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事件与政策间断

2009-04-23王雄军

社会科学 2009年1期

摘 要:政策变迁是社会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焦点事件是政策变迁的重要引发机制。在焦点事件影响下,渐进改革常常呈现出“间断均衡”的特征。通过对《人民日报》头版的公共卫生政策议题进行编码分析,可以看出焦点事件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作用。正是在一系列焦点事件的影响下,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呈现出间断性的变迁特征,并持续性地堆进深层次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

关键词:焦点事件;政策变迁;政策间断;政策均衡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9)01-0045-06

作者简介:王雄军,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2005级博士研究生、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访问学者 (北京 100871)

因为解读视角的差异,政策分析常常关注两种截然不同的变迁模式。一是渐进的政策演进模式。这种分析主要关注的是制度环境的稳定性,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控制和垄断,选民价值偏好的稳定性,等等。由此体现出来的政策变迁,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稳定和均衡。二是突变的政策演变模式。这种视角关注政治竞争、焦点事件、政治宣言,等等。由此引发的政策变迁,常常激烈而明显。政策分析的两种模式并不存在内在的矛盾;两种视角的结合,可以为政策变迁提供全景式的、更为准确的描述。以此为基础,鲍姆加特纳(Frank R.Baumgartner)和琼斯(Bryan D.Jones)提出了政策“间断-均衡理论”:从长期看,开放的、民主的政治体系同时具备两方面的特征。一方面,政治系统中存在大量的政策垄断。政治系统的制度能力限制,决定了它在特定时间内只能处理有限的社会议题。没能进入政策议程的议题,则暂时处于垄断性的均衡状态。另一方面,进入政策议程的社会议题,则可能出现激烈的政策变动。因此,整体的政策变迁体现出“变动的局部均衡”特征(注:Baumgartner F R,Jones B D,Agendas and Instability in American Politic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3,p.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系逐渐从封闭式制度结构向开放式制度结构转变。中国的政策演进模式,很大程度上也呈现出了“间断-均衡”的演进特征。而焦点事件,常常是打破政策均衡状态,实现间断式政策变迁的重要诱因。本文试以《人民日报》头版的公共卫生政策议题变迁为例,对这种间断式政策变迁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焦点事件与“政策窗理论”

焦点事件,简而言之,就是容易引起公众或者决策者关注的社会议题。焦点事件的核心,是事件或议题所具有的“聚焦能力”,或者说引起社会关注的吸引力。伯克兰(Birkland T A)通过对科比(Roger Cobb)、金登(John W.Kingdon)等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了三类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焦点事件(注:参见Birkland T A,After Disaster : Agenda Setting,Public Policy,and Focusing Events,Washington,DC :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pp.21-22。)。一是因为涉及人群广泛,成为焦点事件。如重大的自然灾害,至少会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成为焦点事件。二是因为事件存在巨大的、对社会潜在的危险,从而成为焦点事件。如核电站建设等重大的社会工程,常常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三是因为事件引起利益集团或政治精英的关注,从而成为焦点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事件本身或许并不具有广泛的影响力;但是事件折射出复杂的社会背景,引起公众或决策者对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转移到对社会问题或某项政策的关注,从而形成聚焦能力。

焦点事件的发生,常常可以为解决相关的社会问题提供契机,或者为政策的变革和调整提供条件。迈尔斯(Robert Miles)等人的研究,都证实了焦点事件在诱发制度变迁、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但是,单独依靠焦点事件的影响力,很少能够推动政策发生重大的变革。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各种突发事件都很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但是,多数焦点事件并不会引发政策变迁的效果。在一个有序的社会环境中,即使社会经常面临各种突发事件的冲击,但是基本的社会制度和多数的国家政策都可以维持相对稳定,即鲍姆加特纳和琼斯所说的政策均衡状态。

