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

2009-04-15

关键词:库存

冯 佳

摘要:随着休闲文化的风靡,休闲装成为了都市生活的潮流。但是我国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比较普遍而且严重。本文分析了导致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我国服装企业库存问题的方法—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关键词:休闲服装 库存 联合库存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生活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休闲文化逐渐兴盛起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这种休闲文化的一个重要体现方面是,在现代生活中服装的舒适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能够体现人的自然体态及简洁适用于运动的便装及运动服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于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服装种类——休闲装诞生了,并且成为了现代都市生活的衣装和潮流。所谓休闲服装是指在休闲场合所穿的服装。所谓休闲场合,就是人们在公务、工作外,置身于闲暇地点进行休闲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居家、健身、娱乐、逛街、旅游等都属于休闲活动。由于休闲装概念广泛、内涵的丰富,它已被演绎成诸多风格和种类的日常装。青春风格的休闲装,通常设计新颖、造型简洁,有粗犷的形象,塑造强烈的个性。典雅型休闲装,追求绅士般的悠闲生活情趣,服饰轻松、高雅,富有情趣。运动类休闲装,是将运动装作休闲装以及改良的运动装,这是人类对运动和自身价值的新观念。牛仔装类休闲装是20世纪的奇迹,美国西部的工人装,竟然成为今天世界上第一流行装,而且追求洗旧感、二手感,牛仔服是休闲装中的主力之一。此外针织休闲装愈来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便装,无论棉针线还是手针线,针线工艺的特点决定了其休闲的性质。1992年“佐丹奴”在广州首次出现,紧接着,“真维斯”、“堡狮龙”等从香港进入广东,并迅速席卷全国。至今休闲服装专卖店遍布各大城市,改变了人们的着装观念和审美情趣。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专业的休闲装生产厂家已达万余家,生产区域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国内休闲服装品牌多达2000多种,休闲服装已在我国服装产业中渐居主导地位。另据推算,目前休闲服装在中国的销售已占整个服装业的18%左右。虎门、广州、北京、西安等大型服装批发中心每年的休闲装批发总量都超过上亿元。近年来,中山沙溪也成为一个全国知名的休闲服装生产基地。然而,沙溪一个知名的休闲服厂家,2001年销售额为1个多亿,而其仓库库存也达到了一个亿以上,几乎和销售额持平。服装企业正常的库存比例为20%,而许多的企业却远远高于这个比例,有的甚至高达50%,库存问题已经成为许多服装企业加快发展的绊脚石和拦路虎。即使像班尼路、佐丹奴、以纯、美特斯邦威等国内著名休闲服装品牌企业也存在库存问题的烦恼。可见,我国休闲服装企业的库存问题较为普遍和严重。企业必须尽早解决库存问题,这样才能回笼资金,投入下一阶段的生产。

1 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分析

休闲服装的款式更趋国际化,种类更趋多样化,消费更趋品牌化、个性化,所以具有市场需求预测难度较大,服装更新速度较快,缺货成本高,贬值速度快等特点。判断一个休闲服装企业库存是否合理,首先要看其库存是否能正常满足市场需求,其次要保证库存成本最低,这其中包括购入成本、管理成本、缺货成本等。再次,服装生产企业的库存应能满足生产顺利进行。我国大型休闲服装企业多是供应、采购、制造、销售样样都做,它除了工厂的成品仓库、原材料仓库外,还要加上分公司、办事处的仓库、代理商仓库、经销商仓库。光仓库数量就已经不是小数目了。正是这样,往往造成企业越做越大,仓库也越建越大,销售额翻了几番,账而上的流动资金却没见增长多少。此外,信息技术落后是导致我国休闲服装企业的库存过高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销售预测不准确。休闲服装风格和种类众多,并且紧跟时尚潮流,从而导致需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加之与下游企业的信息沟通不流畅等等,都增加了销售预测的难度。②订货策略的失误和及时控制的能力较差。这种不确定来自订购部门本身。牵涉到是否有合理的订货策略,对上下游企业的供给及需求等信息是否了解准确及时等。③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沟通障碍,使得库存、在途货物以及需求等基本信息发生偏差。④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由于缺少信息交流和共享,企业无法掌握下游的真正需求和上游的供货能力,只好自行多储货物。同时,供应链上无法实现存货互通有无和转运调拨,只能各自持有高额库存,这会导致并加剧库存量逐级放大;⑤提前期。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和助手对时装行业进行了一个为期3个月的调查,得出“服装行业平均而言,服装迟一天卖出去就会贬值0.7%,只要提前1天卖出去,少贬值7%,而毛利率就增加1%,谁能减少前导时间,谁就能够赢利”的结论。我国服装快速反应能力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1/4~1/5。这不仅降低了服装的上市速度,还直接导致了总部库存大量积压。⑥库存失衡。传统的休闲装销售一般是由供应商将服装送交销售商,其库存责任仍然归供应商,待销售完成后再进行结算,但商品却由分销商掌握和调度。这就导致了销售商普遍倾向于加大订货量掌握库存控制权,因而加剧了订货需求加大,导致了牛鞭效应。

