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过好选材立意关

2009-04-16冯述田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2009年3期
关键词:意蕴选材中考

冯述田

2008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试题:

寻,就是“寻找”“探求”。寻幽探胜,饱览美丽的风景:寻根究底,探求科学的奥秘。异乡寻梦,故园寻根。寻求发展的机会,寻求人间真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请以“寻”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寻”实际上就是找,是发现之前存在但不被你感知的东西,这个题目和“发现——”又有一点区别,因为“寻”必须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而“发现”,还可以是无意中的偶得。命题作文题目越长越容易迅速确定立意与选材。“寻”只是一个字,选材的范围很宽,但不能面面俱到,空泛地谈如何去“寻”、寻的艰难与意义等。应化大为小,可以采取题目添枝加叶法迅速确定写作目标,如“寻”,可在其后添加“知音”、“一方净土”等,或在其前添加如“一次不同寻常的”等修饰词。但这种添枝加叶只能在心中进行,千万不要换题目。

笔者参加了中考阅卷,下面结合阅卷的情况,谈谈同学们在作文中选材立意方面的缺失。

1、材料雷同,内容陈旧。如写“寻找友情”就是小误会失去朋友,几天后或几年后后悔了,又和好了,寻到了友情;写到“寻找母爱(父爱)”,就只记得小学的时候,母亲(父亲)对我严厉,不疼我,一天夜里,我生病发烧,母亲(父亲)背着我去医院,感动之余寻到母爱(父爱)等。而有一个考生另辟蹊径,先列举牛顿、周恩来的事例,指出他们为了科学,为了民族的出路,毫不犹豫地直面困难和险阻,在那条崎岖不平的险路上寻找探索着。然后笔锋一转,论证“寻找需要勇气和毅力;寻找需要智慧和灵感”。只论证“寻找”,显得与众不同。

2、材料堆砌,情感虚假。同学们材料意识薄弱,考试时拼命去回忆,胡乱拼凑,胡编乱造,不得章法。如一个考生的作文:用了几个小标题组成片段式:寻找方法、寻找友情、寻找真理。没有统一的中心,完全是堆砌材料。而有一个考生同样写的是片段式文章,每段的结尾分别是:“我找寻到了,一摄氏度的温暖,饱含着妈妈的情啊!“我找寻到了,一声叮嘱,一杯热牛奶,洋溢着爸爸的爱啊!”“我找寻到了,一句哲言,透露着老师的信心与期待!”最后写道:“一双慧眼,我寻找到了人间的真爱。带着这些真爱,带着感动出发,我坚信,我定能抓住梦想的翅膀!”小作者以“寻找真情”作为写作的重心和情感的线索,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择了最熟悉、最深切、最动人的材料。从而避免了许多作文材料堆砌、虚假,情感空洞等病态。

3、立意肤浅,不见挖掘。立意肤浅,主要在于对素材缺乏挖掘,不能透过现象见本质,不能由此及彼展开联想。“一只普通的烟斗可能注满父亲坎坷的一生,一个饺子的皱边上也许印着母亲慈爱的指纹,一片落叶或许残留着生命挣扎过的绿的痕迹……”在立意方面,缺少的正是这样一种意识。以“寻”为题写作,立意当然有高下之别。你可以“寻”一件毫无感情寄托的物品,也可以“寻”一般的学习做事的方法途径,而这些是低层次意义上肤浅的“寻”,它注重的是“寻”的结果。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寻”高层次的东西,比如:好心情、真理、奥秘、知音、一方净土……这些更多的是注重“寻”的过程,是“寻”的过程中、“寻”后的思考感悟,体验着人生的境界。这才是最有味道、最有价值的“寻”!

4、立意单一,不见变化。在安排内容方面,有些同学往往平铺直叙,就“寻”写“寻”,讲求所谓“一气呵成”。没有起伏曲折,难分高潮低谷。完全可以尝试一些内容上的变化。如:“你每天拥有新的东西,同时也必然失去一些东西,对于那些失去了的,你还愿意去寻回来吗?”“假如你用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去寻找一样东西,可找到后却发现它已经面目全非了,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在寻的过程中,你有过‘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体验吗?”……

针对选材立意,我给大家一些建议:

关于选材

首先,要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鲜活材料。这样的材料包括新人、新事、新风尚、新经验、新观点、新认识等,不仅能给读者以新鲜感,而且能使读者感到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我们经常读书看报,关注新闻,留心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新鲜事物,并注意深入思考。

其次,要选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材料。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应多关注社会、家庭、大自然等。不要把写作看得太难,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实实在在的生活,原汁原味地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抒自己的真情实感,人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

再次,选材切忌“撞车”。平时作文选材“撞车”,只是小摩擦;中考作文如果选材“撞车”,那可是“千人一面”啊,给阅卷老师的印象肯定很糟糕!那么考场上如何避免选材“撞车”?南京师范大学何永康教授告诉我们:“方法很简单:当你拿起笔来,不假思索,马上就能想到的那个‘题材,千万不能写!稍加思索所能想到的那个‘题材,也不能写!”正确的办法是:要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材料。

关于立意

立意是作文的关键。一篇作文有了好的立意,就像一支队伍有了好的统帅,能在“战场”上自由驰骋。好的立意除了要做到正确鲜明,还应力求做到深刻新颖。那么,考场作文如何提高立意呢?

一、从小题材、小问题落笔,通过引申发挥,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旨。这不仅要求同学们有深刻的思考能力,而且还要求大家具备敏锐的联想拓展能力。

二、透过客观事物的表象,开掘事物的深层意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只有通过由表及里的开掘才能获得。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需要同学们认真分析,反复思索。,才能获得深层意蕴。

三、从新的视角、新的方位审察和思索客观事物,见人之所未见,获得新的意蕴。这就要求同学们在构思时应打破单向、一元的思维定势,不拘于一孔之见,或一隅所感,尽可能寻找新的突破口,从新的侧面切入,使立意别具一格。

猜你喜欢

意蕴选材中考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考场作文选材如何“闯关”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意蕴难求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作文选材中的要与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