因此,正如霍夫曼(Andrew J. Hoffman)和奥卡西奥(William Ocasio)所质疑的:“为什么一部分焦点事件可以获得决策者的关注,从而成为政策的焦点,促进制度的变迁?而更多的突发事件却被湮没无闻,并不会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也不会引起政策的变动?”(注:Hoffman A J,Ocasio W,“Not All Events Are Attended Equally: Toward a Middle-Range Theory of Industry Attention to External Events”,Organization Science,2001(4),p. 414.)拉雷认为,焦点事件要成为公共政策的催化剂,还取决于三个因素:范围、强度和触发时间(注:参见[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和原理》,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金登关于“问题流”的分析,则对此作了更为详细的回答。金登认为,焦点事件对政策议程的影响,常常是因为焦点事件与其他因素相融合,形成综合的政策影响力,从而造成制度的变革或政策的调整。金登归纳了焦点事件与社会因素的三种融合可能:“一是焦点事件与已经存在的问题相结合,从而加深并强化了对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二是焦点事件与潜在威胁相结合,诱发人们对社会潜在的、巨大危险的关注,从而产生政策预警,促进政策变革;三是焦点事件与其他类似事件相融合,产生对问题的新的解读和界定。”(注: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166页。)焦点事件第一次发生的时候可能被看成是偶发的、单一的事件;但是与类似事件相融合,就可能被看成是制度的缺失或政策的失误,从而诱发制度变革或政策调整。

焦点事件对政策变迁的这种诱发功能,在金登的“政策窗理论”中得到更为详细的阐释。金登之前,科恩(Michael D. Cohen)、马奇(James G. March)和奥尔森(Johan P. Olsen)等人就考察了组织决策的复杂过程,认为组织决策是四个源流的融合产物。这四个源流分别是选择机会、待议问题、备选的解决方案,以及参与者的政策影响力(注:参见Michael D. Cohen,James G. March,Johan P. Olsen,“A Garbage Can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Choice”,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2(1),pp.3-4。)。因为四个源流相互融合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也就形成了组织决策行为的非理性(Non-rationalism),即决策理论中的垃圾箱模型。金登借鉴了马奇等人的多源流分析模式,并对其做了修正,从而构建了“政策窗理论”。“政策窗理论”认为,正如卫星发射需要把握特定的时空条件一样,组织决策也需要把握特定的政策机遇。“政策窗就是政治系统的决策机会。” (注: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8-99、166页。)政策窗是否打开,受到政治流、政策流、问题流三种因素的影响。如果人们的问题意识、政策建议以及政治可接受性融合在一起,那就意味着政策窗户完全打开,相关政策发生调整的可能性也极大地增加。

政策窗的打开,具有不同的方式。如新闻报道、社会讨论,或者政治领导人更替,组织结构调整,等等。但是最显著的,也最容易引起关注的,就是焦点事件。焦点事件的出现,不仅可以把社会问题凸显,而且可以形成政治环境,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从而实现“政策窗”的形成。在金登关于美国交通政策的研究中,63%的访谈者卷入了诸如交通事故等焦点事件的讨论;在关于交通政策的案例研究中,有超过一半的政策议程明显受到焦点事件的影响。如空难引起的对航空安全的关注;大桥垮塌事件引起的对公路基础设施恶化的关注…… (注: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5、175页。)当然,焦点事件仅仅是政策变迁的诱发机制。焦点事件如果不能与“政治流”相结合,则无法催生政策变革。正如金登在分析美国政治时所提出的:“政策建议如果不能获得国会的充分支持,或者受到政府的反对,那么政策多半会流产,哪怕这个政策建议是针对现有问题的最好的解决方案。” (注: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5、175页。)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共卫生政策议程

——以《人民日报》头版的卫生议题为依据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央机关报(注:参见王武录《与党中央机关报的性质地位相称——十四大以来〈人民日报〉版面内容特点试析》,《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第10页。)。《人民日报》登载的新闻内容,既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也具有政策信息的属性。因此,对《人民日报》头版的信息内容进行政策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中国政策议程的设置与变化情况。通过对《人民日报》的政策议题进行编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焦点事件在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作用,是政策变迁的重要诱因。

在中国传统的政策议程结构中,政治性议题占据了主导性的地位。《人民日报》的政策议程设置,也反映了政治性议题的主导特征。公共卫生的政策议题在《人民日报》的版面内容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人民日报》关于卫生议题的版面限制,说明了卫生议题进入政策议程具有很大难度。只有具备高度“聚焦能力”的卫生议题,才可能进入《人民日报》的政策议程。而进入议程的卫生议题,常常意味着公共卫生领域出现重大事件,或者重要的卫生政策调整。通过对这些卫生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公共卫生政策议题的内容结构,以及政策议题的变迁特征。

