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体性偷情”之经济社会学观察

2009-04-21张先国

投资与理财 2009年5期
关键词:问候语股民群体性

张先国

在牛市的喧嚣中,“有什么消息”能替代“你好”的问候语,谁都知道炒股不能依赖消息,却都在打探。

不久前,到一旅游区去泡温泉,在桑拿房里偶遇十几名成双成对的男女,彼此呼着“一点红”“狂马”“小怨”等网名,似乎不太熟络,但经过短暂的试探交流,他们的动作逐渐暧昧大胆。

后来我了解到,这个温泉山庄最主要的客源是网友自驾游群体。

在弥漫的水蒸气中,我琢磨着人类文明的变革。从蒙昧的始祖到焦虑的现代人,火、盐、蒸汽机、电和互联网,这几种物质的发明利用可以说是革命性的。互联网的出现在历史长河中还显得较短暂,其颠覆性还没充分显现,“群体性偷情”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副产品。

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不乏一些感天动地的偷情故事。像让不少女人泪花花的《廊桥遗梦》,最揪心的莫过于美丽偷情的现实困境。说得俗一点,就是“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

在曹雪芹笔下,“偷不着”的心痛可谓淋漓尽致,“大俗”不着痕迹地升华成了“大雅”。

从经济学角度看,“群体性偷情”呈现出选择多样化、成本低廉化、收益有限化、风险模糊化等特点。一名朋友告诉过我,在上世纪80年代,他曾负责学校纠风工作,一年至少两三名有生活作风问题的教师丢掉饭碗。与那些教师相比,时下的网友群体选择面是“超现实主义”,付出的成本几乎为零。

在对“群体性偷情”的解构中,我似乎看到了“消息型炒股”的影子。在之前牛市的喧嚣中,“有什么消息”一度替代“你好”,成了众多股民的问候语。我认识一名新闻同行,因为职业的关系,几乎成了“消息总汇”。我了解到的秘密是,消息的可靠性与栽跟头的大小恰好成正比,其中“最可靠”的消息勒脖子勒得最紧,让他至今奄奄一息,理财权力被其夫人全线接管。

随着近日“小牛市”初现端倪,这位仁兄哑了半年的喇叭又开始试音了,时不时与基金经理、证券界官员和上市公司高管等朋友联系。

我不得不问:股民既希望证券界人士守口如瓶,一旦有机会自己又成为“包打听”?证券界人士为何能向公众融资,又不恪守公众所要求的职业操守?更重要的是,人们对此都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甚至有些麻木不仁。

走漏消息与走私情感,一为利,一为欲,均有悖于传统道德。就像文学大师讴歌偷情一样,股民中的“消息派”目前活得还挺时尚,备受股市“万元户”的推崇。我注意到身边一个现象,最热衷打探消息的往往是几万元仓位的典型性小散,且股龄均不长。他们是“消息派”的粉丝群,却不知道“消息派”的代表人物正在苦苦挣扎。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古人的教诲早已置之脑后,从而使行业公信力成为当代中国最为稀缺的资源。

在北京地铁二号线,车过北京站时,广播里号召乘客,“共同抵制乞讨、卖淫等现象”,听到后我莫名惊诧:当行“小善”都会陷入骗局时,这个社会的信任基础是否已枯朽?当乞讨现象遭遇到“共同抵制”时,社会v道德是不是沦丧到无以复加?

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有可能撞上。太空中,美俄卫星相撞碎片四溅;海洋里,英法潜艇相撞出现核泄漏;陆地上交通器相撞血肉模糊的惨剧更是天天上演。怕就怕被撞上,无论是“群体性偷情”,还是“消息型炒股”,乃至所有的不道德行为,一旦被撞上,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猜你喜欢

问候语股民群体性
越南问候语中的交际文化特征及其在中国大学生中的教学应用
礼貌原则视角下英汉问候语应用实证研究
密切党群关系在群体性事件治理中的作用及途径
谈涉警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之策
悲催的股民
打招呼
论网络与群体性事件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