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新闻判断社会能见度

2009-04-14

新闻前哨 2009年1期
关键词:著者评析深度

鲍 风

新闻作品评析,又叫新闻作品分析、新闻作品研究,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实务的一个环节。具体到报纸媒体业务管理实践,人们称其为评报。在评报实践中,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评报工作的理论支撑点在哪里,我们对一则新闻稿件、一个专题性栏目的价值评估,有没有带普遍价值的理论依据。尤其是面对一篇深度报道,拘泥于评估一则简讯、一则短新闻的价值尺度,显然不够,成体系的话语方式显得尤为迫切。正因如此,当我读到欧阳明先生的最新著作《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时,眼睛不禁为之一亮,我想,这部著作应为我们评报工作提供了相应的话语体系,是对深度报道评析实践的理性提升。

正如欧阳明在《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中说的那样,评析是一种特殊的阅读,与一般的阅读相比,“评析是一种非常积极的阅读。”著者认为,评析的“积极性”具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评析是将阅读的感受作公开表达;其次,评析具有比较浓郁的理性色彩;再次,评析有鲜明的价值取舍:最后,评析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作为一种深度阅读,“较之一般阅读,评析更为主动,更为完善,更为全面,更为系统,更符合作品与写作者的写作实际,对于写作活动具有更强的助力。”深度报道是对某新闻事实或新闻现象所进行的集中而专门的报道,“具体讲,指的则是新闻传媒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和板块中,努力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思想视域与报道方式对某新闻事件、新闻现象所进行的专门话题报道或问题研究报道。”深度报道是媒体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媒介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许多新闻周刊之所以能赢得受众青睐,在诸多媒体竞争中异军突起,靠的就是深度报道。从这一视界出发,研究深度报道的社会张力,是打造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深度报道作品的评析,是建立深度报道理论范式的基础性工作,这种基础性工作从新闻实务角度看,对新闻实践有看得见摸得着的镜鉴价值。

《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的第一要务“是为了新闻实务的研究、教学开辟新路”,就新闻传播实践而言,无疑为深度报道评析工作寻找到自足的理论依据。不论深度报道涉及到多么广泛的社会背景,也不论深度报道对社会认识的角度多么独到,对深度报道作品的评析,绝不能像评析一部小说、一台戏剧作品那样,可以把批评者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极至。文学批评是一种主观观照客观的解释行为,批评家可以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在对单篇文学作品的评析中,抛开作者主体,强化评析者的主观价值诉求。充分开掘评析者的思想张力,使批评成为独立于文学作品的精神存在。对深度报道作品的评析与此截然不同。它必须始终不离开新闻作品,始终以新闻作品为中心,评析者的主观张力不能过于彰显,不能把深度报道作品评析视作评析者的“精神冒险”。《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正是从这一立场出发,从目的与任务、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到评析者主体意识的张扬诸方面人手,探求了深度报道作品评析活动的内在规定性,为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著者认为,深度报道评析的目的,可以分为外部的与内部的。外部的目的即评析的社会目的,内部的目的即评析的工作目的。欧阳明在该著中写道: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社会目的与其社会张力紧密相联,对深度报道作品的评析,意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与正确思想,“落实党的宣传工作方针、任务与计划,满足社会对于信息与精神文化的需求,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相对于社会目的,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工作目的则显得具体而可感,其目的是,“衡量深度报道作品质量,探讨深度报道工作规律,揄扬深度报道正确的报道思想、报道方法,表彰先进,扩大优秀作品的社会影响,及时发现、纠正深度报道采编工作中存在的不良现象与出现的不当倾向,多出人才。”基于这样的目的,欧阳明认为,深度报道作品评析至少有五个方面的任务,第一,为推动深度报道采编工作进步而评估深度报道作品优劣,分析深度报道作品得失:第二,表扬先进,批评缺失,向深度报道工作提供智力支持;第三,扶正祛邪,明辨是非,为深度报道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第四,为上级领导部门准确估量作品提供专家意见,帮助广大读者正确认识作品与了解深度报道个中三昧。促进社会理解深度报道,推动新闻工作健康发展;第五,为深度报道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明确了目的与任务后,著者提出了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基本原则,即以深度报道作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原则,实事求是唯真为大原则,遵循新闻工作规律服从深度报道特点原则,勤于思考、广集材料、依托理论、讲求评析方法原则。深度报道作品评析是一种理性活动,必须有相应的理论支撑,才有普遍意义上的借鉴价值,对理解深度报道作品才会起到相应的启迪意义,对深度报道的采编工作方能起到镜鉴作用。对深度报道作品进行评析,首先要依托新闻传播学理论,其次要依托哲学、史学等社会科学理论,而自然科学理论在科技题材、环境保护题材等深度报道作品评析中,也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术话语建设首先在于研究目的、研究任务及相应的理论资源的梳理,这种梳理让《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具有了学术存在的合法性。而该著在新闻实务研究方面另一个贡献是对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基本路径作了整合,这种整合显然体现了相应的学理价值和现实实践指导作用。该著从大量的评析实践中抽象出相应的作品评析方法。著者认为,对深度报道作品的评析,可以立足于对作品内容的评析,亦可以立足于对作品的形式评析,还可以对作品内容与形式进行综合评析。可以对单篇作品进行相对孤立的“个案式评析”,也可以将同类题材或不同类题材的深度报道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作多作品的综合评析,等等。在具体阐释某种评析方法时,著者均立足于方法涉及的内容、原则、操作程序等,对诸种评析方法作了详尽的诠释和界说。如在对形式分析方法的整合中,著者对深度报道作品的形式因素进行了解释,认为分析深度报道的形式,应立足于文体、语言、结构及表达方式诸种因素。对文体的评析,一定要掌握作品的内容,因为文体因内容、功能的不同而萌生不同的文体分野。著者认为,深度报道类型不同,所选择的文体往往有别。著者写道:解释性报道重在报道新闻事实的“何因”要素,因此,基本的新闻事实、丰富的背景材料、权威者的分析、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逻辑性的层层递进结构及其相互勾连,构成了解释性报道文体范式的常规形态。而调查性报道则着重报道显性的新闻事实背后的隐性新闻事实,尤其是为社会强势力量遮蔽的负面的隐性新闻事实,“因此,披露记者的调查路径、调查方法,提供材料,尤其是关键性材料的

