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宴

2009-04-14

文史月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礼金风度婚宴

丁 杰

清代的梁晋竹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介绍,湖南的麻阳县,老百姓办喜事,亲戚朋友不送礼物,只送礼金。礼金最少的为一钱银子,最多的为七钱银子。凡是送了礼金的亲戚朋友,主人都要设宴招待。

有意思的是,主人设宴招待这些亲戚朋友并不是一视同仁,而是有所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就表现在菜肴的多少上,而菜肴上的多少,却是根据你送了多少礼金。在一般情况下,送一钱银子者只有一道菜供其食用;送三钱银子者可以吃三道菜;送五钱银子者,所有的菜肴就全部可以享用了;送七钱银子者,自然也就不是一般的人物,这时主人就要特殊招待了,特殊招待的办法就是吩咐厨房加菜。

众宾客入座,宴会开始,厨房在总管的吩咐下上第一道菜。不大一会儿,这第一道菜吃得差不多的时候,旁边便有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名叫“小钲”的打击乐器,一边敲一边高声唱道:“一钱之客请退!”于是送一钱礼金者便纷纷退席。

宴会继续进行。等到第三道菜上过,再等上片刻,那手拿小钲者再次敲击小钲并高声唱道:“三钱之客请退!”于是送三钱礼金者纷纷退席。等到上第五道菜的时候,剩下的便均为上五钱以上礼金者,因为送五钱以上礼金者可以享用全部菜肴,所以从第五道菜以后,便不再敲击小钲。自然这时候的客人便寥寥无几了。

梁晋竹文中记载之事,自然不会有假,你完全不用怀疑这种事情的真实性。但是看到这种事情之后,心里总觉得这样操办婚宴,主家对待恭贺者的态度就显得不怎么厚道甚至是刻薄了。

按说恭贺者送一钱礼金吃一道菜,送三钱礼金吃三道菜,算得上公平交易,没有什么不合理。但是参加婚宴究竟不是下饭馆,恭贺新喜究竟不同于上街买菜。而且那一道菜过后,持小钲者断然敲响小钲,如果一钱之客动作麻利,能把肚皮对付了还算罢了;假若个别举止斯文者连肚皮还没有填满,便要在小钲的响声中奉命退席,脸上肯定无光,心中难免怨恨。而主家就是因为客人所送礼金不多、而在客人还没有填饱肚皮的情况下就勒令退席,起码是有失风度的。

后来听老辈人介绍,在江苏省的江阴县,乡下老百姓操办婚宴也大致采取这种形式。自然江阴的贺喜者同麻阳的贺喜者一样,与主家也有亲疏远近之分,况且他们贫富程度不同,礼金自然从少到多不等。一般情况下,少则一个银元,多则三四个五六个银元甚至更多。

礼金的数量不同,主家招待客人自然也有所区别。估计江阴的人们考虑到了主家与客家的具体情况,既不让主家显得没有风度,又不让客人显得没有面子,便对婚宴的程序进行了很好的改进。当婚宴准备好了以后,司仪高声喊道:“一元的客人入席!”于是便有一批送一元礼金者纷纷入席就座,婚宴即刻开始。

送一元礼金者可以享用的菜肴本来就不多,餐桌之上顷刻之间便如风卷残云。那些一元客们自然懂得当地的规矩,而且清楚自己在主人面前的地位,将那些可以享用的菜肴消灭殆尽之后,不等司仪催促便主动起身离席。一元礼金者退席之后,婚宴操持者带领有关人员,迅速将餐桌收拾干净,摆上菜肴。一切布置停当,司仪便高声喊道:“二元的客人入席!”于是送二元礼金者入席。

等到二元的客人退席以后,剩下的自然都是贵宾了。虽然有的贵宾入席时端足了架子,迈着方步,摇着折扇,昂首挺胸,大摇大摆,想在这个时候这种场合显示显示自己的尊贵,但是绝大多数客人已退,观者无多,表演虽然精彩,欣赏者却已寥寥了。江阴的人们虽然只是这样将婚宴的程序作了小小的改动,采取了分批入席的方法,那对于主家和客家来说,都显得体面多了。

