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小企业发展

2009-04-19杜双新

现代企业 2009年11期
关键词:竞争力人才管理

杜双新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与扩散,致使不少中小企业陷入发展困境。在我国企业中,99%以上是中小企业。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成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不可忽视的力量。促进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坚持发展主题,推进结构调整

我们应当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经历这场金融危机,我国的经济结构和增长结构都不可能再重复过去。这场危机不仅使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产业结构的诸多矛盾充分暴露,而且形成了助推产业升级的强大外部力量。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中小企业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主题,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

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头产业应具备的条件是:①具有先导性,体现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努力可以进入国内外先进行列。②能够形成较长时期、较大规模的市场需求。③有较大的产业规模,产业链长,带动作用强。④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条件比较成熟,具备立即启动的条件。据此,中小企业要以国家的产业和技术政策为依据,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和社会发展,加紧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更具前景的、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带头产业。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产业以及农产品加工业,有条件的企业应进入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并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矛盾面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去,不少企业长期维持拼资源、拼价格、无视环境的生产,很多产业的产能是在很低的起点上起步的,产品的资源消耗、档次质量、污染物排放等都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对那些落后的生产能力不应再用“输血”的办法实施挽救,而应严格市场准入,通过市场力量淘汰落后、低效产能。从而促使那些丧失竞争力的企业或抓紧技术改造、或调整经营结构、或转产其他产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二、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创新能力

国家的经济命脉是产业,产业的细胞是企业,企业的活力关键在创新。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实现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创新求发展。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不仅仅是外部环境引起的,也有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主要表现在:缺乏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相当多的企业处于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竞争实力不足;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档次水平和质量不高,市场占有率低;装备水平不高,更新不及时,技术含量低。为了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小企业不能总是在跟踪、模仿别人,也不能坐等技术转移。要把支撑发展作为自主创新的立足点,在坚持技术引进的同时,加强自主开发,突破制约发展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力争在主导产品领域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自有品牌和商标,提高核心竞争力。要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三类创新实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自主创新体系。要大力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促进成果转化和新技术产业化。工业化的本质是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信息化的本质是智能化、远程化和数字化。要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通过信息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三、抓好第一资源,重视人才培育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先进生产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中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企战略。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实力较弱,现有人才留不住,高新技术人才很难引进,人才资源缺乏。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要认真研究和探索如何按照企业发展战略来培养、选拔和用好人才,始终着眼于企业的未来发展,确定人才开发的重点。要贯彻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创建氛围、搭建平台、完善机制,吸引和凝聚一批创新型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团队。要把人才使用的重点放在激发其活力和潜能上,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建立起突出岗位绩效和创新能力的考评机制,渠道畅通、形式多样、能力为本的使用机制,即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做到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有效地调动和发挥人才的工作活力和创造力,使每一位员工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企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雄厚的人力资本和人才支撑。

四、加强企业管理,打牢发展根基

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根基。中小企业要把练好内功摆在突出位置,按照“改革、加强、创新、提高”的总体思路,切实改善经营管理不善的状况,推进企业管理上水平。

强化企业管理的着力点:一是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不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企业党委的职责权限,建立科学决策、高效执行、有效监督的体制机制;二是要主攻薄弱环节。重点是加强财务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全面提高竞争力。包括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价格竞争力有成本,非价格竞争力有产品质量、交货期及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三是要重视战略管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动态已经比较明朗的情况下,中小企业需要把思维从危机时期求生存向后危机时代谋发展转变,善于从全国乃至全球大局来谋划企业的发展,确立自己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由传统发展模式向科学发展模式的转变,在转型升级中实现新的跨越;四是要积极采用符合自身发展水平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工具,不断提高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猜你喜欢

竞争力人才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才云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日本竞争力
在联合中提高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