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香港安全文化建设经验借鉴

2009-04-08张小琴

安全与健康 2009年3期
关键词:香港职业文化

张小琴

据新华网2007年9月4日载:香港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身临其境,感受到香港的安全文化建设是全方位、全员参与的过程。工作、家庭生活、娱乐等等,有活动的场所就有安全,市民安全意识非常高。而我们很多企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制度或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企业管理者也三番五次强调要安全生产,但安全似乎是为了应付检查,职工安全意识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让职工成为安全生产的真正管理者,缺少安全文化的氛围。

一、香港安全文化现象

对于文化,人们总是以某种轻松的方式自愿、主动、积极地接受,而不是被迫接受。安全文化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让职工把握安全生产的文化理念,并将这些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下面是笔者在香港见到的一些安全文化现象:

(一)市民积极主动参加安全建设

周末,在香港职业健康安全局观塘职安健训练中心,人来人往,公开阅览室内收藏各行各业图文并茂的安全知识宣传资料,很多人在那里如同看小说般专注地阅读安全材料,有的是过来取安全录象带回家欣赏,有的是为职安健送设计好的安全动画片,有的在训练工作安全技能,等等……可见,市民将安全视为一种习惯,一种娱乐,做任何事情前的必修课。

(二)随处可见的安全宣传

在社区、饮食店、理发店、办公室等场所,处处有相应工作内容的安全宣传。

(三)切实的“安全第一”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作业者必须先有相应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才能上岗作业,比如建筑业的“平安卡”制度规定:建筑公司不得接收没有绿卡的工人,否则公司将会受到严厉惩处。同时。进入地盘检查的政府工作人员、建筑师、工程师等也必须要有绿卡,才能获准进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地保证了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了工人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素质。同时,这项制度已经成为公司、个人的自觉行为。“平安卡”制度也延伸到家庭中,香港家庭雇佣保姆时,也要求保姆必须接受过家务处理安全教育,否则不能上岗。可见,“安全第一”的思想已经深入民心,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二、香港安全文化建设的经验

香港安全文化发展到今天这种水平,并不是水到渠成、一天两天的事,她经过研究、探索、实践、反思,是政府、社会、广大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政府的法律作用

香港特区的安全法规比较完善,几乎各行业、各危险工种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如《工厂及工业经营条例》、《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建筑业安全法例》、《锅炉及压力容器条例》、《运货货柜(安全)条例》、《升降机及电锑安全条例》、《气体安全条例》、《高空工作安全条例》、《电弧焊接工作的安全法》等等,执法的力度以及市民的守法意识为香港安全文化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灵活多样的安全宣传

安全文化的建设关键要引起市民的兴趣,香港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引起市民的重视,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安全文化建设。

1、明星参加安全宣传

为了引起市民的兴趣。增强安全宣传的效力,职安局等机构邀请明星主演安全宣传片。利用明星效应,将安全理念传播给广大市民。比如刘德华先生参加制作宣传饮食业、建造业以及一般工作安全讯息的海报,录制了平安贴士宣传声带以及影片,在电台等传媒机构播放,增强市民安全意识。

2、公开免费安全讲座

职安局每月免费举行职安健公开讲座,向市民宣传职安健讯息。每次议题不同,切合各行各业的需要。如酒店职安健要求,上班族之饮食健康,预防职业性肌肉骨骼劳损。气体焊接工作的健康危害,电梯及电扶手梯之工作安全等。

3、高危行业安全健康推广活动

对于一些高危行业,香港特别重视安全健康推广活动。香港高楼林立。施工过程更应加强安全控制,为提高建造业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及加强市民认识工作安全,职业安全健康局连同六大机构主要针对安全施工程序、高空工作安全、密闭场地、个人防护装备等展开一连串建造业安全推广活动,包括在6-9月期间举办特定主题安全推广、安全施工程序比赛及9月9日的“建造业安全日”。职业安全健康局和劳工处还为建造业度身订造了一套工地座谈训练套件。以协助业界提高安全训练水平,该套件包括工作设备的安全使用、安全工作系统及特殊危险工序、地盘常见的职业性危害三个系列。在货柜业等其他高危行业也有类似的推广活动。

4、“安全社区”推广活动

“安全社区”是推广工作安全的崭新概念,旨在社区层面建立安全文化,除区内每个人以身作则外,透过各社区领袖、社会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大小企业的雇主、雇员及安全专业人员等,自发性地组织起来。集中力量,各施所长,投入建设本身居住及工作的社区。

