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市场经济对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

2009-04-15夏艺文

关键词: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夏艺文

摘要: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世界贸易的运行规则,来调整和规范我们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和行为,实现各级政府机关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变,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国家综合国力。

关键词:市场经济 世界贸易 改革发展 政府职能转变

0 引言

胡锦涛主席在中共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要做的方面很多,但最重要的就是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特别是世界贸易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政府管理经济的内容和方式必须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适应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变化。转换观念,调整角色,改进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做好我们应该做好的工作。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而最大的挑战主要不在于经济实力和技术差距,而在于体制方面,是对政府管理经济方式的挑战。因为,未来经济发展目标是由政府宏观调控,它意味着我们的经济管理必须在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来进行。在中国加入WTO后,还意味着中国政府承诺遵守WTO规则,表面上看,WTO是贸易规则,但是,它首先是对WTO成员做出约束,通过约束各缔约方的政府行为实现国际贸易的便利化。世界贸易的现行规则说到底就是现行的市场经济原则,加入了WTO,就得按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运作。比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政府是不能作为配置资源的主题来存在的,政府不能干预经济活动过深,这就要求我们政府要重新调整和企业的关系,不调整就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然,我们不调整也就不能是我们的企业应对市场发展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府和企业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为政府应该树立什么样的观念,我认为当前我们各级政府应该树立以下观念并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

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来看,政府不是天然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和领导者而存在的,政府最终是为企业服务的。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生产力的最主要的组织方式,政府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要为企业服务。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始终要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政府的第一要务,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府要为企业服务的观点。

2 政府不再成为配置资源的主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不能配置资源,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靠市场,企业获取资源的最主要途径是市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而非政府,所以,政府要大规模的从资源配置过程中退出来。即使有些资源需要政府配置,也必须市场化。比如:土地,不能由政府批租,而应该进行市场拍卖;政府负责的公共工程,不能政府说给谁就给谁,而是要通过招标;政府自身的消费,也不能由政府各个部门自行进行,而是应该政府采购。拍卖、招标、政府采购等方式都是市场化资源配置的方式。

3 政府和企业都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

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看,就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来讲,他们之间没有谁领导谁的问题,都是依法活动的主体,即:企业依法经营,政府依法管理,在法律地位上看他们是平等的,是地位平等的两大活动主体:政府是社会管理的主体,企业是经营的主体,两者在法律的范围内各司其责,只要企业没有违法,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就没有必要管理企业。因此,政府和企业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两大活动主体,各有各的事,各司其职,不能相互代替,更不能相互干预。

4 政府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交易秩序

政府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政府自己并不能直接去组织和发展生产力,而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即良好的交易秩序。因为,政府并不是生产力的载体和组织者,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维护企业的经营秩序,而不是具体负责生产力的发展和增长。发展经济是企业和市场的事。如果,政府自身去搞经济了,即使经济发展的很快,但是,社会秩序却会异常的糟糕,政府依然是失职,因为政府不是发展经济的主体,而是提供公共产品的即社会秩序的主体。

5 政府不能作为国有产权的代表

政府不能作为任何一种经济成分的产权的代表存在,因为政府是超越于任何一个经济主体之上的,是为所有经济成分提供公平竞争环境的,是超越于产权的社会管理主体。也就是说,政府是社会的公正机构,而不是代表某种产权的产权机构代表,政府是经济活动中的裁判,既然是裁判,就不能作为运动员而进入比赛。政府不能再作为国有资产的产权代表存在,未来的国有资产代表机构,应该是非政府的法定机构。

6 政府对企业利益的收取应该以其提供的服务来决定

政府自身是不直接创造财富的,但政府做为社会管理机构,要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公共服务,经费从哪里来,必须从企业所创造的社会财富中,通过社会的再分配来取得,即政府要向企业收税。那么,政府向企业到底该收多少税呢?收多了好,还是收少了好,实际上,政府的收税多少,关键应该由政府所能提供的服务来决定,也就是说,政府的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决定了税收的多少。如果,政府服务的范围很小,而且服务质量很差,那么就应该少收税,如果政府不减少税收,却不断的增加税收,那就是不对的。现在,人们习惯上把税收与国民收入进行比较,认为国民收入增长了,税收就应该增长,把税收看成是由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决定的,而不是由政府的服务状况来决定,其实,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7 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方式应该是备案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企业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政府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权,而是由企业在社会的法律框架内自行选择。政府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依据法律对于企业的某些经营方向及经营标准和技术标准有行政管理权,但是,对于政府来说,这种行政管理方式并不是必须采取审批制,而主要是为企业制定准入条件,谁符合准入条件谁就可以干,备案即可。在社会法律框架内进行自我选择,是企业的最根本性的权利,自由创造繁荣,自由选择创造活力,也是市场经济为企业所应该提供的最为基本的条件。

以上七点虽然不多,但我们现存的观念与之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目前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还需要做许多方面的改进工作。在市场经济规则下,政府的职责就在于:提供公共产品,搞好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环境,也就是要真正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管理上来。要下大力气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在政府不该介入也管不好的领域,大幅度削减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把市场能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去解决;彻底解决提供服务不热心、热衷于抓审批权的问题,把主要精力放在营造良好环境上,而不能忙着管企业、办企业、搞项目。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挑战,不断增强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提高按国际通行规则办事的能力。我们应该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结合起来,改变以行政方法和手段管理企业的传统观念和模式,调整政企关系,政府主要通过搞好宏观调控和经济调节,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维护游戏规则,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通过提供信息咨询,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当然,从某种程度上看,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政府的宏观调控不是消弱了,而是更有艺术性了。国内外市场相互开放,贸易磨擦、贸易争端难免,一方面政府要按照WTO规则进行协调、管理,尽量减少贸易政策、法规上的冲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WTO赋予的权力和政策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国际经贸往来的种种经验表明,谁对世界贸易规则学习、运用得越充分,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就越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转变职能,肩上的担子不是变轻了,而是更重了。这是由于世界贸易的各项规则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它规范了每一个成员的政府对经济和国际贸易的管理,这对行政管理的观念、制度、方式、手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总之,就是要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用世界贸易的运行规则来调整我们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来规范我们各级政府的行为,实现各级政府机关真正意义上的职能转变,从而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升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以科学发展观来实践三个代表。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

[2]丁煌.行政学原理.第一章.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3]新疆财会.2003年3月刊.

[4]周德绪.现代行政管理学.第一章.科学普及出版社.

[5]王军主编.中国行政管理概论.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3月.

猜你喜欢

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发展市场经济
商务部:美方认定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严重歪曲事实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论经济新常态下的政府职能转变
立志高远的人才战略缘何落地难
新时期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解析与思路
政府购买服务问题和对策研究
基于全面收费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现状及改革研究
新常态下西部地区高校后勤改革发展探析
论市场经济行为的善恶原则及对传统道德的印证
重用懂得市场经济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