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红色旅游发展的优势问题及开发策略

2009-04-21卢丽刚程潇潇

党史文苑 2009年24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纪念馆红色

卢丽刚 程潇潇

[摘要]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上海发展红色旅游,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凭借其优越的外部每件和经济实力,充分利用、合理开发,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以取得最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上海红色旅游优势问题对策

“三千年历史看西安,一千年历史看北京,一百年历史看上海。”翻开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海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海既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也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英雄城。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作为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并列的中国革命五大圣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上海的红色旅游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培育上海城市精神、推动上海经济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上海发展红色旅游的优势

1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一部英勇壮烈的革命斗争史留给上海众多珍贵红色历史遗址、遗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近60处红色旅游景点。其中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等景点都属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按照《2005—2010年上海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划定:

红色纪念馆10个——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中共四大会址纪念馆、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纪念馆(周公馆)等。

名人故居7个——毛泽东旧居、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张闻天故居、宋庆龄故居、鲁迅纪念馆、韬奋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

烈士陵园14个——龙华烈士陵园、宋庆龄陵园、高桥烈士陵园、川沙烈士陵园、闵行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松江区烈士陵园等。

革命遗址遗迹9个——五卅惨案烈士流血处、三山会馆、地下少先队群雕、迎接上海解放纪念群雕、中共江苏省委机关旧址、上海战役月浦攻坚战纪念碑等。

另外,还有鲁迅墓、太平天国烈士墓及陈毅广场、海军上海博览馆、上海历史博物馆、“好八连”展览馆、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上海百年风云大型花岗石等一系列的红色旅游景点。

2便捷、通达的交通网络。目前,上海已构建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在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上海的红色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

航空交通方面:上海拥有虹桥机场(国内航线和国际定点航线)和浦东国际机场(国内和国际航线)共2座机场,是全国唯一拥有2个国际机场的城市。

铁路交通方面:沪宁、沪杭线通往全国各地,市区内现有上海站、上海南站2个客运站。2007年起新增多条和谐号动车组列车往返于北京、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温州、南昌等地,高时速的列车真正拉近城市距离,带动上海旅游产业的发展。

公路交通方面:312、318和320条国道从上海始发走向西部。204国道通过上海串起中国南北海岸线上的颗颗明珠。沪宁、沪杭、沪嘉浏、沪青平4条高速公路连接邻省各主要城市。

3重要的国际地位,雄厚的经济实力。上海是中国大陆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第三产业在上海的经济占了极高比重,其中最主要的产业包括金融业、房地产业、保险业以及运输业等。在这个土地面积仅占全国0.06%、人口占全国1%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八分之一。上海已经成为全中国纳税率最高的城市,上海历来上交的税款达中国国内总税款的一半。今日的上海,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已确立了国际化大都市、全球重要的经济和贸易中心的地位。专家预测上海会成为未来的全球城市,国际主流媒体更将上海形容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典范”。上海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加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4优越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城市,除了较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上海还拥有丰富的都市、古色和民俗旅游资源。发挥都市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特点,将各种旅游资源充分整合起来,能够极大推动上海红色旅游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相继建成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功能性建筑,例如浦西的新天地、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世博园区等。成为上海的旅游新景观。上海人仍保留着许多传统习俗,既喜庆祥和又繁琐排场,在这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地方性民俗节日为现代生活节奏频添了不少传统的喜庆,也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游客参与。目前,上海旅游企业发展规模庞大,据2005年统计,上海各类星级宾馆酒店有457家,其中5星级宾馆20家,四星级27家,三星级118家。至于民营私企酒店餐厅更是星罗棋布达2600多家,旅行社500多家。预计到2010年,上海饭店规模将扩大近一倍,床位总数将有望增加至40万张。

二、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部分红色旅游景点处于守业、维护状态,旅游产品开发比较粗浅,生动性、体验性和参与性不足,未注重革命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陈列内容简单陈旧。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无法对参观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同时,“行、游、住、食、购、娱”的配套服务体系还没完全成形。一些景点接待设施不完善,缺少足够的停车场所和直达的交通线路,对大规模团队游客缺乏接待能力。

2各种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上海各红色旅游景点分属各地区、系统管辖。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和推进部门,造成景点各自为政,缺乏联动。同时,没有将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都市、古色和民俗旅游资源整合,形成特色的旅游线路。

