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学视角审视“问题大学生”的成因

2009-04-23陈方红袁爱洪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09年3期
关键词:权威大学生学校

陈方红 袁爱洪

大学生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参与社会实践,并通过大学校园文化这一特有形式的影响和作用,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社会性。逐渐成为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这是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但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往往感到难以适从,以致出现了“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无论媒体披露的情况还是心理学家们收集到的个案,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问题大学生”是当今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有鉴于此,“问题大学生”的转化和教育工作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涉及面广、操作困难、专业难度大,是学生工作中的一项富有挑战却迫切需要积极主动面对的复杂系统工程。

就“问题大学生”的问题表征而言,有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两个方面。依笔者之见,“问题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作为高校既已存在的事实,要窥见其实质、分辨其类型、找出其成因,不仅要有心理学的微观解释,更需要社会学视角下的宏观审视。

一、“问题大学生”的界定

关于“问题大学生”的界定,至今学术界没有—个统一的标准。有学者认为“问题大学生”是指学习或品德上暂时存在问题的学生;有论者认为“问题大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将“问题大学生”定义为品行障碍青少年,认为他们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反复出现违反与其年龄相对应的道德准则和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这些界定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含混了人格问题与学习问题的个体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没能对“问题大学生”作出社会学层面的诠释。

对“问题大学生”作社会学层面的诠释可以从三个方向去概括:(1)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运行、发展的规律;(2)是否影响大学生的利益或生活;(3)是否符合高等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标准和规范要求。本文倾向于将“问题大学生”描述为在与高等学校中的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与高等学校倡导的主流价值标准和规范准则的对抗态度和行为的特殊社会群体。它既不是青少年犯罪,也不完全等同于学生偏差行为,它和学生偏差行为之间是一种交叉关系。

“问题大学生”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客观性。“问题大学生”具有客观意义,有其外在的表现形式,即一种现象、一个事件、一种行为,而且是十分具体的。

2数量性。“问题大学生”具有一种数量意义,具有群体属性。引起产生“问题大学生”的社会现象通常是一种“公共问题”而非“个人烦恼”。

3可塑性。“问题大学生”也是学生,不过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现象,并不表明他们不可改变。

4公共性。一方面,“问题大学生”的产生源于教育管理体制的改进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问题大学生”的危害也是公共性的,所造成的后果往往涉及整个大学校园生活,乃至危害整个高等教育的健康运行。正是因为这种公共性质,“问题大学生”的情况也不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努力可以改变的,要通过各种力量的交互合作才可能得到改善和解决。

二、“问题大学生”的类型划分

根据“问题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可将它具体分为“对抗型”“散漫型”“消极型”“敷衍型”及“批判型”五种类型。

1对抗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不满制度性权威并直接与教育者正面发生冲突。从社会学意义上说,权威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权威与权威对象之间的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相应地,作为学校权威的表现之一的教师权威,代表的是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服从。M·韦伯把权威分为三种类型:传统权威、感召权威和法定权威(制度权威)。其中制度权威主要由社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制度赋予教师的法定权限所决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们发现,对抗型学生大都蔑视学校的制度权威。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上和纪律上的事都盲目反对,逃避学校的正常活动,不仅厌学,而且以敢和老师顶撞或引起同学起哄为能事。性格特征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通常通过一些行为过激的举动来排斥学校主流价值规范,诸如逃学、吸烟喝酒、穿戴力图特立独行,同时破坏公物、参加暴力行为等。这类学生不关心组织目标,一旦其利益与组织目标发生冲突,则可能不顾集体利益,甚至会演变成破坏型群体。他们或表现为同时逃课、或同时不参加集体活动或欺负低年级同学、打架斗殴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对集体建设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危害性极大。

2散漫型。这类学生通常生活自由散漫,纪律观念不强,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懒惰,贪图安逸,生活随性,经常迟到早退,说谎。其主要群体特征即追求个人快乐,忽视教师学校所强调的责任感,不重视学校内的制度目标。与“对抗型”相比,这一类型学生的反抗学校的方式较为温和,对老师阳奉阴违,一般不做“出头鸟”,一旦有人“出头”,马上积极响应。常常借着泡吧、沉迷于网络等方式,来对抗学校主流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他们既无兴趣于遵守学校规范,也无意于努力追求理想,整日醉生梦死,无所事事。这类问题大学生的表现特征只要我们稍微注意现代大学校园中比较流行的字眼,如“老婆”(女朋友)“老公”(男朋友)“傍大款”“被包养”及“同居”等就可管窥。大学校园之所以会产生“散漫型”学生,其根源在于某些大学生丧失了奋斗目标,认为大学应该摆脱高中受约束、受高考压抑的日子,尽情享受生活。

3消极型。这种类型的学生与对抗型相反,他不满制度性权威,但不与学校、教师和同学正面发生冲突。他们主要存在于那些自认为在学校或相关的组织活动中受到不公正待遇、某些心愿不能如愿以偿、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学校处罚或教师批评的学生群体中。在受到挫折时表现出明显的低落与无奈情绪,通常认为胳膊扭不过大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逆来顺受。在行为上他们对学校的事务漠不关心,不太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厌学、常常逃课、不参加集体活动,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与同学接触较少而关系相对冷淡。这类学生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正呈上升趋势,给校风学风造成极坏影响。

4敷衍型。“敷衍型”学生由于多种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学业成绩很不理想,他们对学习早已失去兴趣和信心,产生了厌学念头,甚至对学习深恶痛绝,也不在乎是否能拿到毕业文凭。但是这类学生一般都不与教师、同学正面冲突,虽然不认同教师与学校的体制,但往往采取