虽然分批入席的方法表面上维护了主家的风度,也顾及了客人的脸面,好像是周到细致了,但是不管你采取的是分批退席的方法还是分批入席的方法,都没有改变礼金少者可享用的菜肴就少、礼金多者可享用的菜肴就多的现状,实质上依然显示着主家的势利与刻薄。既然主家这么势利与刻薄,那么风度也就无从谈起了。

现代人好像没有古人那么势利与刻薄,他们操办婚宴时,招待客人大都一视同仁。只要上门恭贺,无论礼金多少,主家都会表示感谢,而且在一般的情况下不会按照礼金的多少来区别对待。婚宴开始以后,礼金多者与礼金少者都在一个桌上饮酒用餐,享用同等数量和同等质量的菜肴与服务。这样一来,主家也就消除了失却风度的顾虑,而客人也消除了没有面子的尴尬。

尽管现代人好像比古代人文明,不像古代人那么势利与刻薄,但是有时候也难免显露出古人讲究等级崇尚名利的痕迹来。有一次去参加一个婚礼,送了礼金之后走进餐厅,见有朋友坐在角落里,于是便在朋友旁边坐下。因为平时与这朋友并不多见面,坐在一起也好叙叙友情。

然而那总管先生却不允许我与朋友坐在一起,理由是与我同级别的宾客都在另一桌,这一桌坐的全是另一级别的客人。说心里话,当时我只想与朋友叙叙旧聊聊天,并不在乎什么级别。况且这又不是讲究级别的场合,完全没有必要按照级别排列。总管先生称,客人如果不按他们的安排秩序就座,会给总管带来很多麻烦,严重者会给整个婚宴带来混乱。既然与朋友聊聊天会给主家带来这么严重的后果,我也就只好与朋友握了握手,坐到总管安排的地方去了。

既然主家一样的招待,而且大家一样的送礼,那就没有必要分什么处级席科级席和一般席。实际上,先前的麻阳人和江阴人,在操办婚宴的时候,根据礼金的多少来对待客人,会给主家以及客人带来不好的影响。而现在的有些人家,在操办婚宴时,毫无来由地就分出什么处级席科级席和一般席,自然也就显示出了主家的等级观念,这样所造成的影响恐怕也不是正面的。作为客人,也可能会引出内心的别扭来。

在婚宴上引起别扭的可能还不止等级观念。有一次,一个很多年从不来往的女同学突然打来了电话,说是她的儿子办喜事,希望我能参加她儿子的婚礼。因为毕业以后多数同学各自谋生,很多年从不来往,同学之间大多失去了联系,因此那女同学并不知晓这些年我到了什么地方做什么工作。我一直不知道那女同学从哪里知道了我所供职的单位以及我的电话号码,想到这些,我都要为她的侦察能力而佩服了。既然人家通知了,我也只好如期而至。

到了女同学举办婚宴的饭店,主家竟然还没有来,只有几个年轻人在那里一边说笑打闹一边布置婚礼仪式现场。因为当天有好几家在那个饭店办婚宴,我便向那几个年轻人询问,这里是不是我的同学举办婚宴的地方。可能是他们正在说笑打闹中间,无暇顾及其他,因此并没有人回答我,我就只好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想等主家来了再说。

时间不长,主家以及他们邀请的总管、调度、礼房、执席等等人员陆续来到,那女同学打扮得徐娘一般,站在饭店门前迎接宾客。既然女同学来了,毫无疑问,这里就是女同学举办婚宴的地方了。紧接着礼房设起礼桌准备收礼,紧接着执席人员按照分工各自就位,紧接着客人们纷纷而至,真可谓秩序井然。客人送礼,礼房记账,一如既往。我过去送了礼,礼房登记以后便又回到原先的位置上坐下来。

