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2009-04-21刘美凤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4期
关键词:领导力校长信息化

刘美凤

教育信息化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命题。教育信息化,简言之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以及学校管理中的有效应用。在“十五”期间,我们对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有效应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两个重要因素依次是“教师”和“环境支持”。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是校长领导力中的一个有机部分,所以我们首先从校长的领导力与学校发展这样一个话题谈起。

一、校长的领导力与学校的发展

学校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当前不断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学校的发展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化”。那么,学校到底是做什么的?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怎样才能做一名好的校长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重新进行思考。

1.学校是做什么的

学校仅仅就是传递知识的地方吗?其实,真正的学校,她的责任是要寻找能使每个学生达到其最高学习水平,并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条件。

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来看,学校与学生的未来都存在下面几种情况。

情况1:因为在学校生活的失败而使他们不能在社会体面地生活。

情况2:学校生活的失败虽没有影响其生存,但仍不能让他们过上高雅的生活。

情况3:学校生活的成功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快乐、高雅的生活。

情况4:学校生活的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高雅的生活。

情况5:学校生活的成败对他们的人生没任何影响。

显然,只有“学校生活的成功给他们带来快乐、高雅的生活”是学校应当的作为。但是,我们大家想一想,当前,这样的学校有多少?这样的学生占全校学生乃至全国学校的学生比例有多少?“学校是做什么的”是当前令人深思的一个话题。

2.什么样的学校是一所好学校

如上所述,评判一个学校的标准应该是:学校能否提供相应的条件,以使每个学生达到其最高学习水平,并得到健康成长与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比如,数学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语言能力不一定强。学校的工作就是在不断发挥、发扬学生优点的基础上,让他们薄弱的环节有所改善,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环境条件。如果不顾他们的特点,一味地让其在弱势上不断获得失败的体验,严重的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所以,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

● 学生是根本——具有尊重与关爱学生的校园文化与氛围。

● 教师是关键——具有让教师发挥与不断发展的民主进步氛围。

● 管理是保障——井然有序、友好顺畅、不露痕迹。

● 支持要及时——友好、迅速、周到,服务至上。

● 环境要适合——温暖舒适,不求最好但求合适。

这样的学校以前存在过,现在也还有。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甫雷什中学校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大纲、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是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一样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个从自己手里培养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我们中国的一所中学也有这样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使全校师生员工都获得幸福和成功。”

如何才能办成这样的学校?其中校长的作用非常重要。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对学校的“灵魂”作用,取决于他的领导力,校长的领导力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成功与失败。

3.校长领导力的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所谓校长的领导力,就是校长能够指明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目标,并通过一定的行为对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产生影响,使他们接受学校的办学目标并当成自己的目标,最终共同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过程。

校长领导力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校长的办学理念,我们也称之为愿景,比如,到底是片面关注升学率,还是更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是,校长的影响力,即带动全校员工共同努力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能力,也可以说是校长的人格魅力,是校长个人的综合素质在长期的领导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号召力等的总和。第三是校长的行动和行为,包括校长制订的学校发展规划、具体实施策略以及日常的相关行为。这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共同形成校长的领导力。

二、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

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就是校长认可信息技术在学校中有效应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同时,能够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政策、策略以及日常的相关行为,让全校师生员工认同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并最终实现学校信息化的过程(如下图)。

我们这里先解决“为什么要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以及“如何评判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问题。

1.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在某教师论坛上,一位教师曾经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定要在教学当中应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技术呢?如果不用它们,我们准备一节课的时间比如说是两个小时,可是当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我们可能需要10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做准备。”这个问题就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问题。

通过对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形态中生产组织形式与教育组织形式的研究,我们发现,社会生产方式和教育方式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映射关系(如下表)。

人类社会形态从生产力的角度可以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在不同的社会形态条件下,不同的生产力基础上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组织形式,并使用不同的生产工具。农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为基本的生产单元,以个体的手工作坊为主要劳动形式。相应地,农业社会的主要教育方式就为手工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形式的个别教学,教育工具也主要是手工形式的口耳相传、生活用具、书本等。工业社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以企业为单位的社会化大生产,以使用自然资源(原材料、能源)、采用大机器流水线生产工业产品为主要生产方式。相应地,工业社会的教育方式就典型地体现为“成批地”培养标准化人才的、流水线形式的集体教学,使用的工具中增加了工业社会生产的投影、幻灯、电影等能量交换型的媒体。进入20世纪中叶,计算机和网络作为新的生产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大规模集中性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小组合作完成项目等形式。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化映射到教育领域,就表现为从以培养标准化人才的集体教学为主转变为分散型的、小组合作的、小组或个人探究的教学方式,更注重个性、创造性与合作精神的培养。与信息社会的特点相对应,信息社会的生产或劳动工具也从工业时代的大机器转变为利于信息生产与传播的计算机、网络、远程通讯等信息技术工具。历史的发展向我们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和道理: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决定其相应的教育方式。

由于教育系统本身所特有的相对稳定性或者一定程度上的惰性,致使教育的方式或使用的工具往往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于是,在教育领域存在着“用比较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工具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够创造最先进科技产品的人才”的极具讽刺意味的现象。如果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不富有远见,不站在一定的高度根据社会未来发展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调整我们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永远处于一种被动的、不断需要改革的状态。

所以,教育的方式应当主动与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相协调;教师应当主动学习并利用所处社会或时代的主要生产或生活工具进行教育教学。正确地选择、恰当地在教育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中教育的必然选择。

2.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

什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评判标准呢?让我们先从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谈起。

科学与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科学着重研究“事物是怎样的”,力图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以便更好地描述和理解事物。技术则关注“事物应当怎样做”,力图创新、发明、形成改造自然的操作性规则与程序,从而提高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科学的评判标准在于其发现真理的程度,有对错之分;而技术,要看其达到改造实践目标的程度,以技术方案、过程、手段等的有效性为评判标准,从而有是否有效或是否合适之分。

所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是否有效,就看它是否有助于完成各个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等,而绝不是为了用而用。

从长远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有效性”追求的是效果、效率和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些情境中,效率、效果和效益可能不会同时达到。可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社会效益,会损失一些教学效率,或者相反。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形选择最重要的方面,最终在三者之间获得平衡。

3.校长的信息化领导行为

当前,学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重视建设而不重视应用,而正确的逻辑应当是以应用促建设。所以,尽管在这里我们不能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相关行为展开分析,但是,我们提出几个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有关的重要行为,供校长们参考。

● 亲自参与制订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计划,真正从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需求出发进行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 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的素养并带头使用。这对引导全校员工努力实现学校信息化的目标至关重要。

● 主动承担责任和风险。给教师和管理人员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提供宽松的实验环境。

● 为使用信息技术的教师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 设立专职的信息技术协调人员,以便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 建立合理的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制度,方便学生和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教学。

总之,信息社会日新月异,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学校的校长,只有不断地学习、持续地变革,才是唯一有效的应对策略。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校走向信息化的道路,是信息社会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注:根据报告录音整理,已经作者审定)

猜你喜欢

领导力校长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领导力拓新 2018年度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揭晓
领导力愿望清单
论新态势下领导力的开发与运用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论校长的修养
信息化
好校长是怎么炼就的?
校长给力“九个一”
2009的50位最具领导力的CEO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