更为隐蔽的方式来反抗,表面上他们和别人一样按时上课,但注意力很不集中,边学边做小动作或胡思乱想,无心听课,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更谈不上主动思考,课后复习、写作业勉强应付,因此各科都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普遍考试挂科。《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发布的数据表明,“近四成大学生学习态度一般,敷衍了事”,可见“敷衍型”学生在大学生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诚如一些大学教师反映的那样:“很多学生都是上课铃响后姗姗来迟,坐在后排的学生上课通常不听讲,而是看杂志或其他书籍,有些则是三两个交谈,嘻嘻哈哈。情侣学生通常坐在一块,窃窃私语,偶尔吃点小零食。特别是早上第一、二节课,班上至少有二十几个学生趴在桌上睡觉,认真听课的人很少。”“敷衍型”学生比例之大应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

5批判型。“批判型”的学生类似于默顿所说的“创新者”,他们认同社会制度及学校主流价值规范的文化目标,但又对制度的不规范和文化中的不公平方面给予批判。他们认同教育的本质、价值和目的,平时也热衷于学习,并表现出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行为,然而他们对现行的教育现象或管理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不会完全认同或接受学校中或教育教学中的一切,对于教育体制的不合理性和学校规章制度中的非人性化之处敢于提出批评和自己的想法。

这里我们把“问题大学生”划分为五种类型,但并不表明它们是截然分开的。从大学校园学生的实际行为表现来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交叉或并存。

三、“问题大学生”的形成原因

“问题大学生”之所以偏离常态,是因为他们自身或所处的环境有别于一般的学生,他们的生命成长过程表现出相对的复杂性。但是个性之中有共性,从他们的产生过程归纳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可以为我们做好“问题大学生”的教育工作提供行动依据。

1“问题大学生”的出现缘于社会转型期的文化失范。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于新旧体制的交叉,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不断受到冲击,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完全确立,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社会文化失范现象,如庸俗、低俗文化的泛滥与高雅文化的失落、外来文化(主要是西方文化)的大举涌入与传统文化的举步维艰、大众文化的随波逐流与主流文化的强力维持等等。社会文化的失范往往又与制度失范、权力失范、道德失范、行为失范等其他社会失范现象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在社会转型尚未最终完成之前,社会文化的失范现象必然给校园文化和学生行为造成影响和冲击。这种影响一般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少数学生由于具有较强的文化主体意识,看到了现有学校制度规范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成分,从而提出独立的、容易被管理者视为“离经叛道”的观念、思想,作出为学校主流意识所不容的举动。

二是受社会文化失范的影响,造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学生行为的无所适从,从而诱发学生的行为问题。

三是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文化素质欠缺,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与良好道德修养,尤其是没有处理好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自我教育,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丧失了文化判断力和辨别力,被当前社会文化中的负面现象所裹挟,从而作出大量偏差行为。

2“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理想与现实冲突的结果。入学前,许多学生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理想化,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入学后,却发现就读的大学并非自己理想中的殿堂,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近几年由于高校扩招,学生生活、学习、就业的实际情况和原先他们的期望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部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内涵缺乏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感到困惑、迷惘、失望,情绪消极低落。另一部分同学因未被第一志愿学校或者第一志愿专业录取,产生悲观情绪,感到自己没什么希望了。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由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入学时一般在18岁左右,经过3-5年的大学学习,毕业时22岁左右,这一时期正是青春后期与成人初期阶段,心理发展不够成熟,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他们富有理想和幻想,对未来充满憧憬,但是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他们希望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处理都能一帆风顺,常常忽略客观条件限制,一旦在现实中遇到一些挫折,他们就感到大失所望。再者,高中时期高度紧张的生活体验使学生的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很多学生感到筋疲力尽,进入大学后,不免想让自己有所放松,把学习目标定为找到好的工作,满足于毕业时获得毕业证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人生失去了更高的追求,便容易感到失落和茫然。一些学生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转而将精力花在网络游戏等方面,导致学习成绩下滑,人格特质出现缺陷,最后遁入“问题大学生”的行列。

3“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学校管理及体制失范的结果。近年来,学校管理中“以生为本”的声音越来越强烈,但现实中许多教育者漠视学生的存在,忽视学生的心理需求与高层次需要,采用专制的教育方式对待学生。结果轻则使人消极怠学,重则使人产生对抗。很多研究都发现,知情权和决策参与权会直接影响从业者对职业的满意程度。在专制的管理方式下,学生对组织发展的知情权未能得到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尊重,更没有机会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的制订。这种状况就可能导致学生对组织发展缺乏认同,从而对学校管理产生冷漠、消极甚至对抗的态度。此外,当前大学校园弥漫着一种权力主义的氛围,即学生处于被动的、不被实际尊重的地位,听凭教育者的指令,学生自身应有的怀疑、独立、批判意识和自由精神被压制和消磨,学生被一套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管理体制与考试评价体系所束缚和驱使。这种状态无疑会激发学生对学校主流价值规范的反感,不论是选择逃避、对抗,还是“屈辱”地承受,或者在重压之下出现心理与行为的偏差,均使学生陷于与学校主流价值取向格格不入的尴尬境地。这都为“问题大学生”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4“问题大学生”的出现是师生关系不和谐的结果。一般而言,学生的行为受到教师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式影响力。主要情况有:(1)传统观念和习惯。学生一般都认为教师的学识在通常情况下要高于学生,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2)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学校的组织制度确立和保证了教师主导学生的成绩评定权威地位。(3)利益诱导。教师掌握着各种资源分配的权力,如批卷权、论文答辩权、纪律处分权、毕业推荐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政治、就业乃至今后的前途等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出于对利益的追求,学生就会服从教师。二是

猜你喜欢

权威大学生学校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大学生之歌
权威发布
学校推介
权威的影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