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现状

2009-04-15

郭 静

摘要:“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词在20年前还不存在,如今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语之一。本文首先从资金来源、项目筛选、融资方式、进入和退出渠道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现状,后针对其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 IPO OTC

0 引言

“私募股权基金的”这个词在20年前还不存在,如今已经成为时下最热的词语之一。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各个不同的机构和个人依据自己的理解,给出了多种定义。一般来说都突出了以下几点:第一私募股权基金是以私募形式进行权益性投资;第二,通过专业化、规范化的运作实现自身资产的增值;第三,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上市、并购或管理层回购等方式出售持股并最终获利。广义的私募股权基金,即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企业所进行的投资。2008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全球投资市场投资已经出现调整和回落。西方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西方的经济已经进入一个长期的、影响深远的衰退期,而金融危机恰恰对于私募股权基金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机会。

1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的来源

目前在我国经济区域内活动的各种私募股权基金基本可以分为四类,即外资背景型(如凯雷、KKR、新桥、英联、黑石等)、政府主导型(如个地方政府纷纷推出的政府引导基金)、券商背景型(如由中金直接投资部分离出来的鼎辉国际等)、民营型(如上海创联等)。在资金来源方面,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这些机构投资者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信托公司、养老基金和捐助基金等。还有少部分投资者为企业年金、高资本净值的个人或家族公司等。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对象主要为政府单位、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以及境外投资者。投资者中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企业年金投入较少。目前我国已逐步放松对养老金和保险金的管制,这将大大丰富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

2 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领域及策略

从投资领域的角度来看,2008年私募股权基金共对中国大陆的74家传统行业企业投资了60.60亿美元,分别占今年同期投资总量的47.7%和63.1%,与2007年全年相比,传统行业的投资案例和投资金额占比均略微下降,但在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排名中仍以明显的优势处于第一位,表明传统行业仍旧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最为青睐的行业。从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来看,2008年成长资本的投资数量占据最大比重。受经济不景气、估值下调、股市低迷以及管理层延缓新股发行等因素影响,上市企业数量大幅减少,使得私募股权基金对上市前企业采用过桥贷款或股权投资形式的过桥资本投资案例下降。另外,随着信贷紧缩政策及一系列房市调控政策的颁布实施,2008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低估,私募股权基金对房地产项目的投资热情大减。仅有4起房地产项目的投资。

3 私募股权基金的进入方式

3.1 增资扩股。企业向要引入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增发新股,融资所得的资本全部进入企业,采用这种方式比较有利于企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如2008年,华平和中信资本参与哈药集团的改制,以20.35亿元作价增资哈药取得其45%的股权。

3.2 股权转让。由老股东向引入的投资者转让所持有的股份(通常是高溢价),满足部分老股东变现退出的需要,融资所得归老股东所有。如2006年,PAG接收了“中国童车之王”好孩子集团的67.4%的股份,出让方AIG、SB和第一上海各自获得2-5倍的回报。通常情况下,增资扩股和股权转让这两种方法被混合使用。

4 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方式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国内外股市持续低迷,全年私募股权基金退出交易大幅减少,退出案例总数为24笔。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种:

4.1 IPO。包括境内IPO和境外IPO。境内IPO是指所资企业的股份在沪、深交易所或中小企业版上市交易,度过承诺的锁定期后可以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出售股份,从而实现退出。境外IPO有两种形式即海外直线IPO和海外曲线IPO(红筹股形式)。近几年,由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境外IPO的措施,再加上国外股市的持续走低,使得采取境内IPO退出的案例逐渐增多。

4.2 上市后减持。

4.3 并购。并购是私募股权基金常见的退出途径之一。简单地说,并购就是出售股份,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商业并购、二期收购和股份回购。并购是将在中国的投资组合出售给该行业中的相关企业,通常情况下该类企业是希望借助并购打入中国市场或提升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经济和世界各主要市场不断交融,中国国内和海外并购活动不断增多,将权益资本出售给产业投资者仍将是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一个主要渠道。

5 关于发展私募股权基金的几点建议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健全完善软件硬件设施,希望能引入更多的私募股权基金到本地落户。如能抓住大好机遇,结合本地区优势、特色,扬长避短,完善本地区金融资本市场,则将对各区域及全国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5.1 大力发展和规范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的中介服务机构 信用评级、资产评估机构、融资代理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数据以及调查机构、人力资源顾问、财产或房地产等方面的代理商和顾问、基金托管方、信息技术服务商、专业培训机构、养老金和保险精算顾问、风险顾问、税务以及审计事务所等都属于私募股权投融资市场中涉及的中介机构,他们的工作从各方面为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提供服务,保证这个产业高效、专业的运转。

5.2 完善退出机制,尽快建立OTC市场 私募股权基金运作的基本特征是“以退为进、为卖而买”。融资、筛选项目和退出是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运作的三大步骤,三者环环相扣,任何环节的脱节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入和盈利。其中是否有有效的退出通道是投资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我国资本市场一个众所周知的缺陷就是缺乏层次。公开发行、公开上市几乎成为众多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企业的唯一选择。这一现状既不符合普遍的国际经验,也严重制约了国家大力发展推进自主创新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由于退出渠道不畅、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管理机制落后、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我国私募股权基金长期得不到有效地发展。

5.3 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周边环境 目前各地纷纷出台优惠的税收政策,希望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的总部落户该地区。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是吸引私募股权基金目光的第一步,但这些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易于模仿。政府可以用优惠政策,甚至采用行政手段把跨国银行和大型金融机构吸引过来,但却带不来足够的各户和业务。只有完善相关的人文、地理、金融环境,才能使得政策的效用发挥到最大。

参考文献:

[1]清科研究中心.2008年中国私募股权年度报告[P].清科研究中心.2009年1月.

[2]宋晓燕.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组织模式分析——一个治理结构的视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10月第5期.41-48.

[3]程凤朝.美国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及启示[J].天津经济.2007年6月第157期.15-18.

[4]王磊,师萍.私募股权投资国内发展现状初探[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2期.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