分不足: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加速营养物质的运转速度,调节植株的温度,还可以直接参加大豆生长发育的新陈代谢,因此适宜的水分有利于大豆正常生长发育。大豆开花结荚阶段,如果阴雨连绵,土壤水分过多,不仅减少日照时数,还会使地温下降,相对湿度加大,使植株徒长,由于隐蔽程度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输,使花荚脱落;如果水分过少,由于植株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也会凋萎,总之部分失衡,必然导致落花落果。

病虫危害:有的直接危害花荚器官造成脱落,有的破坏植株,影响生育,造成花荚脱落。然而,暴风雨袭击,气温骤降,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人为造成花荚脱落:后期田间管理不当,可能使大豆茎秆折断,枝叶脱落,造成人为的花荚脱落。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落花落荚呢?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技术措施:

1、合理密植: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密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是肥地宜稀瘦地宜密,黑龙江省目前剃光的大豆品种,在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播种45万粒左右,而大垄或小垄窄行密植地块每公顷要播种40万粒为宜。

科学追肥:由于在大豆是需氮较多的作物,通常在大豆初花期要一次性追施氮肥,这样可降低花荚脱落率,延长植株寿命,一般每公顷可追肥硝酸铵150~180公斤,或追施尿素130公斤;如果花荚期进行根外追肥,要以每亩用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0.3公斤,硼硝30克,或加适量的植株营养调节肥类,如根多壮等,加水50公斤,喷施在叶面上,可保花保荚增加百粒重。

化控处理:对长势过于繁茂的大豆田块,进行化控处理,减少养分水分消耗,优化生育环境,可促进良好生育,防止落花落荚。

抗旱除涝:大豆从开花到结荚是大豆一生吸水最多最快的时期,此期遇旱灌水,遇涝排水,可减少花荚脱落。

防治病虫为害:在重迎茬面积大,危害严重的地块,必须及时防病灭虫,减少花荚脱落。同时,要加强大豆田的产趟等管理,以促进良好生育。防止落花落荚。

总之,种植大豆只要根据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做到及时预防,及早发现,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防治,就可以保证大豆高产稳产优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花荚花叶病传毒
缨翅目蓟马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
甘蔗主要亲本自然条件下抗甘蔗花叶病测定
大豆花叶病的识别与防治办法
大豆花叶病的识别与防治办法
苹果花叶病如何治?配方施肥来缓解!
细胞分裂素对豇豆花荚脱落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冷冻法处理带毒灰飞虱研究初报
探讨不同因素对白背飞虱在稻苗间传播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效率的影响
水稻新矮缩病的症状及防治
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