《人民日报》头版5%的议题抽样调查中,公共卫生议题所占比例很小。如图1所示,2003年之前,每年关于公共卫生的政策议题都没有超过4条。卫生议题的这种弱势地位维持了25年,一直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但是在2003年,卫生政策议题急剧增长,总数达到9条,增长一倍多。通过对2003年的抽样样本进行分析,所抽取的9条关于公共卫生的政策议题,与“健康促进与传染病防治”议题直接相关的有8条,占据了议题增长的绝大部分。而且所有政策议题都直接或间接与“SARS事件”有关。从这个角度而言,“SARS事件”不仅使“健康促进与传染病防治”成为公共卫生政策的重要内容,而且也促使卫生议题在国家的政策议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再以“公共卫生”为标题关键词,检索从1978年到2007年的所有信息内容,也可以明显看出“SARS事件”对政策议程的影响。如图2所示,标题含“公共卫生”的政策议题长期在政策议程中占据很小的比例,最高没有超过5条。公共卫生政策议题的这种弱势地位延续到2003年。“SARS事件”爆发后,公共卫生政策议题出现急剧增长,全年的卫生议题数量达到35条。2003年之后,公共卫生政策议题虽然有所回落,但是也远远超过2003年之前的数量。从议题数量看,2003年前后,公共卫生的政策议题出现了显著的波动。

三、政策间断:“SARS事件”影响下的卫生政策变迁模式

不论是抽样数据,还是检索数据,都表明公共卫生政策议题在国家的政策议程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而且这种弱势地位保持着长期的稳定均衡状态。卫生议题的这种弱势均衡状态,表明

了卫生政策也长期处于不受关注的稳定状态,既没有实质性的公共卫生体制变革,也缺乏创新性的卫生政策调整。但是,卫生政策的稳定性,并不表明公共卫生体制不存在问题;恰恰相反,在“SARS事件”发生之前,中国的公共卫生体制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如2000年的卫生部通报就已经指出:“近期我国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频繁,各种职业中毒、放射事故以及工业污染带来的居民健康危害事故呈上升趋势。”(注:卫生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人民日报》2000年6月26日。)卫生政策的稳定性与均衡性,只是说明公共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长期没有进入政策议程,没有受到决策者的关注(从1978年到2003年,《人民日报》头版直接关注的只有2项)。在这种情况下,卫生政策处于暂时的垄断均衡状态,不会出现大的政策变动。公共卫生问题在政策固化的环境下,也很难得到及时解决;而且这些问题不断积累,最终形成威胁公共卫生安全的危机性事件。

“SARS事件”之后,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防治问题凸显。传统的卫生议题的弱势地位,因为“SARS事件”的影响在一夕之间突破。公共卫生议题,特别是“疾病控制与传染病防治”议题,开始在国家的政策议程中占据重要位置。2003年之前,关于卫生议题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公共卫生交流、卫生知识普及,等等。对于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与政策创新,几乎没有人予以关注。因此,尽管公共卫生体系已经开始全面暴露其弊端,但是公共卫生政策却长期处于不受关注的均衡稳定状态,很少有实质性的制度改革或政策变动。“SARS事件”打破了卫生政策的这种长期均衡状态,卫生领域的制度创新、政策变革开始大量出现。2003年4月20日,中央正式确认“SARS疫情”出现大范围流行,同时通报疫情,实行信息公开。以此为标志,公共卫生政策急剧变迁。5月23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以“信息畅通、反应快捷、指挥有力、责任明确”为特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确立(注:国务院第376号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布施行》,《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依据应急条例,国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制度(注:参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要求国家建立相关信息发布制度》,《人民日报》2003年5月22日。)。受到“SARS事件”影响,卫生议题全面进入国家政策议程。10月23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提出,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一个“适合国情、覆盖城乡、功能齐全、反应灵敏、 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救治体系(注:朱剑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拟用三年建成医疗救治体系》,《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4日。)。与此同时,农村公共卫生(注:参见孙秀艳《SARS大范围流行局面不会出现 公共卫生农村卫生是工作重点》,《人民日报》2003年11月2日。)、公共卫生投入、公共卫生网、疾病预防与控制体系建设等公共卫生议题,都相继进入政策议程,并很快形成政府决策。

