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燕君芳:从大学生到猪老板

2009-04-08陈小玮

新西部 2009年3期
关键词:杨凌种猪养猪

陈小玮

走出大学校门,她靠借来的3万元开了一个饲料销售部。如今,她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董事长。“想创业成功并不难,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一旦认定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这是她送给想创业的大学生的一段话。

2月12日,“2008陕西经济推动力总评榜”颁奖典礼在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燕君芳获得了“2008陕西十大创业人物”奖项。

在去年11月份的杨凌农高会上,燕君芳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签下总投资两亿元的“生态养猪示范园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引进美国和加拿大优质种猪,采用国际先进的养殖技术,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示范园。这预示着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又将迎来一个新的跃升。

借款3万元,从一个小小的饲料销售部起步,到如今拥有一个国家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燕君芳用10年的时间,演绎了一个大学生成功创业的故事。

回报家庭

1998年,即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的燕君芳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没有找工作,甚至也没有留恋留校当老师的机会。虽然她也认为女孩子在大学当老师,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确实不错,但她心里头还有一个更为迫切的心愿需要实现。

燕君芳家在陕西省周至县,家境贫寒,从上小学四年级起直到上大学前,她的学费都是她做刺绣赚来的。大学期间,燕君芳虽然也参加勤工俭学,但家里还是借了不少的债。大学毕业如果留校,一个月挣的钱只能勉强养活自己,而她还有3个弟弟妹妹,也一个一个都要读大学了,她觉得作为老大,不能只顾自己,让父母一直操劳。

燕君芳瞒着家人,向老师借了3万元,在杨凌开了一个饲料门市部,经营饲料以及兽药。燕君芳在大学学的专业是兽医,而且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做过配方饲料。她选择干这一行,也算是专业对口。

“我跟老师做了些配方,找了一些原来服务过的养猪场、养鸡场试一下效果,没想到农户反映非常好。”燕君芳回忆说。

为了省钱,燕君芳在一处偏僻的地方找了一间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子当门市部。房子四周长满了野草,她自己动手把草拔了,给房子重新刷了漆,再把招牌一写,就开张了。

经营了3个月的品牌饲料后,燕君芳聘请母校的教授做顾问,做起了自己的配方饲料。

进入这个行当后,燕君芳才知道市场竞争有多激烈。当时整个陕西有500多家饲料企业在抢市场,当地叫得响的饲料品牌有十几家,而自己是一个新牌子,根本没有知名度。“一个新品牌,加之没有好设备,设雄厚资金,这时候该咋办呢?”燕君芳琢磨着。

她到印刷厂联系印饲料包装袋,人家一听只印两干,干脆拒绝了,说是划不来制版,也没办法给开机。

不过,这件事没难倒燕君芳,反倒叫她想到了一个打开市场的好点子。她到西安花几百元买了一批大红色的防雨布,到附近村里找一些大嫂帮她缝成一个个包装袋,一个袋子给一毛五分钱的加工费,然后自己再将字印上去。自己做的包装袋,算下来比编织袋还便宜,最重要的是放在店里好看,而且醒目。农村买饲料的基本上都是妇女,她们虽然不知道这个饲料叫啥牌子,就冲着这红袋袋来买饲料。饲料一用完,袋袋还能装东西。

燕君芳的饲料首先在扶风地区打开了市场。几天的时间,所有的饲料都卖出去了。接着,燕君芳以点带面,一个村、一个村地往前做,市场越做越大。

“包装只是吸引人的手段,最终让村民接受还得靠饲料的品质。”燕君芳毕竟是科班出身,掌握的信息比较多,她时常给客户出主意,甚至还给他们饲养的猪和鸡联系买家。“当时规模非常小,也有时间,除了卖饲料外,还教农民如何养殖,就是这种服务意识,让我们占领了一席之地。”燕君芳这样说。

