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开启马拉松式大选

2009-04-17

环球时报 2009-04-17
关键词:投票站选票选民

●本报驻印度、美国、加拿大记者 任 彦 丰 帆 陶短房 ●金 丰 ●本报记者 段聪聪

超过7亿选民参加的印度大选吸引了全世界目光。这个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民主选举从4月16日开始投票,要到5月13日才结束,仅选举工作人员就有400万,还不包括200万保安。至于选举的方式则是原始的墨水记号方式、大象运输方式与先进电子投票器的结合。无怪乎西方媒体感叹,自1952年以来印度的每次大选“都是选举学的一次惊人实验”。而人们对于这样的选举看法也很复杂,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政治奇迹”,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场以牺牲金钱和效率为代价的“民主秀”。

投票第一天就死17人

16日清晨,印度南部喀拉拉邦首府一个投票站门前早早排了两行长队,一行男人,一行女人。上午7时,投票开始。一位女士第一个进入投票站,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她用手摁了电子投票机上的一个按钮。每个按钮代表一个候选人,候选人的照片及所代表的政党标志都贴在墙上。国大党的标志是一只宽大的手掌,人民党的标志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投票之后,工作人员用墨水笔在那位妇女的左手食指指尖涂抹了一下,以表示这位选民已经投过票,不得重投。据说,这种墨迹的清除至少需要一周。

当天,印度东部和南部124个选区开始投票,选举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543个席位中的124席。这是印度本届议会选举的第一阶段投票。此次选举共分5个阶段投票,第一阶段投票之所以选择印度东部一些选区,是因为这些选区分离势力较强,可以集中全部警力保障投票顺利进行。印度南部喀拉拉邦也被安排在第一阶段投票,是因为那里现在天气晴朗,不久雨季就要来临。

尽管防范甚严,投票第一天多个投票站还是遭到反政府武装的袭击,造成至少17人死亡。

来自印度全国各地的1055个政党参与了选举,约7.14亿选民将在全国80多万个投票站进行投票,投票人数和参选政党之多都堪称世界之最,总耗资预计达20亿美元。总理候选人一名是国大党推出的辛格,现年76岁,另一名是人民党推出的阿德瓦尼,今年81岁。5月16日将宣布选举结果。

“地球上最大的民主政治秀”

连日来,国际媒体对印度大选议论纷纷。法新社、美国《洛杉矶时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等都将印度大选称为“马拉松大选”。路透社的标题是“地球上最大的民主政治秀开始了”。美国彭博社指出,正当印度忙于大选之时,印度经济增长率创下了6年来的新低。文章还说,印度两位总理候选人都年事已高,这与印度一多半人口年龄不高于25岁的现实有着鲜明的落差。

英国《泰晤士报》16日报道说,“世界上最大民主实践活动”从16日早晨开始了,一些负责选举的官员可能要骑着大象进入印度与缅甸交界地区的偏远投票站,另外一些可能需要乘船在海上航行两天后到达孟加拉湾的安达曼岛。威胁大选的因素来自那些以巴基斯坦为基地的伊斯兰武装分子;还有控制东部一些地区的反叛者。《泰晤士报》14日还刊登了“印度大选将测试民主的极限”一文,称民主在印度的实践只是“与它应有的样子相似而已”。文章写道:“60年的社会动荡,无法兑现的承诺只意味着选民对选举的幻灭。事实是,543名被选出的议员中有120名有犯罪前科。他们犯的罪从绑架、抢劫到强奸。”

澳大利亚《堪培拉时报》16日也刊登长篇报道,标题是“印度大选的嘉年华”。文章说,这是印度第15次大选。自1952年以来,印度每次大选都是选举学的一次惊人实验。文章对印度选举作了一些正面评价,比如:“印度大选的一个独特性在于这个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领导人是由选票而不是子弹来决定的”,还有“不像一些西方国家在后来才赋予妇女选举权利,印度从一开始就让妇女享有同男子一样的选举权”。但文章也说,“印度的民主一直被困在潜在的危险中”,表现之一是“把政治当作家族事务的习惯似乎正摧毁印度的民主根基,在将卸任的议会下院,56%的年龄低于40岁的议员没有任何政绩,而仅有家族关系”;表现之二是“估计在这次大选中会有一两百人死于暴力事件,大多数会发生在比哈尔邦”;表现之三是“在选举时所有的党派都宣称将致力于消灭贫困、整治腐败、捍卫国家,在选举结束之后,生活照样回到从前”。

