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学生悟性的培养

2009-04-14

教师·下 2009年2期
关键词:悟性培养发展

张 云

摘要:学习语文讲究“悟性”,本文就中专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悟性进行了阐述,具体为:朗读课文,增加悟性;拓展想象,升华感情;鼓励质疑,发展思维;注重实践,提高能力。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悟性;培养;发展

语文学习中的“悟性”,究其内涵是对诗文和客观的人、事、物的理解能力。作为思维工具之一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悟性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语文教学所蕴含的多元化功能,如知识的深广、语言的灵便、理趣的博邃、情感的自由、想象的丰富、形式的变幻、思维的缜密都为悟性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那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悟性呢?

一、朗读课文,增进悟感

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传递信息的。阅读一篇文章,能对文章所表达的内容有个总体的感觉,把握基本的信息,这需要有敏锐的语感来感受和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正如欣赏音乐,没有基本的乐感,就无法理解一支曲子旋律的高低、节奏的急缓、格调的雅俗。语感何来呢?“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反复诵读,口诵心悟才可以培养领悟能力。大部分中专学生语文基础、理解能力相对薄弱,朗读作为理解文章的一种手段,对于中专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朗读应该从“三到”入手,即“眼到,口到,心到”,还应该做到“三层读”:一层读“通其句”,做到读音正确,语句通顺;二层读“明其意”,做到明确主旨,悟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三层读“识其趣”,欣赏构思的精巧、布局的灵活、辞章的华采、技法的高超。

二、拓展想象,升华感情

汉语是一种凝练含蓄、意蕴丰富而且富有弹性的语言,十分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特别是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中,它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表现主观感受。由于它的暗示不能用单一确定的意义去概括,因而它为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要求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探寻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妙处可悟不可传”就是强调了“悟”这种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的模糊性,它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体验的丰富性。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懂得,一篇文章或诗歌的题旨、意境,并不像数学中“1+1=2”那样绝对、唯一,而往往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多解性。有些中专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但不是说他们没有想象力或者是我们常说的智力问题,而是我们没有注意、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引导这部分学生而已。我们要善于挖掘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使之为教学服务;要寻找最佳的支点,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自由、快乐地翱翔在语文的天堂!

三、鼓励质疑,发展思维

现在的语文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束缚,已经失去了语文独有的魅力:拘泥课文多,扩展阅读少;因循教参多,独创分析少;强调记忆多,分析领悟少。一段时间盛行“标准化”“规范化”“模式化”的练习,造成了学生学得累、教师教得苦的现象。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可以脱离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大力发展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不迷信教参,不迷信答案。学则需疑,学则善疑,尽信书不如无书。有人说:真理出现在第一百个问题以后。”我认为是很有道理的,只要能提出疑点,就说明学生深入思索,就应该鼓励和表扬。要培养学生养成读书设疑的习惯,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要善于启发学生把语文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要敏锐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多寻求几种解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尝试,在理解的过程中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四、注重实践,提高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的工具性就体现在它的实践性中。从学习、生活中去体会和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悟性得以产生和提高的根本途径。语文教学实践包括课堂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两方面。课堂实践包括听、说、读、写几方面的训练,在这些训练中,要突出能力培养这一主流。例如,对选择题、判断题的解答要知其所以然,对错误的地方要及时更正;对分析题、问答题的解答要独立思考、有创见。社会实践是指应用型的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市场调查和分析、做广告、写总结、做请示、打报告等。这些应用实践往往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是语文基础、专业理论、专项技能以及社会应变能力的组合,它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中专学生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中专语文教学一定要改革,要变“讲”为“引”,变“听”为“悟”,巩固记性,发展悟性,在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中专学生的素质,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实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悟性培养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悟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When I Grow Up,I Want to Be…
记性与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