从贩猪到养猪

2000年最后几个月,猪价开始往下掉。

“猪价跌到10块钱3斤,急着想出手的,不说多少斤了,就是几头多少钱,只要能把猪买走就行了。”燕君芳回忆说。

猪肉掉价,没人愿意养猪了,连带猪娃价也下跌,10块钱一头,行情好的时候,要200多元一头。养猪的人赔得一塌糊涂,有些连猪舍都拆了。

这是燕君芳创业以来遇到的第一个坎。

她的饲料很多是赊销给农民的,要等农民卖了猪才能收回。有的农民猪卖不出去,就用猪抵饲料款。无奈之下,燕君芳当起了“猪贩子”。

“一个三轮拉上七、八头猪到市场上去卖。我开不了三轮车,都是雇人开的,就连在市场上谈价钱的人都是雇来的。”燕君芳说。

农民在猪市谈价钱,习惯在衣服底下捏。燕君芳不会,只有请别人帮她捏,谈成后一头猪给提点钱。“亏挣都不说了,只要能卖了就行。”这是燕君芳当时的想法。

没人养猪了,大饲料厂都难以维持,小作坊式的饲料加工更无法干下去。燕君芳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

3个月后,燕君芳决定要养猪!她打算引进品种好的种猪,自己繁育了提供给农民,商品猪再由她回收。当“猪贩子”的那段时间,燕君芳也做了一番市场调查,她发现并非所有的猪都卖不出去,土猪卖不动,但品种好的猪却卖得挺好,而且,养殖规模大的也还是能赚钱的。

“中国的猪肉占了全世界的50%,猪肉占中国人肉制品类消费的65%到70%,这么大的市场,一定有可发展的空间,只是你要做出品牌,生产出好的产品。”燕君芳说。

按照这样的思路,燕君芳决定上马有机型安全猪农业产业示范工程。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农民学一门无公害养殖技术,能够致富;二是要让消费者吃到真正的放心肉。

猪场建起来了,燕君芳开始选品种,这时,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工委书记张光强给她引来了合作伙伴。

2002年5月,深圳有一个农场,养了一种全国惟一有知识产权的种猪叫光明猪。该猪头小、屁股大,身子紧,瘦肉率高,非常适合城镇居民爱吃瘦肉的消费习惯,市场潜力很大。经张光强牵线搭桥,深圳这家公司提供了635头种猪入股,燕君芳的种猪厂一步到位。

听一节课发10块钱

2003年,燕君芳的猪场已达到年出栏种猪1万头的规模,她必须寻找能与她合作的养殖户。

由于前两年猪肉掉价伤了农民的心,发动农民养猪成了一桩难事,况且,燕君芳还要让农民按她的标准来养。有的农民就说了我自己养了几十年猪,还不会养?还要一个女娃来教吗?村民没人信她的话。

燕君芳组织农大的老师去讲课,村民们要么不来,要么迟到,来了又坐在那儿说话,根本不听。跑了几个村,发现这样没效果,燕君芳想出了一个绝招:谁听一节课,给谁发10元钱。

“选了几个村,每个村10节课,一节课10块钱,现场发。”燕君芳说。

村民们听说上课不收钱还发钱,第一反应就是想给我们卖饲料了!又一

想,听一节课给10元钱,坐着又不累,有兴趣就听一下,没兴趣全当来挣钱了。很多村民都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听课的。

尽管知道村民是冲着赚钱来的,但燕君芳的目的也很明确:先把人吸引来了再说。

授课内容先从改变农民的观念着手。“首先给他们分析,为啥不养牛,要养猪呢?养一头牛要花一万多块钱,一头种猪也就一千多块钱,养两头母猪,一年能出栏40头商品猪,一头猪大概挣多少钱……账算清楚了,农民就有了养猪的意愿。至于怎么能养好,该咋养,都是非常好解决的问题。”燕君芳自信她能做到这一点。

可问题又来了。农民不相信教授们说的要给猪喂干料和让猪自动饮水胡说哩!教猪娃自动饮水,把饮水教会了,怕猪都长大了!