就在客人基本到齐的时候,一位二十来岁戴着胸牌的年轻人来到我的面前,我还没有来得及看一看那胸牌上写的是什么,那年轻人便问我是哪儿的,我答曰是某某单位的。年轻人听了以后立即质问,你是某某单位的怎么能坐在这里,接着便很不耐烦地命令我,起来起来,这里不是你坐的地方,这里是娘家人坐的。

我问我应该坐在哪里,那年轻人并不指明我应该坐在哪里,只是反复强调,你坐哪里也不能坐这里。我说我既然来了,总应该有个坐的地方吧,可能那年轻人觉得我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于是一把将我从座位上拽起来,连拉带拥地把我弄到一个桌子前,数了数人数,见这个桌子已经坐满了人,于是又连拉带拥地将我弄到另一个桌子前。感谢那位戴胸牌的年轻人,最后我总算有了个坐的地方。

等我坐下来以后,才发现与我同桌的那九个人有男有女有老者有青年,可是我一个也不认识。看得出来,与我同桌的那九个人互相也不认识。由于彼此并不相熟,所以在我们的餐桌上,互相之间没有任何的语言往来,抽烟者各自抽着烟,吃瓜子者各自吃着瓜子,虽然不能说是毫无声息,但是绝对称得上相对无语。

大家默默地等到婚宴开始,有的餐桌已经热闹起来了,可是我们这一桌的人们虽然也都拿起了筷子各取所需,但是互相之间却是依然的相对无语。放下筷子一想,与其这样的相对无语,何不打破僵局大家认识认识交流交流,就像坐长途火车时与对面不相识的旅客攀谈一样。

然而眼下的交流与坐长途火车时的攀谈又有所不同。坐长途火车是因为大家长时间地坐车,实在是无法排解各自的寂寞。而眼下大家虽然相对无语,但是还没有达到寂寞的程度。即使个别人有点寂寞,但是由于互相之间全是第一次见面,想要交流起来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你得询问对方的称呼,然而一下子将九个人的姓名全都记住,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大家吃完这口饭就又各奔东西了,何必去费那个脑筋,于是想交流的念头便立即打消了。

也许那九个人也都和我一样的想法吧,所以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打破这种僵局。因为大家互不相识,所以也就无须顾及什么面子、礼貌与风度了,于是抽烟者抓过烟卷吞云吐雾,饮酒者拿过酒瓶自斟自饮,吃肉者拉过肉盘大吃大嚼,吃鱼者甩开大牙径自享用,似乎这一桌上就只坐了他一个人。既然如此,我也就无需客气,于是便在这种“自顾自”环境里喝了两口酒吃了两口饭,然后便“目中无人”地退席了。

出得门来,见那女同学又在满面春风地送客了。我原想上前打个招呼,因为直到现在我们还没有见面,想在这时露一下面,表示我已经应邀参加了她儿子的婚礼。结果她被很多人围在中间,想打个招呼居然挤不进去,只好悄然离开。

回来一想,打招呼的想法完全是多余的,因为礼薄上赫然地写着我的名字,那女同学自然知道我已经应邀来过了。这时候,我真要感谢婚礼程序的设计者,居然设计出了宾客送礼这么一道程序,以致省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然而转念一想,如果没有送礼这么一道重要程序,客人参加婚礼都不需要送礼金,口头祝贺一下便可参加婚宴,那我的女同学还能在我们毕业以后的十几年里从未有过任何联系的情况下,而在她儿子结婚之前,还会费尽周折千方百计地寻找我、邀请我参加她儿子的婚礼吗?

(责编 李茹)

猜你喜欢

礼金风度婚宴
风度
风度
婚宴爽约,宾客被索赔
变味儿的“礼尚往来”
死亡压力下的尊严和风度
游击式婚宴
拉黑
“收受礼金罪”入刑应当缓行
六条禁令严禁教师收受学生礼品礼金
美与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