2 联合库存管理策略应对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

治理库存犹如治水,预防为重。为了应对库存问题,很多休闲服装企业采用了种类繁多的销售手段,如特价品销售、开设折扣店、多种形式的促销和展销会等等。但是,不得不说这些手段是“治标不治本”,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库存往往是卖了又有,有了再卖,居高不下。要想较好的解决休闲服装企业库存问题,单靠服装生产企业或者销售企业是无法突破的。这个问题只有放在供应链管理的层面上来考虑,通过对休闲服装供应链的整合,才有可能得到解决。这就好比只有疏导河道才能阻止洪水泛滥。供应链库存管理策略主要有:围绕处于供应链上游、实力较雄厚的制造商(或分销商)建立的供应商管理库存系统(VMI)、围绕零售业以及连锁经营业中的地区分销中心(或在供应链上占据核心位置的大型企业)建立的联合库存管理系统(JMI)、围绕大规模生产组装型制造商建立多级库存管理系统和可适用于围绕各类核心企业建立的协同规划、预测与补给系统(CPFR)。结合国内外企业实践经验及研究成果,比较而言JMI应该是一种较为适合休闲服装企业并同时满足供应链全程不同阶段库存控制的管理模式。

2.1 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是一种在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库存管理模式。它改变了供应商库存管理模式下供应商握有库存管理权的情况。平衡了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权利责任共担了风险。它把供应链系统管理集成为上游和下游链两个协调管理中心,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从供应链整体的观念出发,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实现了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从而部分消除了由于供应链环节之间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扭曲现象导致的供应链的库存波动。基于协调中心的JMI的流程如图1所示。

2.2 JMI的实施策略

2.2.1 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 为了发挥联合库存管理的作用,供需双方应从合作的精神出发,建立供需协调管理的机制,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建立合作沟通的渠道,为供应链的联合库存管理提供有效的机制。没有一个协调的管理机制,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联合库存管理。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共同合作目标要建立联合库存管理模式,首先供需双方必须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合作目标。为此,要理解供需双方在市场目标中的共同之处和冲突点,通过协商形成共同的目标,如用户满意度、利润的共同增长和风险的减少等。②建立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联合库存管理中心担负着协调供需双方利益的角色,起协调控制器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库存优化的方法进行明确确定。这些内容包括库存如何在多个需求商之间调节与分配,库存的最大量和最低库存水平、安全库存的确定,需求的预测等等。③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特色之一。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需求信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由于多重预测导致的需求信息扭曲,应增加供应链各方对需求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透明性。要将条码技术、扫描技术、POS系统和EDI集成起来,并且要充分利用因特网的优势,在供需双方之间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沟通桥梁和联系纽带。并且,通过建立完整而又精确的库存数据收集系统,由生产厂商中心控制供应链各个节点的库存情况,并根据此随时调整生产与配送计划。④建立利益的分配、激励机制要有效运行基于协调中心的库存管理,必须建立一种公平的利益分配制度,并对参与协调库存管理中心的各个企业(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批发商)进行有效的激励,防止机会主义行为,增加协作性和协调性。

2.2.2 实现JIT生产 在生产组织方面,根据销售预测在拥有一定成衣库存的前提下,严格执行JIT生产,不生产任何一点多余的库存。要实现JIT生产应充分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两种资源管理系统:MRPII和DRP。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应采用制造资源计划系统MRPII,而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则应采用物资资源配送计划DRP。这样在供应链系统中把两种资源计划系统很好地结合起来。

2.2.3 建立快速响应系统 快速响应系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供应链管理中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商品条码化,通过对商品的标准化识别处理加快订单的传输速度;第二阶段是内部业务处理的自动化,采用自动补库与EDI数据交换系统提高业务自动化水平;第三阶段是采用更有效的企业间的合作,消除供应链组织之间的障碍,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如通过供需双方合作,确定库存水平和销售策略等。

2.2.4 全面整合供应链中的库存,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作用 通过合理设置供应链库存协调中心,全面整合供应链中的库存,减少供应链中仓库的数量。可以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来管理供应链库存协调中心。第三方物流系统是供应链集成的一种技术手段。TPL也叫做物流服务提供者(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LSP),它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如产品运输、订单选择、库存管理等。

3 结语

现代休闲文化使得休闲装迅速成为服装市场的宠儿。然而,休闲服装市场需求预测难度较大,服装更新速度较快,缺货成本高,贬值速度快等特点决定了休闲服装企业控制库存的难度和重要意义。联合库存管理策略既保证供应链上游企业可以通过下游企业及时准确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又可以使各个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而开展;还可以加快库存周转,缩短定货和交货提前期,从而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JMI强调各方的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共同分担风险,能够有效的消除库存过高。JMI的有效实施既加强了企业间的联系与合作,又保证了这种独特的由库存管理而带来的企业间的合作模式不会轻易地被竞争者模仿,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师华,聂胜梅,戴鸿.中国服装企业库存问题的分析与探讨[J].机械管理开发.2008.10(5):124-125.

[2]潘玲.基于供应链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比较分析[J].会计之友.2008.1:30-31.

[3]杨茂盛,陈涛.库存管理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8:72-73.

[4]宋向前,王宏付.服装专卖店库存管理模型的研究与分析[J].纺织科技进展.2008.4:97-99.

[5]时珊.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82-83.

猜你喜欢

库存
空调库存超4千万台重回生死线
库存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要去库存的不只是房地产
库存成本控制的精准性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