口说无凭,农民相信自己的眼睛。燕君芳就请他们到自己的猪场参观。看到小猪跑到猪食槽上方,对着一个压力喷头用嘴一拱,就可以轻松喝到水,那些养了一辈子猪的农民一个个睁大了眼睛:看来猪真知道咋喝水,没有人想的那么笨。

“一个村子来听课的有七、八十个,多的能有一百多,但真正能合作的,也就商,三户,有些村就只有那么一户。”但燕君芳想的是,只要一个村子有一户做成了,赚了钱,周围农户看到后就会跟上来。

2003年上半年,燕君芳跑遍了杨凌及周边地区的每个村子,一共花了5万多元,先后给700多位村民讲过课。最后,发展了200个养殖户,其中出栏2000头以上的大户就有100多个。

通过这种公司带大户,大户带小户的模式,燕君芳的猪场迅速发展起来。如今,与本香集团合作的养殖户已有5000多户,示范户增加到800家。150个养殖基地,母猪存栏数超过10000头,年出栏商品猪20万头以上,产值达8.2亿余元。

2007年,燕君芳又建了一个新型农业创业园,将39栋猪舍分给13家农户管理,每户负责3栋,每年养1000头猪,燕君芳承担了全部投入。“这样做有两个功能,一是让大家看什么是标准化猪舍,另外,很多农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我就让他在这里养,他养好了,挣钱了,认可这种模式了,回去也会在村子里按这种模式建标准化的猪舍。”燕君芳这样解释她的做法,“培训农民,给他们提供资助,最终目的是为了给我们公司提供一个安全的猪源。我们不是说白给农民送猪和饲料,我们是站到一个战略投资的高度做这件事情的。”

向终端市场延伸

2004年8月,农民们养的商品猪陆续出栏了,燕君芳按约定将猪回收,送进投资4600万元建起的杨凌本香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屠宰分割。

说起建食品公司,还有一段故事。

当初建种猪场时,手头资金紧,燕君芳得知要建新农大,原来好多老房子都要拆迁。她就去跟人家谈,对方的条件是在规定日期内全部拆完,把垃圾清理掉,门窗、砖瓦,木料全部归燕君芳。于是,燕君芳就雇了一些民工来拆房子,从2002年7月一直拆到国庆节。

燕君芳就这样得到了建猪场用的砖瓦。那时,她已怀孕8个月,整天挺着个大肚子跑来跑去。恰好,世界银行的专家到杨凌考察,见到了燕君芳,或许是被她的执着劲儿所感动,给她批了一笔世行贷款。用这笔贷款,燕君芳建起了食品公司。

生产好的猪肉卖给谁、以怎样的方式卖,燕君芳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建专卖店。

2004年9月,三家专卖店同时开业,其中一家选择了消费水平较高的西安南郊高新区。可让燕君芳没有想到的是,生意竟是如此冷清,一天就来了三、四个人买肉,一共只卖了4斤肉,而这个店要保本,起码得卖100多斤肉。

本香肉经过24小时排酸,肉品得到了改良,但价格也比较高,一斤比市场上的普通肉贵两元左右。“是不是肉价高,吓走了消费者?住在南郊的居民多数是高收入人群,他们的消费能力应该没问题,为什么肉就卖不动呢?”燕君芳有些想不通。

店员唐小玲无意中说了一句话点醒了燕君芳:“生肉买回去做太麻烦,白领们都不太爱做饭。”燕君芳想,怎样才能让不做饭的消费者来买肉呢?“他们不是图方便嘛,回去不开火,我们能不能把有些生的给卤成熟的,买回去就可以吃,再附带增加一部分蔬菜,水果,给忙碌的上班族提供购物的方便。”果然,也就是这点方便,带旺了专卖店的人气,也带动了鲜肉的销售。

如今的“本香”专卖店已开进易初莲花、麦德隆,沃尔玛等大型外资连锁超市,在西安和杨凌一共开了33家专卖店。

“创业型企业,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面临困难会特别多,但只要有心理准备,就不会觉得这是困难。”燕君芳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道出了自己的体会:“其实,想创业成功并不难,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做起,最重要的是要清楚知道自己想要干什么,一旦认定了就不要轻易放弃,坚持到底。”

猜你喜欢

杨凌种猪养猪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陕西杨凌:“云上农高会”首次亮相
解读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
母与子
种猪疾病的有效预防
杨凌果蔬国际品牌发展大会日前召开
养猪场引种的注意事项
欧盟出现养猪热
杨凌农业科技功能区 打造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
爱赢得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