具体出处,运用不动声色的叙事语言将记者的调查路线与报道结构前后一致”,成为调查性报道文体规范的“常规形态”。至于精确性报道,因其对“数量”有相当的依赖,“主要采用社会科学所运用的‘量化研究方法,对新闻事实数据的采集较为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对新闻事实进行定量描述、解析”,“因此,介绍量化调查的出处、方法,提供量化数据,以逻辑性的文章结构突出从数据中寻找的新闻事实并进行解释”,“成为精确性报道文体规范的常规形态”。在深度报道中,典型人物报道着力传播的不仅是人物,而且大多是社会生活中先进而又具有普遍社会指导意义的人物,“因此,围绕人物的言行事迹与思想境界,尤其是人物思想的时代意义,以叙为主,描写、说明、议论甚至抒情一齐上阵,推崇细节材料,结构形态多种多样,语蕴深情”,“成为我国内地典型人物报道文体规范的常规形态。”

显然,该著所谈的形式评析,是围绕内容报道需要的形式评析,而不是将深度报道作品的形式进行形而上学处理,不是强调形式对内容张力的作用,而是形式是否有利于内容的更好表达。

该著对深度报道作品评析路径的描述,对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理论依据的梳理,在新闻实务研究中无疑具有相当的原创价值,在新闻实务教学中具有相当的开拓意义。这种学术的原创性与教学的开拓价值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该著为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初步建立了一套话语体系,这套话语体系至少包括这样几个关键词:目的、任务、方法、评析的理论资源、深度报道作品评析者的基本素养,等等;其次,为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确立了基本标高,这些基本标高有没有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地方,这里按下不表,仅凭基本标高的确立,就为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立下了戒律,也为学界与实务界的进一步研究立下了学术起点:第三,该著体例完备,内在逻辑性强,在整合著者诸种理论储备的同时,突出了评析文章写作的格局与基本模式,使该研究的边缘学术特点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使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获得了学术上的自我生成能力,从而使其有了自为的学术张力。作者对新闻学、传播学的深入研究,使该著的学术言语始终没有脱离新闻传播学这一整体学术话语体系。作者对写作学、语言学、接受美学的有效融合,使其对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的建构更加丰富,显示出其学术自身的价值张力,这反过来,强化了该著的学术原创力度!

理论的阐释。永远替代不了资料的价值。该著翔实的资料,不仅昭示着作者研究学问的科学精神,更使其立论有了足够的合法性。该著对资料的大量占有。对既有评析的价值评估,使其对深度报道作品评析的理性规范落在具体的作品评析中,这样处理的结果,使该著不仅有着相当的学术价值,同时对新闻报道实践有着具体可感的指导价值,对新闻从业者而言,无疑具有“技”的意义。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深度报道对社会的报道广泛、深入而复杂。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作为一名记者先后在美国堪萨斯城的《星报》、加拿大的《多伦多明星报》与美国《矿工》杂志等报刊社担任记者。他在写作上倡导的“冰山原则”,对我们理解《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的现实意义不无启迪。深度报道开笔之处,往往是巨大的冰山显露于水面的部分,通过记者的调查、解释、深入采访,让隐藏于水下的冰山呈现于世人的眼前。《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在让读者了解评析深度报道原则、方法、理论来源的同时,学会透视深度报道作品本身无法展示的纷繁复杂的万千世界,使社会能见度成倍提高,从而使媒体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而从读者个体着眼,研读《深度报道作品评析原理》也是提高自己认识社会的水平的有效手段。

猜你喜欢

著者评析深度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