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行政会议是否可以取消?等

2009-04-26

江苏教育 2009年8期
关键词:行政校长会议

学校行政会议是否可以取消?

R校长在16年前受命到实验小学当校长。报到的第一个星期,学校领导班子的一位成员就告诉他:“你来了,有一个现象无论如何要改变,就是行政会议繁多且效率低下。”这位善意提醒的班子成员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一次,行政会议从下午一点开始,一直到晚上一点半才结束。这次“马拉松”行政会议的主要成因就是学校主要领导在人事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大家互不相让。

R校长在就任的第一个学期中,既不主持教师会议,也不主持行政会议(当时还没有校长办公会议的形式,一切问题都是行政会议研究决定)。这些会议都是一位资格比较老的副校长主持,R校长只是以一个普通班子成员出现,从不发表意见。由副校长主持的行政会议传承了学校的习惯做法:各部门汇报上一个星期的工作完成情况,然后再由各部门谈新的一个星期的工作。如果学校还有一些活动,就在会议上通报。这样的会议一般在周末召开,星期一下午召开教师会议布置工作。

R校长通过很多年的努力,基本上取消了行政会议。就以这个学期为例,召开的三次中层以上干部会议的内容分别是主题培训报告、典型经验介绍和部门工作交流。这三次会议没有一次是研究工作和布置工作的。校长办公会议也没有一次是研究工作,而是校级领导分工、人事安排和学校三年规划论证等内容。

这一学期,广东前来学校挂职的九批校长深入学校,感觉到这所学校的管理方式与众不同:表面上看几乎没有用管理,但每一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非常活跃,学校管理得有条不紊。这所学校已经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品牌学校。

一种校本精神的凸显

许昌良

做校长的十五年间我走过了四所学校,提到开行政例会,我确实有话想说。

现在的学校会议名目繁多。且往往内容空洞,效率低下。教师苦不堪言,这分明是作茧自缚。其实问题主要出在学校的管理哲学上。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动辄就以开会来解决问题。而会议又多以肯定或否定的一元思维方式“统一思想”:其次是受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的影响:凡事靠上级、唯文件、听指示,缺少内发式的自我诊断、开发和创生;再次是非理性、粗放式管理方式:不是精细的调查研究,往往是凭经验判断取舍,以会议解决思想认识,以讲话布置任务。

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以为,学校的行政“例会”要在“破例”上做文章。所谓的“破例”也不是简单的否定,而是打破一元的思维方式,不搞“非此即彼”,即简单的“开”或“不开”,要走出僵化的定于一尊的思维模式。一是稳中求变,当开则开。常规的工作,如每周的具体工作由有关部门统筹协调一下即可,不必开会。可以引导干部用节约的时间去读书,思考工作,解决其他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上级的重要部署、学校的重要工作如工作计划、考核评优、重要的督导检查、验收等涉及学校对外荣誉形象的事。需要开会部署。二是积极互动,开出质量。会议问题明确、议题集中、集思广益,防止海阔天空,“节外生枝”、“旁征博引”,要让与会者积极参与,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对话,平等民主地商量,进行思想的交锋、碰撞、启迪与共生。三是形式灵活多样,会议育人。要创设轻松欢愉的情境,诸如进行头脑风暴、主题论坛、研讨会、情境模拟等,也可以喝茶、喝咖啡漫谈聊天,当然会议还可以在室外、校外等地方进行。会议的过程就应该是学习的过程,是交流思想、增进理解、发展友谊的过程,同时也是开发智慧、提升人格气象的过程。

再深入一点思考,其实我们探讨行政会议开否,探讨的是现代学校管理制度的建构问题。R校长取消行政会议,肯定是建立了一套校本的制度,维系了学校的良好运行。因此,学校要从人治走向“法制”、“文治”,现代学校要建构标准,维系学校运行,即以人为目标,以质量、效益为追求,诉求人的解放、开发和提升,重新审视学校管理价值的文化重构。行政会议的变革。体现的是当下学校管理者从传统走向现代,从经验走向智慧,体现的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精神:学校从被动听话走向主动发展。

我想,既然行政会议可以重构,那么诸如备课、听课、六认真检查等学校当中许多司空见惯且效益不高的问题,可不可以像行政例会一样重新建构呢?

猜你喜欢

行政校长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主席团会议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一场会议和它的记录者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