“SARS事件”发生之前,公共卫生问题已经出现,并对社会秩序形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关于公共卫生政策调整的政治环境、政策需求,都已经形成。“SARS事件”的爆发,表明“问题流”的出现,为公共卫生的政策变迁提供了引发机制。“SARS事件”因为牵涉之众,对社会安全威胁之大,产生了强大的“聚焦能力”,形成社会大众对公共卫生议题的广泛关注和大量讨论,打破了卫生议题在政策议程设置中的弱势地位,确立了卫生议题的优先性,最终导致国家的公共卫生体制出现大规模的变革和调整。由此,公共卫生政策打破长期的均衡稳定状态,出现急剧的间断性政策变迁。

四、焦点融合引发的政策变迁:禽流感事件与公共卫生政策的深层调整

金登在分析焦点事件与政策变革的相关性时提出,并非所有的焦点事件都会引起政策变迁。但是当焦点事件与其他类似事件相融合时,常常会引起决策者的格外关注,从而推动政策的变革和调整。禽流感事件的发生,正好融合了人们对“SARS事件”的感受,从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诱发了持续的、深层的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因此,如果说“SARS事件”所引起的政策变迁,主要是因为“SARS”所蕴藏的对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威胁,从而形成对政策变革的巨大压力;那么禽流感事件所引起的政策变迁,则不仅仅是由于禽流感的危险性导致,也是由于它与“SARS事件”的融合效应导致。

1997年,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型)首先在香港出现。《人民日报》关于禽流感的报道最早出现在1998年1月26日。报道主题是禽流感事件对“活鸡供港”的影响(注:参见赵连庆《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团确认 中国内地没有禽流感流行 2月7日将恢复活鸡供港》,《人民日报》1998年1月26日。)。但是相当长时间内,禽流感没有引起大范围流行,也没有在政策层面引起关注和冲击。2004年1月,中国首次向世界公布H5N1禽流感疫情,禽流感事件也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注:参见新华社《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27日确诊 广西隆安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民日报》2004年1月28日。)。中国的禽流感疫情随即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三天之后,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总指挥部,由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任总指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任副总指挥。指挥部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科技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有关部门组成(注:参见新华社《国务院决定成立全国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总指挥部》,《人民日报》2004年1月31日。)。禽流感事件从疫情公布以来,屡次得到政府最高决策层的关注和重视。

在2004年到2006年的三年之内,禽流感事件在人民日报头版出现了37次,成为近年来除了“SARS事件”以外最受关注的公共卫生政策议题。

社会对禽流感事件的高度关注,显然受到“SARS事件”的影响。因为“SARS事件”造成的对国家秩序和社会心理的强烈冲击,引起人们对类似事件的高度关注。人们在分析和看待禽流感事件时,会很自然地将禽流感事件与“SARS事件”相联系。如温家宝总理考察人用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研制工作时的政治宣言:“我们战胜了‘SARS,也一定能战胜禽流感。”邹声文:《温家宝总理考察人用禽流感疫苗和药物研制工作纪实》,《人民日报》2005年11月18日。)社会对禽流感事件和“SARS事件”的融合关注,引起了人们对类似事件的深层思考:即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频发,除了自然的因素外,势必有着更深层次的制度原因。

人们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制度思考和政策质疑,从“SARS事件”就已经开始。禽流感事件的爆发,延续了人们对公共卫生体制和卫生政策法规的关注热情,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公共卫生体制的制度建设和政策完善。全国范围内出现大量与禽流感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其中仅2004年就出台了143项,是2003年的7倍多。人们对禽流感事件的持续关注,引起制度的渐进变革和政策的深层调整。直到2007年,与禽流感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文件还有61件。禽流感事件及相关的传染病防治问题,依然是决策者关注的社会焦点。禽流感事件作为政策变革的诱发机制,依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

五、小结

因为制度能力的限制,政府在特定时期内只能处理有限的政策议题。没有进入决策领域的政策议题,则长期处于垄断均衡状态,即政策变迁具有稳定性与延续性。但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特别是焦点事件的影响下,政策议题会以非常规的方式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并引发激烈的制度变革或政策创新。因此,政策变迁呈现出长期均衡与局部间断相结合的综合演进特征。中国的公共卫生政策,正是在一系列焦点事件的影响下,呈现出间断性的变迁特征,并持续性地推进深层次的制度建设和政策调整。

(责任编辑: 李 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