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

2009-04-28赵清江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09年2期
关键词:旗杆矩形试验

赵清江

在现在的初中学校,一提起实验教学,大家自然而然地想到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和生物实验,很少有人甚至没有人会想到数学实验。其实实验在数学教学中也十分重要的,因为中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地接受、消化数学知识,要做到这些,有时单靠教师的语言阐述是不够的,必要的数学实验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一、数学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注意力就会集中,认识就会敏捷而深入,情绪就会愉快而高涨,思维就会活跃而有创造性,行为就会持久。数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如教学鲁教版初二数学下册第九章《矩形、正方形》时,为了展示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关系、矩形的性质,我自制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活动框架,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让同学们观察其中一个内角,当它是锐角、钝角、直角时,图形的形状和两条对角线的关系,从而轻松的了解了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关系、矩形的性质。

二、数学实验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数学中的很多知识都是前人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但是由于课程的特点和课时的局限性,只是稍作点拨,并没有设置实验;还有很多老师,课本上明明有实验,电不去做,认为太麻烦,太耽误时间,作用不大。其实一些必要的实验,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学习课本知识有很大帮助。记得在讲鲁教版初二上册第四章《可能性的大小》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任意掷一枚均匀的硬币,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每种结果的可能性相同吗?”同学们都认为会出现两种结果,但是刘于“结果的可能性”出现了了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相同,有的认为不相同。于是我设置了如下试验:

(1)同桌两人坐10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试验次数100

正面朝上

反面朝上

(2)试验完毕,统计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得出了“可能性相同”的结论,答案得到了统一,分歧得到解决。如果不做这个实验,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们也许能够接受,但是同学们带着“疑惑”接着听课,效果是不会好的。

三、数学实验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

初中数学课本上的很多东西非常抽象,单凭老师的说教,很难描述出来,学生们也就很难想象出来。如果借助试验,问题便迎刃而解了。鲁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第一章第3节《截一个几何体》中讲道,用平面去截一个立方体,所得的截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对于截面是三角形、四边形的截法,老师可以讲解清楚,但是对于截面是五边形、六边形的截法,老师就无法说清楚了,必须借助试验。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了七个用萝卜(或黄瓜)做成的小立方体和一个刀片;课堂上,同学们首先看我的演示,然后自己动手,经过多次切割,终于截出了五边形、六边形的截面。通过动手实验,既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老师的泛泛解释,同学们还得到了真实的答案,正可谓一举三得!

四、数学实验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合作

随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生们所学的课程增多,课时减少,同学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显得特别重要。但是,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们,多数自私霸道,合作意识很淡薄,很多的数学实验较好地培养了他们的互助合作精神。因为一些数学实验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去做,必须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鲁教版初三数学上册第二章《测量旗杆的高度》一课中,我是利用阳光下的影子进行试验讲解的,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7人,一人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另外6个同学分成两组,3人一组,一组测该同学的身高和影子,另一组测同一时刻旗杆的影子(两人用米尺测,一人记录),我提出,各组展开比赛,看哪个组测的又快又准确。同学们紧密配合,共同努力,试验做的非常成功,不但测出了旗杆的高度,而且体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

总之,数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是建立平等、和谐、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的有利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旗杆矩形试验
矩形面积的特殊求法
迎接新学期
旗杆到底有多长
老战士
CS95
i6
驭胜S330
从矩形内一点说起
巧用矩形一性质,妙解一类题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