3红色旅游相对都市旅游发展滞后。谈到上海的旅游。游客往往首先锁定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历史文化悠久的海派建筑及琳琅满目的商品等,都市旅游成为上海旅游的主打产品。而红色旅游的热度不及都市旅游,其功能局限在爱国主义教育上,往往是单位、团体和学校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场所,只有为数不多的游客会首选前往参观游览。

三、上海发展红色旅游的对策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充分利用、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把这些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旅游产业带动和促进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本文针对上海红色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1充分整合各种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红色景点。上海凭借其国际化大都市的特有地位和优势,在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要走高精路线,整合一切优质资源,围绕“红色之源”的主题,加强红色旅游景点及相关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对上海市内红色旅游经典景点和重点产品进行整体开发、设计和包装,应用高科技手段,丰富展示形式,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动静结合地展示红色文物和革命旧址蕴涵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增加生动性、直观性、娱乐性和可感知性,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现代休闲旅游之中,

打造精品旅游项目,以塑造上海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相对革命老区而言,都市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拥有其自身特点,例如,中共一大会址、左联纪念馆和龙华烈士陵园都处在闹市中心。对这类景点开发要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与周边商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形成一个以红色旅游项目为主题的旅游商业社区,让旅客在游、娱、餐、购活动中体味红色文化。此外,可以充分整合上海异质旅游资源。按红色旅游和都市旅游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将沉甸甸的历史和现代化进程有机结合,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效果,使得游客能真正了解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读懂上海的昨天、今天,共同展望上海明天。目前,上海培育形成了“开天辟地”旅游区、“英烈丰碑”旅游区、“文化先驱”旅游区、“伟人风范”旅游区、“走向未来”旅游区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但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仍要以“深度开发,打造精品”为目标,做细做精上海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利用工作。

2开展红色景点和区域联动,建设红色旅游精品体系。真正打造好上海红色旅游线路,必须理顺管理体制,打破条线上的各自为政。把有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串连起来,依据红色追忆、红色成果及红色连线的总体发展思路,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和主题设计,设计出特色路线,配上交通图和景点介绍,可以采用套票的形式实行一条路线一套到底,同时完善配套设施。在市内开行红色旅游景点专线班车,实现上海市内的景点联动。上海还应当与国内其它红色景点实现区域联动,整合区域红色旅游资源。可按照时间、地域、人物、事件等历史脉络。组合成一条条概念性红色旅游线路,力争形成“以点带线,以线联面。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红色旅游圈。目前已在规划中的线路包括中共一大会址与嘉兴南湖红船的连线,上海与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的连线,以及与长三角区域内红色旅游景点的连线。一个“共走红色路,同游苏浙沪”的红色旅游主题活动也将在整个长三角区域启动。

3注重营销策略,产业化运作红色旅游。据资料记载,目前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并带动建筑、商贸、交通、电信、加工业和农业等关联产业发展。㈣红色旅游是第三产业,应该市场化运作,形成投资、开发、管理、收益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链条。上海在红色旅游开发中需注入市场意识,凸显经济效益。上海红色旅游产业化发展要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多元化投入。积极探索红色旅游景点企业化运营的有效机制,促使其不断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尝试组建和引进实力雄厚、旅游开发经验丰富的集团公司,组建旅游开发公司和旅游服务公司,对部分红色旅游经典产品进行包装组合,实行现代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同时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吸引市场化资金参与红色旅游的开发经营。

4在上海城市建设中,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与红色历史遗址、遗迹保护关系。在城市建设中,要坚持先规划、后开发,以规划指导开发的原则,优化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环境,坚决杜绝盲目开发、无序开发、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建设。在处理城市建设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关系中,上海有过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改进后积累了一定经验。2003年,上海市普陀区原棉纺二厂厂址被列为区内改造地块。在原棉纺二厂旧址内,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的浮雕和题字已经变成一堆瓦砾。…此事件一出,顿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市民、新闻媒体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议,很快引起市区两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重视,着手研究制定保护方案。2008年末,课题组成员调研发现,在澳门路300号原棉纺二厂旧址上,建成了总面积达1300平方米的顾正红纪念馆,革命遗址顾正红烈士殉难处也被完后保存下来。经济建设与革命文物保护相互促进,上海已经做出了有益实践,但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合理开发红色旅游资源,上海仍旧任重而道远。

责任编辑张荣辉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纪念馆红色
萧军纪念馆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