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魅力尽在肢体语言中

2009-04-26刘艳茹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肢体师生教学内容

刘艳茹

如果说一名好的教师是一名演员,语文教师就是这场演出中的主角儿。现代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有点夸张的世界里,在教师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容易受到熏陶感染。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单单重视有声语言,还要注重肢体语言的运用。通过表情、手势、眼神等不同的变化来传情达意,活跃语文课堂。展示语文魅力。

平静的湖面美丽怡人,泛起的涟漪才能让人心荡漾。无人注视橱窗里的模特,舞台上的风姿却让人目不暇接。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依据教学内容适当地用一些肢体语言,会让教学内容丰富起来,45分钟的课堂教学也会立刻生动起来。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肢体语言能把学生带进“角色”中,使其身临其境,自我陶醉并乐在其中。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作用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感悟,愿与同人交流。

一、风度仪表张神韵

稳重坦诚的风度、姿态端庄的仪表,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直接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看法。稳重的步履、优雅的风度,使学生对教师肃然起敬,以至手专心致志,认真听讲,深入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着装朴实整洁,举止稳重端庄,谈吐文雅谦逊,态度友善亲切,就会使学生深深地佩服这个教师,从中感受到人格中力量、意志、修养、个性的具体的内在美。一堂课下来,学生陶醉在知识和审美的海洋里。一定会充分发挥巨大的潜能,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风度仪表是教师个性的表现,其实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它具有感染力和征服力,还直接影响到课堂纪律和对学生的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体语运用助教学

课堂上师生感情交流是形成和谐气氛的重要因素。现代教育也提倡微笑教学,学生会从教师的微笑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会从爱教师、爱听教师的课,到欣然接受教师对他们的要求甚至批评教育。相反,如果教师总是阴沉沉地板起面孔,一脸的“阶级斗争”,就会让学生感觉“暴风雨”随时来临,时间长了,容易让学生产生压抑、低沉的情绪,一定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欲望和信心。他们原有的心理问题会更加严重,甚至出现过激行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注意。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摇篮。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另外,授课中很多教学内容需要感性描述,手势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运用富有变化的手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重难点。一般教课中,教师教态自然大方、平静安详,当讲到重点时候,或慷慨激昂,或离开课桌,跨前一步,或配合恰当手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振奋学生的精神。在讲《唐雎不辱使命》一文中,挺剑而起中“挺”字,教师可以演示此动作,加深学生印象,也避免学生误会唐雎拔出剑来直刺向秦王。教师适时、合理地运用动作的辅助,才能使语文课更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是不能持久的,这就需要教师用无意注意去调节,以调适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与老师一起“动在其中。乐在其中”。准确、有力而得体的动作。如同画龙点晴。会使师生间的交流顿时生辉。作为教学中主要的、常用的教学技巧,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充分开发和利用人的潜能。发挥手、眼、耳等多种感官的效能,让肢体语言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展现,一定会使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真正得到创新,增强教学效果,语文的魅力也就自然流露出来。

三、身体移动调气氛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是师生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交换自己在教室的位置,以达到组织教学和课堂管理的目的。

课堂上教师应根据需要不断调整与学生的空间距离。教学实践表明。如果教师固定地站在教室的某一个位置。就有可能使课堂气氛沉闷;相反,如果教师频繁地移动位置。就有可能干扰学生的注意力。这两种情况都应该引起教师的注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态势和学生的心理状态,选择好位置移动的时机、方式。充分和j用讲台和学生座位的空间,有目的地移动,增强亲切感,吸引注意力。比如,总结强调某一教学内容时,可站在讲台中央;板书讲解时,可站在黑板前;与学生群体对话时,可站在讲台左右:对小组或个别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时,可站在学生身边。教师走下讲台缩短的不只是和学生空间的距离,还可以缩短彼此的心理距离。必要时。教师也要让位给学生。给他们一次表演的机会,让他们做一次老师。位置的交换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当然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挑战性。

语文课堂是一个大舞台,不仅是师生语言交流的地方,更是促进学生思想情感成长的摇篮。笔者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语文课塑造成一座神圣的艺术殿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我们教育工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将在整个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随着学生的实际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注重语言教学是远远不能满足新时代教育要求的。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这样说过:演讲如能使聋子看得懂,则演讲之技精也。其实,教师的讲课又何尝不是这样!肢体语言作为一门艺术,应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和发挥,像著名指挥家的指挥。让即使听不懂音乐的人也能从其肢体语言上领会其意。

诗经里有美韵,楚辞里有刚直不阿,唐诗、宋词、元曲里景色更是美不胜收。文言,美;白话,也美。叙事文引人入胜,拍案叫绝;议论文、抒情文触目惊心,回味无穷。语文魅力无穷尽。让教学成为艺术需要教师的“智慧”。真正把美展现出来,需要的是语文教师不断丰富开发语文教学艺术。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希望与同人一起探索这个神圣的艺术领域,提高完善自身的素质,让语文课堂魅力无限。

猜你喜欢

肢体师生教学内容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