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下加速并购 中国软件外包赶超印度机遇来临

2009-04-27

中国计算机报 2009年26期
关键词:文思订单印度

吴 蔚

2007年年底,文思创新在纽交所上市。当时,花旗和美林两大投行不惜放低身价与人共享114.75万股优先购买权,争夺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境外上市“第一”的样板。

而一年后,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袭来,全球外包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据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1月~9月,全球在金融业外包总金额相比2007年下降了70亿美元,下降比例将近40%。虽然中国的软件外包业也同时经历了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订单减少等多重考验,而文思创新却依然拥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2009年第一季度其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为3010万美元,同比增长46.8%。充足的资金让文思创新开始了逆势抄底收购的征途。

最近,文思创新宣布,将收购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东柏集团旗下运营CRM软件业务子公司。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文思创新此次逆势收购,对于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对赌协议一石二鸟

在文思创新发布的新闻稿中写道,此次收购,文思创新初期将向东柏集团支付约110万美元现金,后续资金的支付将视东柏集团今后18~30个月内的具体市场业绩来定。

对于文思创新来说,这种对赌的收购方式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收购方式,对于收购方来说,显然是一石二鸟。首先,文思创新不用一次性支付大量的现金,这对于企业本身的现金流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目前的经营状况也不会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同时还能拥有东柏集团100%的控股权。

其次,近期经济形势虽然出现一些积极的迹象,但复苏前景仍不明朗,这也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作为收购方文思创新来说,它也不可能把未来的一切不确定因素都预测到,况且,投资人和被投资企业的管理层之间天生就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旦东柏的业务发展情况不如文思创新的预期,文思创新则可以终止二者之间的合作,或以较低的价格来完成此次收购,这对于文思创新来说,需要承担的风险较小。

再次,在文思创新目前并没有一次性完成收购的前提下,东柏集团如果想获得一个较高的出售价格,就意味着它未来必须保持良好的业绩表现和发展空间,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东柏集团现有的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 。而外界预计,在截至2009年5月31日的前5个月中,东柏集团营收额为390万美元左右,而目前这种合作方式,也帮助东柏集团获得了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再次,东柏集团目前主要从事CRM软件开发和提供企业呼叫中心服务,据了解,经东柏集团授权安装的CRM软件数量已超过2.5万套,客户包括电信运营商、金融服务商和政府机构等等,一旦采取一次性收购的方式,这些企业后续服务的质量将很难得到保证,作为文思创新而言,信息化是其未来发展的重点,而对赌的收购方式,即帮助文思创新保留了原有的客户,也让它们更加了解这个市场,据了解,目前东柏集团已有员工到文思创新工作。

最后,如果东柏集团在未来有着不错的表现,虽然文思创新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收购价格,但通过企业业绩的提升,文思创新收获的客户和营业收入也会远远超出付出的收购成本,对于文思创新而言,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并购和收购提升规模效应

外包一直以来都是IT领域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外包企业规模大不仅意味着整体的运营成本可以降低,还代表着企业营运大项目能力的提高,而合并则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一个必然手段。

印度外包公司之所以发展得如此之快,并购是极其重要的手段。例如,印度塔塔咨询公司在2004年收购了澳大利亚FNS公司以完善其银行和金融服务外包的产品线;2006年收购了位于瑞士和法国的TKS Teknosoft公司以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能力,同时加快进军欧洲市场;2008年10月,又宣布以5.0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花旗集团在印度的外包业务。而对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最大的困扰也是企业规模,企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相对较弱。

不过随着近些年来的投资和并购,中国的外包企业规模在逐渐成长。文思创新就是通过并购来扩大企业规模的一个典型例子。

2007年年底,文思创新通过在纽交所上市,共融资6500万美元,其当时就曾经表示,上市筹资的一部分将用于对潜在的竞争对手展开收购。公司规模小且分散一直是中国外包企业的痛。在2004年春节,文思创新拿到了一笔4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而其拿到投资商的钱之后,它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兼并行动。2005年10月,文思收购了联信永益国际业务部,2006年9月合并博大正方,而随后的几年,文思创新一直没有放下收购的脚步,文思创新的武汉分公司则是其之前收购的一家小公司。

收购是文思将资本变成生产力的一个简便手段,也是文思员工急剧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思的营业额从2004年的1亿元左右跃升到2008年的1亿多美元,人员则从2005年的1200人急剧增长到2009年5000多人。

虎口夺食是否有可能

在今年3月,华信与东软的中国软件外包业“并购第一案”宣告流产后,很多人都为之惋惜,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什么时候才能从印度外包企业那里虎口夺食也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疑惑。那么,在印度软件外包企业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同时,中国外包企业是否有机会虎口夺食,从而成为外包业务接单的大户呢?

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软件外包企业的专家都保持了谨慎的乐观。目前,我国软件外包企业与印度外包企业的主要竞争对象就是欧美市场,而据北京服务外包企业协会理事长曲玲年表示, 我国对美软件外包业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从美国企业获得的直接订单;二是美国企业从中国获得的订单再转移给中国企业完成。虽然,美国企业的直接订单可能会由于其经济形势的走低,受到一些程度的影响,但中国是目前全球惟一经济增长态势较好的国家,因此来自中国的转移订单,明年可能还会增加。另一方面,软件外包的一个决定因素是劳动力成本。据业内专家介绍,目前我国从事外包人员的平均工资是印度的40%左右,并且中国的软件人才储备从某种程度而言相对充足稳定,就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在前几年,70%欧美外包订单攥在印度手中,这个情况必然会发生改变,随着预算紧张会有更多的欧美订单来到中国。

但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能不能吞得下这些订单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比如花旗银行,一个外包项目可能就需要5万人来完成,但中国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所以这种项目一般都是印度外包巨头的囊中之物。除了规模,更为关键的就是企业的技术能力,一直以来,由于技术原因,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比较偏重在低端市场上的竞争,而高端市场一直就是印度外包企业的重地;但目前,这个现象也已经有所缓解,文思创新的TIBBCO研发中心就被人视为虎口夺食的一个极好的例子,而今年在萨蒂杨财务丑闻的消息传出后,已有其欧美客户转投文思创新。

除了在欧美市场的竞争,两国外包企业在中国本土市场的竞争也相当激烈。根据麦肯锡的研究,2008年,中国的IT服务支出总量占GDP的比例仅为0.2%,而印度为0.5%、韩国为1.3%、日本为1.8%、美国接近2%,英国甚至达3%,中国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我国国内的潜在发包企业往往习惯于自己干,没有把发包业务提供给专业服务供应商,这也就意味中中国拥有广阔的内需市场,预计未来几年来自政府以及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发包量将在短时间内激增,这将有助于服务外包企业获得稳定的订单。据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印度外包企业正在秘密收购中国的中小型外包企业,目前仅上海被收购的企业已经不少于40家。相对于印度外包企业,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了解以及语言的优势,将为其开辟国内市场赢得先机。

猜你喜欢

文思订单印度
春节期间“订单蔬菜”走俏
五彩缤纷的洒红节 印度
新产品订单纷至沓来
文思构建,开展微型化写作
快乐的中秋节
“最确切”的幸福观感——我们的致富订单
印度签订长单合同 需求或将减弱
印度式拆迁
怎样做到日订单10万?
印度运载火箭的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