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刷子博览会”课例分析

2009-04-23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09年4期
关键词:刷子用途形状

林 红

一、关于教材的选取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纲要》的理念在不断地转变着我们的课程观、儿童观,孩子们讨论的话题、社会事件、自然和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及事物间的关系都被我们拿来做了教材,努力实践着陈鹤琴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刷子作为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劳动工具,也被我们充分挖掘,成为幼儿活动的教材。

二、关于教材最大教育价值的挖掘

刷子作为一种工具,它是多种类和多用途的,我们大班教研组在集体研究这个教材时,首先从材料上、形状上、用途上对刷子教材内容进行了分类。

其次,考虑到孩子虽有关于刷子的经验,但毕竟是零散的和有限的,如何将幼儿个别、零散的经验整理、提升。使幼儿获得最有效的发展呢?我们对教材的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互相交流,集体通过分类比较,建立对刷子材料不同、形状不同、用途不同的有效认知。

2、提升原有的认知,形成“类”的概念。

3、了解分类角度不同名称可以有不同。

4、拓展刷子的经验,尤其是不常见的涂料刷、地板刷等。

5、体验刷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在此基础上,教研组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知道刷子的多种名称及制作材料,能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

2、了解刷子在生活中的不同用途及与特征之间的关系。

3、体验刷子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另外,我们对教材的难点进行了预设:最难以让幼儿发现的是,刷子的不同造型特征是为其使用功能服务的,比如,长柄刷是为了省力;为了方便刷洗马桶深处,马桶刷设计成圆头翘柄;宽的刷子受力面积大;小而扁的刷子可以伸入缝隙扫出灰尘。

关于活动组织的三个有效策略

活动环节

一、交流从自己家中带来的不同刷子。分类比较刷子材料与形状的不同,初步知道刷子的名称、形状、用途

1、个别幼儿介绍自带的刷子。

2、整理幼儿经验,分类比较刷子的不同制作材料和形状。

有效策略1:分类比较,主动体验

好的教学活动策略需要不断观察幼儿的反应和需求,经过多次琢磨形成。第一次试教的时候,由于只是让幼儿互相交流不同的制作材料,因此幼儿对刷毛材料“类”的感知是模糊和个体的。由此。我们改进了策略:让幼儿主动进行摆放分类,引导幼儿分类比较,帮助幼儿建立“类”的概念,主动获得关于尼龙、塑料、海绵等材料的经验。

二、探索刷子形状与用途的关系

1、幼儿分组探索用不同刷子清理凹槽内的垃圾、清洗奶瓶。

2、交流探索结果,知道刷子形状不同用处不同。

三、进一步了解几种不常见的刷子名称、用途和相关的社会劳动

有效策略2:提供材料,主动探索

在刷子特征与用途关系的难点突破中,我们认为应该让幼儿主动尝试,在尝试中得到自己的经验。因此,我们分别为幼儿设计了清理窗户凹槽内的垃圾、清洗奶瓶的活动,让幼儿根据提供的材料探索,在体验中习得经验。事实证明,这比教师的讲解或幼儿的讨论更有效。

四、布置刷子博览会,进一步巩固对不同种类刷子用途的认识

1、幼儿按照刷子用途布置刷子博览会。

2、邀请客人老师参观博览会。

有效策略3:模拟游戏,生活体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每个阶段的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特定方式,他们的认知过程带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喜欢参加游戏、乐于在游戏中接受学习内容”。我们把“巩固对不同种类刷子用途的认识”这一环节设计成一个刷子博览会,引导幼儿运用原有的展览会的经验和刚刚建立的刷子多用途的经验,进行游戏化的分类活动,很好地巩固了幼儿对刷子不同用途的认识。

猜你喜欢

刷子用途形状
“新潮”的旧刷子
Look and Guess眼力大比拼
火眼金睛
用途
用途广泛的微波炉
分一半
大刷子洗澡记
书的新用途
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