5、青少年职业安全健康推广活动

为加深青少年对工作安全知识的了解,除举办巡回讲座、派发职安健锦囊外,并透过参与电台暑假青少年计划,加强宣传暑假工作安全的讯息。

(三)量身定制的安全教育

香港职业安全健康局主席李启明先生说过:教育是推动职安健的根本,透过教育,灌输工作安全知识,建立正确的安全概念,从根本改变人的想法。透过不同的课程,从个人,推展至企业及整个社会,促进香港的安全文化。香港的安全教育是全面的、动态的,根据对象以及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量身定制,适时调整安全教育的内容。

1、安全教育的对象

香港安全教育的对象很广,体现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岗位、特殊人群的心理,都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如建筑工程人员、清洁人员、家庭佣工、教育机构人员、安老院护理人员、退伍军人、青少年等等。

2、安全教育的课程

安全教育课程类别多,覆盖面广,安全文化知识几乎灌输到每件事。根据社会需求,不断更新。以职业安全健康局为例。开设的课程有几百种,主要分为10类。

一般职业安全及健康课程,目前已开发了83种,灵活、丰富多样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安全与生产、生活、岗位的融合。从事部分特殊岗位所需的安全合格证书课程。目前有25种,如合格急救人员证书课程、工业听力检验……,职业安全及健康管理课程,目前开了34种,有危机管理、紧急应变计划、工作噪音管理……

(四)深得人心的安全激励与资助

1、各种形式的比赛

通过开展各行业的有奖问答游戏、全港实践职安健摄影比赛、全港职安健常识问答比赛、安全施工程序比赛、安全模范棚工操作比赛、安全操作动画比赛、良好工作场所整理比赛等活动,对比赛的获胜者给以一定的嘉许,唤起各行各业对安全的关注,从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2、安全资助

香港政府不惜安全投入,1996年,香港推出了支付安全计划(Pay for Safety Scheme),就是将承建商在地盘安全方面的开支在工程合约总额中单独列出,该费用不参与投标竞争,而是由业主根据承建商在地盘安全方面的表现予以支付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表现良好的承建商可以获得支付,安全表现一般的承建商酌情扣减,安全表现不合格的承建商就不能得到该项安全费用的支付。

除此以外,香港政府还加强对中小型企业的安全资助。以免费或优惠的形式向小规模企业发放安全装置或劳保用品。

(五)活跃的安全资源信息平台

职业安全健康局成立绿十字会,将不同机构汇聚一起参与标准借鉴,使其可将自己的安全及健康管理表现互相比较,从而学习并作出改善,形式之一便是发行交流刊物“绿十字”。职业安全健康局的图书馆,储存大量关于标准借鉴及安全健康管理的期刊、参考书、计算机及缩微胶片数据库。会员可到图书馆取得最新职业安全资料,也可在相应网站上进行交流。

三、经验借鉴

香港是中国最安全的城市,由于经济体制以及历史问题等原因,我国内地目前还无法达到这种水平,但安全文化建设过程的许多方面值得借鉴。

1、健全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经过多年的发展,香港形成了完备的安全法规体系,这些条例和守则涵盖的范围较广,大到一般责任条款。小到眼睛的保护,处处以安全为重,在方方面面为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目前,国内也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志着我国生产经营企业安全监管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安全是全方位的,在综合法律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健全各行各业的法规,形成企业和个人可遵从的不同层次的安全管理标准,同时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市场监管体系来保证安全的执行。

2、加强安全教育

建立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要有竞争力,提高安全培训的实效,对高危行业,我们应借鉴香港建筑从业人员的绿卡制度,这一制度对工人的安全素质具有准入的性质,能有效地保证工人在工作前都能得到培训,提高工人在安全与健康方面的素质,改善了安全施工状况。对其他行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教育形式,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加安全文化建设,尤其在农村,通过安全影片、安全文艺活动等形式,能有效地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从而促进安全文化建设。

3、加大资金投入

对安全工作要加大资金投入,对一些高危企业,可以采取香港的支付安全计划来改善;对一些经济较困难或中小企业,可以采取免费或优惠发放防护用品、防护设施等办法。但在执行过程要保证安全经费正确使用,可以建立监控机构、奖惩制度等保证安全经费合理使用。

(编辑/陈志华)

猜你喜欢

香港职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香港ifc商场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香港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