美国《时代》周刊称,传统政治家族的新一代可能会赢得选举,但很难辨别这究竟是民主的胜利,还是他们依靠门荫、政治口号、选民投票习惯,甚至英俊年轻的偶像式脸蛋所获得的。

美国《芝加哥论坛报》发表了题为《一个月的选举》的评论称,印度大选是最热闹杂乱的选举,从宝莱坞明星、曲棍球选手到老迈政客在内五花八门的候选人,千奇百怪的助选手段,都会在这一个月中充分展现。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多达几亿的贫困农民的选票,因此一些古老的手段如贿买选票,仍会大行其道。

中产阶级投票热情增高

尽管外界议论纷纷,此次印度中产阶级对大选的投票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尼赫鲁大学社会学院古普塔教授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以往的议会大选中,中产阶级大多不愿意去投票,但本次选举与从前不同,中产阶级纷纷表示要利用自己的选票来决定未来的领导者,决定未来的政策。这种变化说明富裕起来的中产阶级正在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印度各大电视台最近也一直在播一个广告,内容是劝说广大民众不要在投票期间睡觉,而是要“醒来”,利用自己的选票来行使主人翁的权利。

对于“世界上最大民主国家”的称谓,印度精英们大都欣然接受。在他们看来,在印度独立至今60多年历史中,民主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统一的局面得到巩固,国家认同感得到加强,文官统治、军队不干政的传统得以确立,民主思想已深入人心。《印度教徒报》一位高级编辑曾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单从地区范围看,与印度选择同样政治制度的多数南亚国家都曾有过军阀管制、政变频发的历史,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民族宗教种姓林立的印度却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堪称“政治奇迹”。记者在印度也发现,无论是全国大选还是地方选举,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在野党,失败者都会“体面”、“优雅”地接受选民的选择,第一时间向胜利者表示祝贺,几乎没有听闻质疑选举结果或要求重新计票的新闻。

不过,在印度7亿多选民中,文盲比例较大,在蝇头小利诱惑下,时而出现一张选票换一头牛的买卖,这也是事实。一位长期在海外跑生意的印度商人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像我们这样一个民主体制运作比较成熟的国家,却有1/3的人生活在每天不足一美元的贫困线以下,许多农村还用不上自来水和电力”,“这能说民主好吗?”他反问记者。

大选是印度社会的“解压阀”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城认为,印度模仿英国议会制度建立的民主制经过60年发展,应该说比较成熟了。在这样一个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文盲率又高的国家,能成功地推行民主议会制是很不容易的。印度历史上曾经有两位政治领袖遭到暗杀,却没有使印度陷入混乱,这也说明民主制度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赵干城同时也说,印度有上千个政党,权力分散化和地方化严重。这在西方成熟民主国家不可能发生,跟印度的民主是“移植”来的有关系。另外印度选举成本很高,仅投票用的先进的电子计票箱就需要150万个。为了争取基层民众,候选人经常会提出一些特别可笑的竞选口号,比如“投我的票,我就提供多少多少斤大米和面粉”之类的。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问题专家胡仕胜认为,印度是以牺牲效率、发展赢得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民主的称号。从某种程度上讲,民主政党制度撕裂了印度政治版图,冗长的选举和决策制度也拖累了印度的经济发展。不过也应该承认,印度的大选是印度社会的“解压阀”,使其社会矛盾可以在选举期间得到释放。▲

猜你喜欢

投票站选票选民
奥斯卡奖的偏好投票制
庆城县南庄乡扎实开展选民登记工作
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